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期,除1938年张杰尧曾经赴日本演出之外,作为北京土产的相声艺术,可以说是从来没有出国交流的体验,连中国引以自豪的相声作品,也只有《买猴儿》、《连升三级》等被翻译为英、法文在国外发表过。
*文化演出︰
八十年代初开始,随着社会“改革、开放”,一些曲艺表演团体和相声名家多次出国访问讲学,透过这些文化交流,扩大了相声艺术在国际上的影响。最早在1980年侯宝林等人应邀赴日,与日本学者进行交流,开此风气之先。
1982年,相声开始到了香港演出,原定五场的表演后来增加到十三场,演员侯宝林、郭全宝、马季、唐杰忠、姜昆、李文华、赵炎等人的演出受到热烈的欢迎。当地媒体认为侯宝林等人带来了“有声的漫画”。
1984年,相声团队开始到美加地区宣慰中国留学生,也同时在美国为美国观众和华侨人士演出,当时演出的相声是“一台名段掺新作”,既有反应现代生活的节目,也有优秀的传统段子。之后陆续几年,相声团队大多在日本、香港、新加坡各地来回演出。
1990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主办了“上海国际交流展播”,有来自美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台湾的相声演员与中国相声名家﹙侯宝林、马季、姜昆﹚齐聚一堂,有的各自表演拿手节目,并同时举行座谈讨论。
*国际研究︰
在这样的态势下,相声的魅力使得“墙里开花墙外香”,一些外国朋友对相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一步开展了对相声的正式研究。
最早涉猎其中的是来自芝加哥大学的林培瑞,他把《多层饭店》等相声段子译成英文,并撰写了介绍侯宝林艺术成就的论文。另外,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盖玛雅,原本1974年在北京大学留学,读书期间,对中国曲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1986年二度来华,搜集有关的材料,着手撰写以相声为内容的博士论文,历经十余载的奋斗,终于大功告成,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通过答辩,成为世界上第一位“相声博士”。
也有多次来中的美国人莫大伟,一边以相声为研究主题撰写硕士论文﹙其中一部分内容后来刊载于《文艺研究》﹚,一边经常娱乐性的登台表演,甚至成为当地演出颇负盛名的笑星。
*中日交流︰
同时,国际性的发展,使得中国相声与日本的“落语”、“漫才”之间的交往也增多了。1979年,日本关西“大众艺术家”访问团到中国进行访问,第一次把“落语”、“漫才”及“滑稽武打”等日本曲艺形式介绍给中国民众,著名的“漫才师”人生幸朗和“落语家”桂小文枝,也与中国相声界进行了艺术交流。之后陆续有马季、姜昆等人访问日本,双方交往更加频繁。
*中国相声节︰
1993年,第一届中国相声节由中国文化部、中国曲艺、中国中央电视台、合肥市政府主办,是一次高规格、高质量、高品味的国家级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主要内容之一是集中展现近期相声艺术创作和优秀表演成果,并事先从各地报送上来的108段相声作品中挑选出35段相声作品,争夺“金玫瑰”奖项。
在此期间,也同步举行了相声名家的展演活动;演员网罗了中国近代相声名角近二十人,阵容坚强,精锐尽出。还有包括新加坡﹙杨世彬、陈天畅﹚、马来西亚﹙姚新光、陈志光﹚、法国﹙马洛、菲娜﹚、日本﹙王新德﹚、加拿大﹙大山﹚、台湾﹙汉霖说唱艺术团﹚的相声界人士,也应邀参加了此一相声节的活动。
中国相声节授与的“金玫瑰”节目奖如下︰
一等奖︰《管子斗富》、《真富假富》
二等奖︰《千方百计》、《要账》、《150844》、《大水冲了龙王庙》、《送字歌》、《夜班岗》
三等奖︰《热门生意》、《哥儿们》、《舞厅轶事》、《手》、《女驸马》、《正常不正常》、《一百年不变》、《祖国颂》
﹙待续﹚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