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进入电视,始于五十年代末。大致有下列几种方式︰
*相声电视化︰
一、晚会与邀请赛︰
六十年代初曾在中国大陆的电视上举办过两次“笑的晚会”,都以相声为主体。八十年代之后,也有电视台举办“部分省市相声邀请赛”,包括有中央直属的专业团体或来自于各省市的部队文工团一起参加比赛。
二、综合晚会中插播︰
八十年代后,中国大陆的中央电视台每年举办新年联欢晚会,都有相声演出。其中各种综合文艺晚会中也是这样。
三、曲艺专栏中播放︰
无论是中央、省、市电视台开设的“曲艺专栏”类型的节目,相声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四、录制保留节目︰
七十年代初,专门录制了侯宝林、郭全宝表演的优秀相声作品,共二十段。
*推动相声发展︰
一、培养相声人才︰
相声电视化之后,最大的功绩是挖掘新人,特别是从业余演员中选拔和培养人才。尤其是八十年代电视台举办的“相声邀请赛”,涌现了大批的相声新秀,这些从业余相声队伍中脱颖而出的人才,后来都分别得到相关的良好出路。
二、推动相声创作︰
接连几年举办的“相声邀请赛”,同时也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令人耳目一新,进而流传。
三、扩大相声影响︰
从前最早的相声表演方式,是“撂地”做艺,观众数以十计;后来进入茶馆演出,观众始而数以百计;到进入剧场,观众数以千计;一旦走上电视,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新年联欢晚会,观众则以亿计了。这种变化迅速的扩大了相声的影响。
*电视有功有过︰
其实电视演出相声之后,为相声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甚至加重了相声存在的危机;人们也对此多所议论、众说纷纭。归根究底,是作为“视觉艺术”的电视,和作为“听觉艺术”的相声之间必有的矛盾。最明显的表现于︰
一、无法适应电视要求︰
电视是视、听结合的,具有特殊的艺术需求。而作为单纯听觉艺术的相声,主要是靠口耳相传,有时像广播那样只听不看都行。相声演员的表演有时也经不起看,尤其是常常“以怪取胜”的演员,画面不美;表情、动作、色彩,都与电视的要求有明显的差距,一些电视手段难以使用,成为致命的弱点。
二、相声创作规律荡然无存︰
相声在锤炼出一份成熟作品前,具有特殊的规律,就是所谓的“一遍拆洗一遍新”。一般书面的文学创作,以公开发表为终结,姑称之为“一度创作”;如果是表演文学,则需进一步搬上舞台或萤幕,姑称之为“二度创作”;对相声创作来说,搬上舞台还不能画上句号,其中有个“一遍拆洗一遍新”的持续创作过程。姑称之为“三度创作”。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方面,作为说唱艺术,相声创作的最后完成必须要有观众参与,在表演中得以加工、完善。另方面,反映了作为民间传统文艺的相声,一定会在流传中变异的特点。
举凡优秀的传统相声,几乎无一不是反复拆洗、不断锤炼的结晶。然而,进入电视,相声的这条规律立遭破坏,“三度创作”的过程荡然无存,不论质量高低,相声作品一旦搬上电视,只能是“砂锅砸蒜——就这一回”,再无拆洗和加工的余地了。
如果在电视上发表的相声,是一些基础良好、大有希望在将来经过锤炼仍能流传下来的作品,也因为在电视上的“包袱”泄漏,“底”已刨光,成了“一锤子的买卖”!因此,有些相声演员夸张的说︰“电视救了相声,也毁了相声!”
三、艺术风格受到挑战︰
相声走上电视,不得不与电视文化形成对立︰那是因为向来以高度夸张为艺术风格的“相声”特色,与强调要逼近生活的“电视”表现形式,二者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要如何将此二者的矛盾做到调和,依然是需要慎思的命题。
﹙待续﹚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