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古代食儀
在中國古代,對飯、菜的食用上都有嚴格的規定,通過飲食禮儀體現等級區別。如王公貴族講究「牛宜秩,羊宜黍,像直穆,犬宜粱,雁直麥,魚宜漲,凡君子食恆放焉」。而貧民的日常飯食則以豆飯藿羹為主,「民之所食,大抵豆飯藿羹」。有菜餚二十餘種,「凡王之饋,食用六百,膳用六牲,飲用六清,羞用百有二十品,珍用八物,醬用百有二十甕」。進獻王者的飲食要符合一定的禮教。
《禮記.禮器》曰:「禮有以多為貴者,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諸公十有六,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而民間平民的飲食之禮則「鄉飲酒之禮,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養老也」。鄉飲酒,是鄉人以時會聚飲酒之禮,在這種慶祝會上,最受恭敬的是長者。
禮產生於飲食,同時又嚴格約束飲食活動。不僅講求飲食規格,而且連菜餚的擺設也有規則,《禮記.曲禮》說:「凡進食之禮,左餚右胾,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膾炙處外,醯醬處內,蔥渫處末,酒漿處右。以脯修置者,左朐右末。」就是說,凡是陳設便餐,帶骨的菜餚放在左邊,切的純肉放在右邊。乾的食品菜餚靠著人的左手方,羹湯放在靠右手方。細切的和燒烤的肉類放遠些,醋和醬類放在近處。蒸蔥等伴料放在旁邊,酒漿等飲料和羹湯放在同一方向。
如果要分陳乾肉、牛脯等物,則彎曲的在左,挺直的在右。這套規則在《禮記.少儀》中也有詳細記載。上菜時,要用右手握持,而托捧於左手上;上魚餚時,如果是燒魚,以魚尾向著賓客;冬天魚肚向著賓客的右方,夏天魚脊向賓客的右方。
在用飯過程中,也有一套繁文縟禮。《禮記.曲禮》載:「共食不飽,共飯不擇手,毋搏飯,毋放飯,毋流歠,毋吒食,毋齧骨。毋反魚肉,毋投與狗骨。毋固獲,毋揚飯,飯黍毋以箸。毋嚃羹,毋絮羹,毋刺齒,毋歠醢。客絮羹,主人辭不能亨。客歠醢,主人辭以窶。濡肉齒決,於內不齒決。毋嘬炙。卒食,客自前跪,徹飯齊以授相者,主人興辭於客,然後客坐。」
這段話的大意是講:大家共同吃飯時,不可只顧自己吃飽。如果和別人一起吃飯,就要檢查手的清潔。不要用手搓飯團,不要把多餘的飯放進鍋中,不要喝得滿嘴淋漓,不要吃得嘖嘖作聲,不要啃骨頭,不要把咬過的魚肉又放回盤碗裡,不要把肉骨頭扔給狗。不要專據食物而必取之,也不要簸揚著熱飯,吃蒸黍的飯用手而不用箸,不可以大口囫圇的喝湯,也不要當著主人的面調和菜湯。不要當眾剔牙齒,也不要喝醃漬的肉醬。
如果有客人在調和菜湯,主人就要道歉,說是烹調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醬類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說是備辦的食物不夠。濕軟的肉可以用牙齒咬斷,乾肉就得用手分食。吃炙肉不要撮作一把來嚼。吃飯完畢,客人應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醃漬物的碟子交給旁邊伺侯的人,主人跟著起身,請客人不要勞動,然後,客人再坐下。
「毋摶飯」,吃飯時不可摶飯成大團,大口大口地吃,這樣有爭飽之嫌。「毋放飯」,要入口的飯,不能再放回飯器中,別人會感到不衛生。「毋流歠」,不要長飲大嚼,讓人覺得是想快吃多吃,好像沒夠似的。「毋吒食」,咀嚼時不要讓舌在口中作出響聲,主人會覺得你是對他的飯食表現不滿意。「毋嚙骨」,不要專意去啃骨頭,這樣容易發出不中聽的聲響,使人有不雅不敬的感覺。
「毋反魚肉」,自己吃過的魚肉,不要再放回去,應當接著吃完。「毋投與狗骨」,客人自己不要啃骨頭,也不能把骨頭扔給狗去啃。「毋固獲」,不要喜歡吃某一味餚饌便獨取那一味,或者爭著去吃,有貪吃之嫌。「毋揚飯」,不要為了能吃得快些,就用食具揚起飯粒以散去熱氣。「飯黍毋以箸」,吃黍飯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飯必得用匙。筷子是專用於食羹中之菜的,不要混用。
「羹之有菜者用梜,無菜者不用梜」,梜即是筷子。羹中有菜,用筷子取食。如果無菜筷子派不上用場,直飲即可。「毋嚃羹」,飲用肉羹,不可過快,不能出大聲。有菜必須用筷子夾取,不可直接用嘴吸取。「毋絮羹」,客人不能自己動手重新調和羹味,否則會給人留下自我表現的印象,好像自己更精於烹調。
「毋刺齒」,進食時不要隨意不加掩飾地大剔牙齒,如齒塞,一定要等到飯後再剔。「毋歠醢」,不要直接端起調味醬便喝。醢是比較鹹的,用於調味,不是直接飲用的。「濡肉齒決,乾肉不齒決」,濕軟的燒肉燉肉,可直接用牙齒咬斷,不必用手去擘;而乾肉則不能直接用牙去咬斷,須用刀匕幫忙。「毋嘬炙」,大塊的烤肉和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塞滿口腔,不及細嚼,狼吞虎嚥,儀態不佳。「當食不歎」,吃飯時不要唉聲歎氣,「唯食忘憂」,不可哀歎。
類似的儀禮也曾作為許多家庭的家訓,代代相傳,成為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之一。
--轉載自正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