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成語典故:不遺餘力

正見神傳文化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57
【字號】    
   標籤: tags:

戰國末年,秦軍在長平大敗趙軍後,秦王就派人到趙國,要求割讓六座城池,才願意和趙國講和。趙王詢問大臣樓緩的意見,樓緩告訴趙王,認為應該割地求和。

辯士虞卿聽說後,就去見趙王。虞卿說∶「秦國攻打趙國,是因為疲憊才撤兵呢?還是有餘力進攻,為了憐憫您才不進攻呢?」趙王說∶「秦國攻打我國,不遺餘力,一定是因為打得疲憊才退兵的。」

虞卿說∶「秦國極力進攻趙國,卻一無所得,兵力疲乏才撤兵。現在大王竟要把秦國竭力而得不到的城池送給秦王,這是幫助秦國來攻打自己。明年秦國再來攻打大王,您就連自救的力量都沒有了。」

趙王把虞卿說的話告訴樓緩,樓緩對趙王說∶「虞卿完全瞭解秦軍的戰力嗎?如果連這六座小城池都不願割讓,假使明年秦軍再來進攻,您豈不是要割更多的地,才能與秦國講和嗎?」趙王說∶「如果聽從你的意見割地,你能保證明年秦軍不再來進攻嗎?」樓緩告訴趙王自己不敢保證。

虞卿聽說後就告訴趙王,既然樓緩不能保證,那割地給秦國又有甚麼用?現在把六座小城割讓給秦國,等秦國再來進攻,又要割地講和,而秦軍只要輕鬆地坐等趙國割地求和。這樣做,只會讓秦國更強,趙國更弱罷了!以趙國有限的土地,去滿足秦國無盡的要求,趙國最後勢必滅亡。

果真要割地,不如把要割給秦國的六座城池,拿五座去送給齊國,齊國是秦國的大敵,齊國必定與大王聯盟攻打秦國。這樣,韓、魏兩國也會來跟趙國結盟,如果成功,大王您在齊國失去的,就能從秦國得到補償。趙王聽完覺得有道理,於是就派虞卿去拜見齊王,與他策劃一起對付秦國。

後來,原文中的「秦之攻我也,不遺餘力矣」,就是「不遺餘力」這句成語的典故,用來形容毫不保留,用盡全力。

--摘編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白居易和元稹是好朋友,經常詩文往返,聯絡感情。
  • 《兒女英雄傳.第一六回》敘述安老爺為眾人解釋十三妹為何要報父仇。
  • 狐狸腋下的一小塊純白毛皮,聚集起來之後,便可縫製成一件純白狐裘,輕柔難得,至為珍貴。
  • 你如果違背民意獨自退兵,民心必定因此而頹喪,民心頹喪就會導致失敗,那麼聯軍就將把責任轉而指向你。
  • 羅紹威雖然除去威脅自己的牙軍,但魏博兵力卻從此衰弱了。
  • 孝文帝說∶「洛陽是我的地方,就把路分成兩半,從現在起,你們就各走各的路。」
  • 為抵抗外敵入侵北京城,有人就建議找些漁戶潛水去破壞鐵甲船
  • 秦國有個喜歡唱歌的人叫薛譚,他向秦青學習唱歌,但還沒有學得全部技巧,他就自以為學完了,於是告辭回家。
  • 班超在西域一待就是三十年,到了晚年,非常想家,於是上書皇帝,希望能讓他回鄉養老。
  • 顏真卿是唐代著名的書法家,少年時曾拜張旭為師。有一次他向張旭請教書法用筆的道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