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过水彩的人一定都知道‘浅色先画’的道理,却很少人真正付诸实践,原因就是没有养成作画顺序的判断与计划。以下我以这件风景水彩习作来说明如何从‘先浅后深’的原则之下,设计大程序与小程序,让水彩画的技巧难度降到最低。
第一阶段:
先决定画面中从最亮到最暗的大明度阶,依序是:
最亮:中间道路、屋顶、花圃石块
浅中明度:草地、天空
深中明度:屋檐下建筑
最暗:前景阴影、树丛
每一个大区块又可以再细分成更小的区块,这样就可以按部就班从亮画到暗,首先,用铅笔打好底稿后,最亮的道路已经完成(留白处理),可直接进行次亮的区块:屋顶。先用大排笔刷在屋顶与周遭,染些淡暖色,大方将颜色染出天空区无妨,并趁未干时刷几笔屋瓦。待干后,不用刷水,用大圆笔侧锋以淡寒色画花圃石块,不刷水是为了保留石块的亮面与硬边造型。最后画中间矮树丛的亮面(此色块记得是以树丛亮面的颜色与明度为主,先不管暗面),同样先刷水再染色,注意不要碰到最亮的地面。
第二阶段:
沿着屋顶的亮面边缘用排笔打湿,再染出大块的灰蓝色天空,并直接换淡暖色染进建筑内(树的亮面),等湿度稍降一些后,再渲染屋脊与右树丛。接着画前景的草地,同样是大面积的处理方式:先刷水,再染色,别忘了要保留中间的最亮道路。
第三阶段:
此阶段是深中明度区的建筑本体(比浅中明度的天空与草地,要再暗一些),由于位处焦点区,细节变化较多,必须再分区处理,避免作画速度赶不上干燥速度。先用大圆笔刷水在建筑内,再用寒暖灰交互染色制造变化。画到右侧树丛边缘时,顺便切出树丛的亮面造型(这时就可看出之前预先处理的树丛亮面的成效)。底下一排的重色矮树,趁建筑本体的灰色还湿润时,赶紧沾重色带入左侧焦点位置的矮树丛暗面,同样保留出之前预先画好的亮面树丛,顺便点出一篮一橘两个行人,加强焦点区的趣味。由于焦点细部变化较多,单次完成之面积必须保守规划,右半边的矮树丛跟花圃可以等左边完全干燥后再行绘制。
第四阶段:
本阶段除了要开始进入最暗面层次,同时也可进行焦点区的中明度色块的加工处理。用色块重叠法分出梁、柱,同时叠出靠近焦点区的树丛暗面。将前暗景的投影区域刷水,用暗寒与暗暖色交互上色染出暗调重色。
第五阶段:最后将剩下的最暗色块(左侧树木)画上去即告完成。画浓重的色彩要渐进式加重,注意水分不可过于干涩。
如何?是不是没有那么复杂呢?只要在画水彩前做好大明暗判断,再依‘先浅后深’、‘能重叠就不缝合’原则想好作画顺序,接着就一切按照计划进行。虽然一开始还是难免有无法预期的错误与失败,但只要逐渐养成‘程序设计’的好习惯,你的水彩技巧才会真正有效率的累积与进步。
简忠威写于永和的画室 2007年8月1日
(图文由中华亚太水彩艺术协会提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