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廚技與廚道(下)

王元甫
font print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四、從「醫道」看「廚道」的內涵

「神廚」庖丁說他的「廚技」來自於「道」,但是「道」的內涵是什麼呢?庖丁並沒有說明,我們可稱其為「廚道」。「廚道」在歷史上或許曾有記載,但是現在已經失傳了。「廚技」有「廚道」,「醫技」也有「醫道」。「醫道」在古書上有許多記錄,我們或許可從「醫道」的端倪,一窺「廚道」的究竟。

1.中醫是神傳文化:「醫道」根源於上帝

《黃帝內經》是歷代醫家所公認的聖經。岐伯是黃帝的老師,黃帝稱其為天師。岐伯自述其先師所傳根源於上帝,所以中醫的「醫道」是根源於上帝。上帝是天界的皇帝,所以中醫是神傳文化。醫道開始傳承的順序:上帝→先師→岐伯→黃帝→雷公。

相傳「醫道」的始祖黃帝拜見廣成子(為道家真人)於崆峒山,廣成子授予《陰符經》(為修道之法),後黃帝潛心修道,於一百二十歲時,得道成仙,乘龍白日飛升。

2.「醫道」傳承的儀式:割臂歃血之盟

醫道的傳承有非常莊嚴的儀式,其中包括割臂歃血與立誓。《黃帝內經》敘述雷公拜師黃帝的隆重儀式:1齋宿三日。2正陽受盟。3入齋室,雷公割臂歃血為盟。4黃帝祝曰:「今日正陽,歃血傳方,有敢背此言者,必受其殃。」 5雷公再拜曰:「細子受之。」 6黃帝乃左握其手,右受之書,曰:」慎之慎之,吾為子言之。」

3.「醫道」的歷代傳承:

王勃(唐朝初年人,有名的《滕王閣序》是其作品)在《黃帝八十一難經》的序文中透露醫道傳承的譜序:岐伯→黃帝→歷九師→伊尹→商湯→歷六師→姜太公→文王→歷九師→醫和→歷六師→扁鵲→ 歷九師→華佗→歷六師→黃公→曹元。其中著名的伊尹、扁鵲、華佗都是黃帝「醫道」的傳人。

4.「醫道」的聖經:《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的內容主要包括:1治病:醫學理論、疾病、針灸,2養生:尤其注重精神的修養,3修煉:修煉成真人。《黃帝內經》提到修煉成「真人」, 「真人」屬於神仙,是道家的得道者,相當於佛家的佛,「真人」能「壽敝天地,無有終時」,也就是長生不老。

5.「醫道」的失傳:

從扁鵲、華佗的神技,可以看出古代中醫是相當發達的。自古醫家皆尊奉《黃帝內經》為「聖經」,並認為《黃帝內經》是「聖人」黃帝、岐伯所傳。

但是現代醫家打破傳統,堅稱《黃帝內經》非黃帝、岐伯所傳,並且否定「聖人」黃帝、岐伯。現代中醫只是繼承一些藥方、經驗,反而把中醫最精華的「醫道」拋棄了。「中西結合」是用西醫的方法來研究中醫,已經完全背離傳統中醫,不是正統的中醫,而是變異的中醫,「醫道」實際已經失傳了。

6.「廚道」與「醫道」:

「廚道」現今已不可考,或許出自於伊尹,或許更早可追溯到黃帝時代。由「神廚」庖丁的「神技」,可以看出「廚道」是有很高的水平,與「醫道」很類似。中華傳統文化是「上古文化」,也是「神傳文化」,是由神傳給人的。「醫道」是上帝所神傳的,後來由黃帝承傳開創出輝煌的中醫文化,「醫道」承傳有非常莊嚴的儀式;「廚道」也有相似的來源,也須經過隆重的拜師儀式。

「神醫」扁鵲、華佗的「神技」為後世所稱道,「神廚」庖丁解牛也是令人稱奇。但是時至今日受西方醫學的影響,「醫道」已經失傳了;中華飲食文化也受到外來飲食文化的影響,不僅「廚道」早已失傳,傳統中華「廚技」也已經式微。

