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6月26日讯】历史渊源
筝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就形成并流传于秦国(今陕西、甘肃一带),史称秦筝。李斯《谏逐客书》说:“夫击瓮扣缶,弹筝搏髀,而歌乎鸣鸣,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这是李斯批评秦始皇的一段奏文。对秦始皇“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用人政策,以乐器选用作为比喻,对秦始皇提出了中肯的批评。
“瓮扣缶,弹筝搏髀”这组秦地的民间乐器,李斯称之谓“真秦之声”。其中“瓮与缶”皆是瓦制的打击乐器,“搏髀”即拍大腿用以击拍合歌。唯独筝是旋律乐器,故说筝是秦地代表乐器,所以后人有“秦筝”之说。
随着历史的变迁,筝从我国西北地区逐渐流传到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四川、贵州、云南、蒙古等地,因各地方的语言特色、风土民情及不同的习俗,并融汇了当地民间说唱和器乐,乃形成了不同风格特点的地方流派,基本上可粗略的分为陕西筝派、河南筝派、山东筝派、浙江筝派、潮州筝派与客家筝派等派别。由于陕西地区是中国筝的发源地,因此本篇文章即针对陕西筝曲的两首较具代表性的古筝演奏曲作为介绍。
筝,源于秦而盛于唐。唐朝(公元六一八年至九○七年)白居易《夜筝》诗:“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但在筝的发源地,即今之陕西地区,“真秦之声”的筝乐却近于绝响。近些年来,秦地的演奏古筝的音乐家们有感于此,吸收当地的戏曲和民间音乐,改编与创作了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一些作品,如“秦桑曲”、“百花引”。
乐曲介绍
“秦桑曲”是根据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春思〞一诗:“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帷?”之诗意,以“秦桑”为题,选用陕西地方戏曲音乐“碗碗腔”、“郿鄂腔”的素材而创作(注:陕西三大剧种秦腔、眉户、碗碗腔之一,如同南北管、歌仔戏等戏曲音乐中的曲调及唱腔…)。
这首乐曲吸收了陕西碗碗腔的音调,并运用秦地各种特有的音韵,因此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乐曲内容既保留传统亦运用新的演奏技巧和创作灵感,以细腻委婉的风格,慷慨抒情的旋律描写一位年轻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百花引”采用迷胡音乐中的“采花”、“滚南瓜”等曲牌素材。(注:迷胡也叫眉户,是陕西三大剧种秦腔、眉户、碗碗腔之一。)表现了春光明媚、百花争艳、万紫千红、欣欣向荣的美丽画面。
技法说明
两首筝曲的结构特点:
(1)此流派风格多表现右手大指双音弹奏与左手上滑音的结合
(2)于左手吟、揉、按、放等表韵的安排,大量运用颤音技巧
(3)曲中的“4”音均比本位音略高,但不及“#4”,“7”音则比本位音略低,但又不及“ь7”的音准要求。
两首筝曲的技巧特点:
(1)着重手臂松软度的控制,以颤音的技巧刻划出悲痛情绪的起伏
(2)于右手演奏技巧上着重于手腕关节与大指关节的灵活运用
(3)演奏进行中,该曲按音和滑音的连续使用较多,在左手按放过程中,易出现多余的下滑音,故用大指配合食指、中指按弦的连续动作来完成,以避免出现多余的下滑音,
(4)节奏变化能掌握精准,音乐的标点符号清晰明确
(5)强弱处理与音乐色彩的层次设计
“秦桑曲”的音乐素材则来自于陕西地方戏曲音乐,无论是“郿鄂”的声腔或是“碗碗腔”的音调,运用均十分自如,思妇的音乐形象刻划鲜明,亲切,感人。曲中的“4”音均比本位音略高,但不及“#4”,“7”音则比本位音略低,但又不及“ь7”,如果能熟悉一些陕西地方音乐,相信对此曲的演奏是会有帮助的。
“百花引”亦取材自陕西地方戏曲音乐,前后两部分为微降“7”、微升“4”具有软音(哭音)幽柔的效果,中段为本位“4”、“7”具有硬音(欢音)欢乐、刚劲的效果。
这是两首极富地方色彩的筝曲,也因此独具韵味的陕西筝曲也就随着历史变迁被广为流传。@*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