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成語可能出自於清代馮班《鈍吟雜錄•卷五》這篇文章的「浮光略影」。馮氏糾繆的對象是宋代嚴羽所寫的《滄浪詩話》。嚴羽在《滄浪詩話•詩辯》中有一段話說:「夫詩有別材,非關書也;詩有別趣,非關理也。……所謂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者,上也。」這段話的大意是說:詩的寫作,不是用來賣弄學問,談道說理的;所以詩的最高境界最好不涉及理論,也不要只是賣弄語言文字。馮班認為嚴羽的說法是大有問題的。詩是用來「言志」,為了把感情充分抒發,所以演變成詠歌,這雖然和正常言語不同,但也是「言」呀!怎能說「不落言筌」呢?詩也可以拿來表述諷刺的情感,這也就是論理呀!怎麼可以說是「不涉理路」呢?因此他認為嚴羽的見解就像自己形容盛唐詩所用的一些比喻:「空中之色、水中之月、鏡中之像」一樣,都是「浮光略影」,看起來似有見地,其實就像一個人的腳跟沒踏在地面上一樣,是相當空泛,不可信的。
後來「浮光掠影」這個成語可能就從這裡的「浮光略影」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見識粗淺,不夠仔細深入,也用來特指文章內容膚淺空泛;有時也用來形容印象不深刻。
--摘編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