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孔子在齊國聽舜帝時代創作的大樂舞《韶》樂後,「三月不知肉味」。孔子感嘆道︰「不圖為樂之至於斯也。」又說《韶》樂是︰「盡美矣,又盡善也。」而為讚揚武王伐紂功績而創作的《武》樂,則是「盡美矣,未盡善也。」因此,在中國歷史上留下孔子對樂舞的評判標準--盡善盡美。
讚美神的淵源
關於樂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對神的讚美。僅在《呂氏春秋.仲夏記.古樂》一篇中,就有這樣三則故事,古帝顓頊在登上帝位的時候,聽到四面八方熙熙鏘鏘的風聲很好聽,就命令部下「飛龍」仿效風聲創作了「樂」,又令一人率先做樂工,他就躺在地上,用尾巴敲打自己的肚子,發出嚶嚶的聲音。顓頊把這個樂舞叫做《承雲》,用來祭祀天帝。
到了古帝嚳的時候,他則命令臣下「咸黑」創作歌曲〈九招〉、〈六列〉、〈六英〉,又命令「垂」創製了鼙、鼓、鐘、磬、笙、管、篪等樂器,吹打起來,十分動聽,鳳鳥錦雉隨著樂聲跳起舞來。帝嚳很高興,就用來歌頌上蒼的功德。
而堯則命「質」創作樂舞,「質」模仿山林溪谷的天籟音響製作了樂歌,又用麋鹿的皮蒙在土缶上做成鼓敲打起來,還重擊輕打石刀石斧,模仿天帝玉磬的聲音,於是百獸都跳起舞來了。
關於樂舞的產生,在《詩經.毛詩序》中還有這樣一段話︰「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詠歌之,詠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舞蹈呢,實在因為僅僅是說話還表明不了心意,嗟嘆也不能充分的表達情感,甚至詠歌仍嫌不足,不知不覺中就手舞足蹈了。我們看詩三百篇中,又有哪一篇不能用樂舞的形式來表現呢 !
《左傳》中說,國之大事,在祀在戎。這個祀,指的就是對上天與祖宗的祭祀,而在祭祀中表演大型莊重的樂舞,則是祭祀儀式中極其重要的一部份。後人在欣賞《詩經》中頌的詩篇時,還可以想像那盛大樂舞表演時的莊重古樸。
天人之姿,天人之舞
對音樂的讚美,表現最極致的當屬「此曲只應天上來,人間哪得幾回聞。」樂可以獨奏,而舞卻一定是伴樂的。盛唐極負盛名的〈霓裳羽衣舞〉,據說就是唐玄宗在夢中看到仙女們的翩翩舞姿,又聽到仙樂飄飄,而記載流傳下來的。
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法開講,天女散花等妙境也一次次的通過故事,及雕塑、繪畫得以在世間廣泛流傳。敦煌石窟中飛天凌空飛舞的壁畫,靈動傳神;吳道子「天衣飛動」畫境,如有神助。天人之姿,天人之舞,也成了中國舞蹈的至境。
神韻之舞,盡善盡美
舞有神韻,則不僅僅是因為舞者本身的修養能夠上達神境,更因為這是神意的直接展現。新唐人神韻藝術團在全球巡迴表演的節目中,《創世》這場展現宇宙洪大變化的樂舞,正是神意的直接展現,並通過舞蹈與音樂的完美表現。神的偉大與慈悲強烈的震撼了在場的觀眾,有許多人是流著淚看完節目的,甚至發出宛如是神在表演的驚嘆。
在《造像》這場樂舞中,卻是通過石匠純善無私的心性與對神佛虔誠的信仰,讓他在夢境中得以看到神佛的殊勝莊嚴,進而讓後人明白,中國歷史上眾多久負盛名的石窟造像作品是如何創造出來的。
慈悲、祥和、殊勝、莊嚴,就通過這一曲曲美妙的音樂,一段段優美的舞姿滌盪著人們的心靈、啟發著人們的智慧。
--轉載自明慧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