士,原為上古掌刑獄之官。到商、西周、春秋時期,「士」的稱謂僅適用於貴族階層,多指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後,「士」逐漸成為具有一定社會地位的知識分子的統稱。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子張曰:「士見危致命,見得思義,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這些《論語》中對士的論述可概括為,第一,士以學和道德修養為己任;第二,有遠大的志向和抱負;第三,以出仕作為自己的前途,仕則忠於職守。
荀子也認為「士」的天職是正身,「彼正身之士,捨貴而為賤,捨富而為貧,捨佚而為勞,顏色黎黑,而不失其所,是以天下之紀不息,文章不廢也!」可見,「士」的稱謂與道義是密切相關的。
戰國時的「士」,其涵義外延而大大的擴展至社會各個階層。有著書立說的學士,有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陰陽曆算的方士,有為人出謀劃策的策士等。在《墨子.雜守》篇中,把士分為「謀士」、「勇士」、「巧士」、「使士」。
《莊子.徐無鬼》更把士細分為︰「知士」、「辯士」、「察士」、「招世之士」、「中民之士」、「筋力之士」、「勇敢之士」、「兵革之士」、「枯槁之士」、「法律之士」、「禮教之士」、「仁義之士」等。
國士,顧名思義,是指一國中最優秀、最出眾的棟梁之材。「國士」其實還指代著八種「士」應具備的品格:勇、禮、忠、仁、智、孝、信、義。如再加上無雙二字呢,那就是表示獨一無二的最優秀人才,故「國士無雙」也可寫作「無雙國士」。
據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記載,「國士無雙」的稱謂出自於蕭何對韓信評價時發出的如許感慨:「諸將易得耳,至如信者,國士無雙。」當年,韓信因懷才不遇,自漢軍潛逃,蕭何為了留住賢才,而自軍中出奔以求得韓信復歸,在寒溪畔與韓信相遇,並一同回營向漢王薦舉。正是蕭何對韓信的慧眼獨具,才引出這個為人熟知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典故。
國士無雙,除了韓信以外,《三國志.周瑜呂蒙陸遜傳》,《後漢書.汲黯傳》,《漢書.袁盎傳》,《清史稿.梁啟超傳》等等都有「國士無雙」的說法。如果能夠戰勝敵人,戰無不勝的,就叫做「無雙」,或被稱為「國士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