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倫,複姓第五,名倫,陝西人,東漢初著名清官。他質樸正直,樂德好施,體恤百姓。無論在哪兒做官,都以為民解憂為己任。
第五倫年少時就耿介而重義,平時鄰里鄉親誰有困難,他總是熱心幫助。王莽亂世,盜賊四起,百姓們都把第五倫當作依靠,推舉他為首領抵抗盜賊。第五倫帶領百姓們築堡自衛,銅馬、赤眉等幾十支軍隊都沒有攻下第五倫的營壘。
第五倫得到地方官褒賞,做了掌管訴訟和賦稅的官吏,他深感責任重大,多次對下屬們說:「我們掌此職權,一言一行都關係民生疾苦,絕不可做害民貪占之事。」當上級官員授意第五倫多收些錢財時,第五倫一口回絕,他義正辭嚴地說:「哀民生之多艱,再行加收於心何忍?!」
第五倫擔任會稽太守時,雖身居高位卻依然節儉如故。穿布衣,吃糙米,自己動手割草餵馬,妻子親自下廚房燒火做飯。每領到俸祿,除留下自己一家食用之需,全部贈送給窮苦百姓,並以清貧為家訓,不置家產。
他的朋友勸他說:「人各有命,以你一人之力,能救濟多少?又怎麼能救濟每一個人呢?」第五倫回答說:「只是不辜負這一片心而已!」他的朋友說:「你自己清廉自守、不貪不占已屬不易,又何苦不置家產,把什麼留給後人呢?」第五 倫笑著說:「你過獎了,我是在給後人積德呢!」
在蜀郡太守職位上,第五倫鑑於郡府中的屬吏多以資財入仕,他們追求奢華,不關心百姓。於是,他毅然將這樣官吏全部裁撤精簡,而改選有品德有節操的人擔任,從此爭相賄賂之風便被禁絕了。他還向朝廷舉薦了很多人品高尚的人,其中不少人後來都官至九卿,並且都清正廉潔,沒有一人因貪汙受賄犯罪。
第五倫一身正氣,凡事秉公而行,從不曲意逢迎。當時朝廷外戚專權跋扈,大臣們無人敢諫。第五倫升任司空後,便屢屢上書抨擊時弊,要求防止外戚驕奢擅權,並提出沒有德行才能的人堅決不能任命官職,因而得罪不少有權勢的人。
同僚中有人勸他說:「你重仁重義,這是君子的美德。不過既在朝中為官,就該深諳官場之道。你不懂得變通,將來會後悔的。」第五倫回答:「仁德乃我畢生所求,此為大也,怎能為了求一官職而捨棄。你覺得為我好,卻不知我的志向啊!」
第五倫得到漢章帝的賞識和信任,後來一直位居三公。他推行教化,做了許多惠民利民的好事,成為百姓景仰的人。他對別人說:「仁德不是攫取所能得到的,有仁德才是成人做事之本。我自愧一生所做的善事太少了,而得到的福報卻是無法想像啊!」
任何時候都能夠保持善念,堅定不移的行善,為他人著想,為自己真正的負責,這也是我們每個人應該記取的。
──轉自(原標題:扶危濟困 心地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