五、「修煉」使「技術」出神入化

許多人以為知識是使技術提升的唯一方法;其實不然,知識只能使技術達到某一有限的層次;要想再進一步的提高,單靠知識是不可能的。古代師傅帶徒弟都教導要「重德」(重視道德),例如學醫術要重醫德,學武術要重武德;同樣地,學廚技也要重廚德。扁鵲、華佗能夠成為神醫是因為修煉「醫道」,神廚庖丁也說他的廚技來源於「道」。 「道」就是修煉了內涵,修煉要重德、修心性,只有通過「修煉」才能使「技術」出神入化。

古代道家修煉因時代久遠,已經失傳,要追尋「廚道」與「醫道」已經不可得。「法輪大法」是李洪志師父在1992年洪傳的佛家修煉大法,是比「上古文化」更久遠的「史前文化」;洪傳幾年之內全世界已有一億人得法,全球八十多國都有大法煉功點。

修煉主要是修心性,通過心性的修煉,能使智慧與技術提升;也就是說,修煉法輪大法,在提高心性的同時,也能提高技術的層次。如果是醫師修煉法輪大法,醫德提升的同時,醫術就可以精進﹔同樣地,廚師修煉法輪大法,廚德提升的同時,廚技就可以昇華﹔只要重視道德、修煉心性,古代神奇的「醫技」與「廚技」是可以達到的。

結語

「廚師之祖」伊尹被後世尊稱為「元聖」,主要是因為道德高尚,又在政治、廚技、醫藥等方面有傑出的貢獻。「神廚」庖丁有「神乎其技」的解牛「廚技」,庖丁自述其技術是由「道」而來。

「道」就是修煉的內涵,修煉要重德、修心性。「神廚」庖丁因為修煉「廚道」,而有高超的「廚技」; 「神醫」扁鵲、華佗因為修煉「醫道」,而有神奇的「醫技」。 「技術」的提高的並不是單靠知識能夠達到的,必須要靠修煉才能使「技術」出神入化。法輪大法修煉首重心性修煉,心性、道德昇華的同時,「技術」也會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洪志.轉法輪.台北:益群書店,1998.
2.春秋.老聃.老子.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3.戰國.莊周.莊子.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
4.西漢.司馬遷.史記.台南:大行出版社,1975.
5.唐.王冰.重廣補注黃帝內經素問.北京:學苑出版社,2004.
6.王元甫.廚師之祖:伊尹.大紀元時報.2008.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9/19/54920.html
7.王元甫.神廚:庖丁.大紀元時報.2008.
//big5.zhengjian.org/articles/2008/9/20/54922.html
8.王元甫.三焦之文獻與研究.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論文,2006.

--轉載自正見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中華大地被稱之為神州,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燧人、伏羲、神農三位神人的出現,神也將陶器製造傳給了人。陶瓷中蘊含著不同時代的文化,凝聚著歷史的真實;各個朝代中陶瓷器的造型、製作工藝以及裝飾,其工藝水準和藝術品味以及獨特的韻味和魅力,都無不體現出不同朝代之特點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
  • 瓊花丰姿淡雅、風韻獨特,加之很多與之相關的浪漫傳說和逸事,為世人所傾倒,歷史上詠頌瓊花的詩文不絕。
  • 今人可以從不同時期石窟的雕塑內容,尋找到先人們對佛法的虔誠,對佛的無比敬仰。
  • 琴棋書畫為中國文人四藝,而琴居首位。所謂「焚香操琴」,對琴樂藝術的欣賞,講究的是一種「淨」與「靜」的體現。
  • 製陶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手工業,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就有了「陶」字。
  • 秦代陶塑突顯生動、開朗、寫實的風格,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形象生動逼真,充分顯示出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藝。
  • 根據史料的記載分析,唐代出現在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奚部落中的「奚琴」,可能是現在胡琴類樂器的前身.............
  • 漢代時期的陶製品無論在質地、品種、工藝以及裝飾手法等諸方面都非常繁盛。
  • 孔子創立了儒家學說,在中國古代被尊稱為「萬世師表」和「至聖先師」。後人為了表達對孔子的尊敬,在各地建了很多孔廟,作為奉祀孔子的廟宇,而孔子故鄉山東曲阜孔廟則是規模最大、時代最早的一座,與孔府、孔林並稱「三孔」。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