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钟鼓楼是坐落在北京老城南北中轴线北端的一组古代建筑,两楼前后纵横,气势雄伟、巍峨壮观。作为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有着悠久的历史。
鼓楼始建于元代至元九年(1272),原名齐政楼,寓意取齐七政(日、月、木、火、土、金、水)。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重建。该楼元末明初毁于战火。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齐政楼旧址重建鼓楼。明代鼓楼按《北游录》所载,清顺治十一年(1654)时已是仅有台基而无鼓楼了。后重修,嘉庆五年(1800)又重修。光绪二十年(1894)再次重修。现在之鼓楼即清代重修后留存之楼。
鼓楼是一座重檐歇山顶,灰简瓦绿剪边的单体木结构建筑物。高46.□7米,阔34米,进深22.4米,单昂单翘五踩斗拱,梁枋绘有旋子彩画。楼底层南北各开三座券门,东西各一座。北墙的东券门内有南北倾斜成45°角的楼梯60阶,然后向西转,又有成45°倾斜的楼梯9级,共69级可达二楼。二楼宽五楹,深三楹,由36根木柱支撑着,四面有六抹方格门窗,方砖漫地。室外有宽1.3米的走廊,木护栏,望柱高1.55米,建筑面积为1925平方米。第三层楼是暗层,本无楼梯可通。
整座建筑建在4米高的石台基上,宽56米,深33米,南北有砖砌台阶,东西为墁坡。鼓楼占地约7000平方米。正对鼓楼大街的南门两侧,有一对高约1.25米的石狮。
二楼的宽敞大厅中原置更鼓25面,其中大鼓一面,小鼓24面,代表一年和24节气。现存仅有被八国联军破坏过的大鼓一面,小鼓全无。这面大鼓长2.25 米,腰径1.71米,鼓面径1.40米,置于高1.8米、长2米,宽1.9米雕有云纹的红漆鼓座上。现在陈列着三面大鼓,当中一面是被破坏的原鼓原样。
鼓楼上的最早计时器是铜壶滴漏,放置铜壶滴漏的房子叫漏壶室。《图经志书》载:“鼓楼,旧名齐政,上置铜刻漏,制极精妙,故老相传以为先宋故物。其制为铜漏壶四,上曰天池,次曰平水,又次曰万分,下曰收水。中安铙神,设机械,时至,则每刻击铙者八,以壶水满为度。涸则随时增添,冬则用温水云。”清代已不用铜壶滴漏,改用燃香计时,包括鼓手都由专人负责。《日下旧闻考》载:“今鼓楼不用铜壶等物,惟以时辰香定更次,鼓则銮仪卫派旗鼓手专司,香则钦天监所掌。漏壶室今犹存,铜刻漏无考。”
古时鼓楼置鼓,钟楼悬钟“晨钟暮鼓”循律韵通。昔日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劳作均以此为度。清朝的衰亡,使钟鼓楼逐渐失去了为古都报时的功能,击鼓定更撞钟报时的方法。
关于鼓的起源,相传黄帝在与蚩尤的战争中,杀了一种似牛而无角的大兽夔,并以其皮制成了大鼓,用鼓声震慑敌人,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因而也就有了黄帝始做鼓的说法。另外,也有伊耆氏做鼓的传说,《世本》中还有“夷做鼓”、“巫咸做鼓”等记载。
中国的鼓声,自远古就开始敲响;鼓楼的鼓声从明代依稀传来,一直敲到了今天,并将继续击穿未来的时空。
--转载自正见网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