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敬信神佛 正心誠意

智真
font print 人氣: 4
【字號】    
   標籤: tags:

中國自古有神州之稱,中國的文化是神傳給人的,所以歷史上從天子至臣民,一直以信仰為本,道德為尊,把敬天敬神、修身明德看作是最重要的。聖賢經書能令人修養身心,恭敬並遵循聖賢之理,是可獲得功德福報的。

如唐太宗貞觀年間的弘文館學士蕭德言,博通經史,尤精《左氏春秋》,修養高深。他每當打開「五經」等書閱讀或講授時,必先沐浴更衣,衣冠整潔,嚴肅恭敬的正襟危坐,年紀愈大,越勤勉,越恭敬。別人勸他說:「老人家,年紀大了,何必這樣自己勞苦自己呢?」蕭德言回答說:「經書是先聖流傳下來的言教,面對先聖寶貴的言教,怎麼可以懼怕勞苦呢?」

後來唐太宗聞知,賞識蕭德言如此恭敬慎重的美德,便下詔書,命蕭德言以經書教誨開導晉王,並封他為武陽縣侯。蕭德言終身榮貴,安享天年,直至九十七歲高齡去世,謚號為博。

佛家經書能使人開智開慧,教導人改過自新,棄惡從善,更使人獲得無量功德。面對佛經,首先應有感恩之心,雙手清潔,桌案清淨,內心要虔誠敬仰,就如同面見佛神一樣。但是如果放肆不敬,毫無畏忌,任意起輕慢心,以及固執自己的淺見,隨便加以毀謗的話,那就罪過彌天,苦報無盡了。有一分恭敬就能消一分罪業,增長一分福慧;有十分恭敬,就能消十分罪業,增長十分福慧。

例如隋朝時,揚州有一位和尚每日誦佛經,同時在岐山有一位沙彌,也每日誦佛經。有一天兩人突然同時死去,神識來到冥府,冥王迎請沙彌上金座,非常恭敬相待;迎請和尚上銀座,待他卻簡略疏忽,和尚心中非常慚愧。不久,兩人都清醒過來。和尚就到岐山拜訪沙彌,詢問原由,沙彌說:「我每次誦經時,必定穿著潔淨衣服,點燒好香,恭敬誦讀。」和尚說:「我罪過太深了,誦經時常威儀不整,身口不淨,太不恭敬了!慚愧!慚愧!」

再如有一位讀書人叫高天佑,和兩位同學到江寧去應考。考完試後,聽說雞鳴山守源禪師道行高深,於是一同前往拜訪叩問。禪師說:「你們兩位都當考中,但是高君不能中試,因為誤用了經書作枕頭。」高君仔細想想,原來行李小箱內有經書,睡覺時,用箱子當作枕頭,未將經書請出。到了放榜時,果然應驗。

又據記載:一位姓沈的年輕讀書人,自恃才學。他在蕭寺讀書時,見到六祖壇經,就拿朱筆隨意塗抹壇經文義,回家之後不久暴斃。他托夢給他父親說,因為他塗抹佛經,所以現在被罰進地獄。身上帶著燃火的枷,苦楚難忍。因此他請父親到蕭寺他讀書的地方,找出那本佛經,把塗抹的痕跡洗掉,他才能脫離苦海。他的父親悲痛不已,就趕緊入寺搜尋,果然見到原本,就急忙洗去塗抹的舊痕跡,並發願從新刻印一部流通,以為亡兒懺罪。

古來一些人才華出眾,甚至功業彪炳,由於不知修心敬神,終其一生,還是隨業流轉,不得自主。因此人生在世,能恪盡個人職分之外,還應修心向善,因為返本歸真才是做人的真正目地。今天,法輪大法在世上洪傳,這是宇宙的根本大法,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按照「真、善、忍」的道德理念去做,珍惜大法,善待大法書,正心誠意,要懂的「恭敬獲福,不敬獲罪」的道理。

--轉載自明慧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梅花詩的作者是北宋易學家邵雍,他字堯夫,謚號康節..............
  • 李白他的名號「青蓮居士」,還是自稱「謫仙」,都表示他的生命來源非同一般。他媽媽生他之時夢見太白金星..............
  • 中華大地被稱之為神州,從盤古開天地,女媧造人,燧人、伏羲、神農三位神人的出現,神也將陶器製造傳給了人。陶瓷中蘊含著不同時代的文化,凝聚著歷史的真實;各個朝代中陶瓷器的造型、製作工藝以及裝飾,其工藝水準和藝術品味以及獨特的韻味和魅力,都無不體現出不同朝代之特點以及蘊含其中的文化內涵。
  • 製陶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手工業,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就有了「陶」字。
  • 秦代陶塑突顯生動、開朗、寫實的風格,西安發現的秦始皇陵兵馬俑,形象生動逼真,充分顯示出秦代陶塑的精湛技藝。
  • 漢代時期的陶製品無論在質地、品種、工藝以及裝飾手法等諸方面都非常繁盛。
  • 三國、兩晉時期,江南陶瓷業發展迅速,相繼在蕭山、余姚一帶出現了越窯、甌窯、婺窯等著名窯址。
  • 唐代手工業產業的空前繁榮,這與當時朝廷對手工業發展的重視是分不開的,官府設置「將作監」、「少府監」等政府機構,對陶瓷、金工、漆器、染織等進行管理。
  • 五代十國時期的陶瓷業大有進步,宋代陶瓷清麗高雅,色澤柔美自然,造型簡練,挺拔秀麗。
  • 元朝陶瓷業基本上承襲了前代舊制,但出現了青花、釉裡紅兩種極具特色和名貴的品種。自明朝開始,景德鎮已成為「天下窯器所聚」;「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於景德鎮」;「晝間白煙掩空,夜間紅焰燒天」的瓷都。宋應星在《天工開物》中也有較為詳細的描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