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文化學術

楊寧:中國印刷術對歐洲的劃時代影響

【大紀元2011年05月28日訊】毫無疑問,印刷術的出現對歐洲的文明進程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人說,如果沒有書籍的印刷,文藝復興和科學革命的影響都會大大降低。美國歷史學家瑪麗博厄斯曾如此解釋道:「印刷業使得科學的發展更加順利:它使發明的印刷出版越來越普遍,從而確保新的思想不會喪失,也便於為其他人的創造提供基礎……出版物極大地便利了知識的傳播。」此外,印刷術還促進了官僚政治的鞏固和更廣泛意義上的歐洲經濟發展。

歐洲中心論者將印刷術的發明歸功於1400年出生在德國的約翰‧古登堡(Johannes Gutenberg)。然而,事實並非如此。歐洲一些學者研究認為,歐洲印刷術的起源可以直接追溯到6世紀時的中國和14世紀早期的朝鮮。

不妨先看看中國印刷術的發展。早期的中國人長期使用印章和石刻。印章在戰國時期就已通行,石刻則是印章的擴大。公元4世紀左右,中國人發明了用紙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石碑上的字陰文正寫,在碑面鋪上濕潤的紙,輕輕拍打,將紙捶進字口,待紙干後,刷墨於紙上,便得到了黑底白字的正寫文字的複製品。

隋唐時期,人們把刻制印章和從刻石上拓印文字兩種方法結合起來,發明了雕版印刷術。唐代留下的精美清晰的《金剛經》,是世界上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868年印)。大概在公元950年後,書的印刷數量逐漸增多。到了11 世紀中期的宋代,畢昇又發明了活字印刷術,使印刷術得到普遍推廣。

而中國的雕版印刷術大約在公元8世紀傳到了阿拉伯,11世紀以後,又經阿拉伯傳到了歐洲。大概在1450年前後,古登堡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術(但世界上第一台金屬活字印刷術是1403年在朝鮮發明的),用來印刷書籍,時間比畢昇晚了400年。歐洲現存最早的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德國南部的《聖克利斯托菲爾》畫像(1423 年印),晚於中國約600年。

那麼,中國和朝鮮的發明是如何向西傳播的呢?傳播的影響程度如何?有確鑿的證據表明,中國的雕版印刷術傳到了歐洲,並在13世紀時在德國率先使用。錢存訓所著的《紙和印刷》中曾引用英國旅行者羅伯特‧柯松(Robert Curzon)的觀點:歐洲和中國的雕版印刷術及幾乎在每個方面都是如此相似,「我們猜想這些書的印刷可能是從古代中國的樣本仿製而來,這些樣本則是由某些早期的遊歷者從中國帶來,他們的名字沒有流傳至今。」

雖然目前仍不清楚印刷術直接傳播到德國的途徑,但很顯然,古登堡並非是偶然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機。因為在其發明之前,造紙術業已傳到了西方,一系列印刷品也傳到了歐洲,而且任何旅居中國的歐洲人都有可能記錄了真正的印刷知識。

對此,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赫德森(G. F. Hudson)在其《歐洲與中國》一書中的結論是:在歐洲古登堡的印刷術出現之前,朝鮮的印刷術就經歷了如此驚人的發展,並且可能成為遠東和德國之間信息傳播的通道,舉證責任實際上就落在那些聲稱完全是歐洲獨立發明的人身上。

印刷術在歐洲廣泛推行後,在歐洲產生了劃時代的影響。因為在此之前,書籍多半是靠修道院的僧侶手抄,數量稀少,價格昂貴,一般人只能望「書」興歎。有了鉛活字印刷術,書籍才可以在歐洲大量印行,並為文藝復興運動的出現提供了一個重要的物質條件,而這背後中國人的功勞當然是不能泯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