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10年11月08日訊】 (大紀元記者吳駿逸馬來西亞吉隆玻採訪報導)為了孩子的英文教育,曾經有一位日本媽媽隻身帶著兩名孩子,千里迢迢的從日本來到馬來西亞求學;為了孩子的未來著想,每年有成千上萬的中國媽媽,千里跋涉,橫渡南洋,到新加坡當起陪讀媽媽。
同樣是為了孩子的教育,我看到的卻是一位元曾經在電視螢光幕前,每天以光鮮亮麗的形象示人的新聞主播,為了讓孩子有較好的語文學習環境,在吉隆玻一家明星幼稚園,擔任起學前幼童的中文教師。這段原不屬於職場生涯規劃中的一環,是陳伶娜為了兩個兒子所做出的重大改變之一。
伶娜的兩個男孩雨謙和雨扉相隔兩歲,相貌、性格迥異。哥哥雨謙安靜內斂,說話斯文,不緊不慢,像爸爸;弟弟比較活潑,小小的腦袋裏已然有了男子漢的概念,用伶娜的話說,弟弟才繼承了陳家的基因。看似南轅北轍的兄弟倆其實也有相似之處:說話老練,思維敏捷,一口標準的華語,讀寫更是不用說。讓人不禁好奇眼前這位年輕的媽媽的教子之道。
在此之前,陳伶娜和一般的新手媽媽一樣,在懷孕初期就看了不少育兒和親職教育的書籍。但是當時沒有想到的是,擺在她面前的是所有教育書籍裏都沒有寫到,如何和整個家庭,甚至是整個社會鬧教育革命的挑戰。
在大兒子雨謙呱呱墜地之後,陳伶娜就開始展開她的育兒探索之旅。當時在電視臺擔任晚間新聞主播的她,每天都要在晚上11點之後才能下班回家。但是不管時間有多晚,她都會在孩子醒來,和再度入睡之際,以輕讀三字經取代催眠曲,哄孩子入睡。而雨謙也因此在學會說話之後,就能背誦一整篇的三字經,聽著稚嫩的讀書聲,讓伶娜收到了親職教育的第一份驚喜回饋。
與此同時,伶娜也製作了大量的中文字卡,貼在居家環境各個角落,並且把字卡和相應的圖片貼在相簿裏,讓雨謙每天翻閱這本圖畫字典。不出幾個月,在雨謙還沒學會走路,也還不會開口說話的時候就能對著“嘴巴”的字卡,做出咂嘴的動作。這讓伶娜受到非常大的鼓舞,同時也領略到了早期教育的可行性以及母親作為孩子第一任老師的重要性。
就在伶娜認為孩子的教育完全操之在我的這個時候,她碰到了親職教育中的第一大難關,那就是兩個孩子所說的規範中文受到爺爺奶奶“粵語非粵語,華語亦非華語”的混亂語言所影響,也就是“馬來西亞式”華語,這讓伶娜無法認同與接受。
為了克服這個問題,伶娜嘗試用誘導式的勸說,請爺爺奶奶教雨謙和雨扉說他們的家鄉話,也就是粵語,但效果不彰。最後伶娜毅然搬離婆家,以便讓雨謙和雨扉受到不規範中文的影響減到最低。但,接下來她還要面對整個華人社會及國家教育體系的不完整。所以糾正發音,規範語法也就成了家常便飯:“這是什麼”不要說成“什麼來的”;句子之後“了”讀le(輕聲) ,只有“瞭解”才讀liao(第三聲);“我比他高”不能說成“我高他”…。
一直到了孩子該上學的年齡,伶娜又費盡心思找了一家語言學習環境較好的幼稚園,並且身兼起幼稚園教師,和孩子一同上學,一同下課,確確實實的陪孩子走過人生最重要的一段學習之旅。
在幼稚園裏,問問雨謙和雨扉:“你媽媽是誰啊?”小傢伙准會笑嘻嘻地回答:“我的媽媽就是伶娜老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