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天宁寺很多,知名的就十余家。北京天宁寺,位于北京市宣武区广安门外护城河西岸。寺中有北京最高的密檐式砖塔,为辽代时所建。建筑学家梁思成曾经盛赞天宁寺塔的建筑设计,称它“富有音乐的韵律,是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中的杰作”。
天宁寺是北京创建年代最早的庙宇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的密檐式砖塔中比较典型的一座。天宁寺塔位于北京宣武区广安门外天宁寺内。据清《日下旧闻考》引旧籍考证﹐寺始建于5世纪北魏孝文帝时,初名光林寺。隋仁寿二年 (602)称宏业寺。唐开元改天王寺。
到辽代,寺后建舍利塔;金大定二十一年(1181)更名大万安禅寺。元代寺院毁于兵火,殿宇无存,只余古塔。明永乐时重修,宣德间改今名。天宁寺坐北朝南,现存古塔 1座,清代重建山门﹑弥陀殿及乾隆二十一年(1756)﹑四十七年(1782)两次重修天宁寺碑记等。
天宁寺塔始建无明确纪年。据梁思成考证应为辽代所建,明﹑清两代曾进行过多次修葺,是北京现存著名的古塔之一。
天宁寺坐北朝南,现存建筑有山门、弥陀殿、东西配殿及古塔。山门为灰筒瓦硬山顶,石券门上石额正书“敕建天宁寺”。弥陀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绿琉璃筒瓦黄剪边硬山顶,明间为六抹菱花格隔扇门,旋子彩画。东、西配殿各三间,原属释迦殿配殿。寺内两通螭首方座石碑,为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及四十七年(1782年)重修天宁寺碑记。
该塔为密檐式砖塔,平面呈八角形,通高 57.8 米,塔基为方形平台。底部为须弥座,在须弥座束腰部位的壶门内雕有狮兽头,间柱上浮雕缠枝莲纹,转角处雕金刚力士像;须弥座上又加一道束腰,其壶门内雕刻坐佛像,间柱及转角处均雕有金刚力士像。
基座上部是平座,勾栏、斗拱均仿木结构,再上施三层仰莲座承托塔身,塔身平面也是八角形,八面间隔着隐作拱门和直棂窗。塔身四正面辟拱门,门侧砖雕天王像。余之四面为直棂窗,窗侧砖雕菩萨像,形像生动,是辽代雕塑艺术的精品。塔身隅角处的砖柱上浮雕出升降龙。
塔檐为飞檐叠栱十三层,逐层收迭,轮廓线形成丰满柔和的收分,使得该塔格外雄伟壮丽,庄重挺拔。塔身之上有隐作出的栏额和普柏枋,折角部位交叉出头处斫截平齐,—如辽式木结构建筑的作法。塔身以上即十三层塔檐,檐下均施仿木结构的砖制双抄斗拱。
初层补间铺作一朵,转角及补间铺作均出45度斜拱,柱头栌斗之旁并有附角斗。各层塔檐的角梁均用木制,檐瓦和脊兽、套兽均为琉璃瓦装饰。塔顶用两层八角仰莲上托小须弥座承宝珠。
天宁寺塔雕饰造型优美,工艺精致,只是年久失修,而破损较多。1976年7月唐山地震波及北京,顶部受损严重,塔刹坍塌,塔杆外露,个别砖雕也被震坏。
天宁寺塔在整体造型和局部手法上表现了辽代密檐砖塔的建筑风格,是研究中国古代佛塔的重要实例。该塔又是研究辽代南京(今称北京)城址地理位置的重要依据。同时由于中共历史上破坏中国传统文化,更不重视保护古迹,天宁寺大殿一度成了北京唱片厂的库房,门口的一个破旧的小牌子上写着四个大字:禁止吸烟!
寺旁建了一个大型的热力厂,北京第二热力厂,烟囱又高又大,使这座本来在古建筑中非常高的古塔在这个水泥造的庞然大物旁相形见绌。这使天宁寺塔成为了中国古建课题上关于城市中古建保护的著名反例。
天宁寺塔被誉为“神塔”、“奇塔”并以造型雄壮挺拔,秀美而不张扬名贯于世。这种八面十三层佛塔造型的其独特之处——在塔基须弥座上有三层仰莲花瓣拱托塔身,塔身宛如坐在盛开的莲花之上,成为后世佛塔建造的范本。
(本文转载自正见网)(//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