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徒”学艺︰
张寿臣﹙1899—1970年﹚,是清末以来相声的第四代演员,博采众长、集于一身,成为承先启后的一代相声宗师。
在北京,学说相声,分为自幼启蒙的“娃娃徒”,和带艺投师的“成人徒”。张寿臣属于前一种,他生于艺人家庭,父亲张诚甫是“评书”艺人,也会说相声。七岁辍学,开始学艺,当时穷苦艺人有个口头禅︰“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如果读上十几年书,饭钱、书钱、学费,家里是垫不起的。倒不如从小学艺,边学边演,略解家里的燃眉之急。
“娃娃徒”学艺,犹如茉莉花薰茶叶。第一步,先跟父亲到街头、庙会,父亲“撂地”作艺,他用心观摩、耳濡目染,记住不少相声段子。第二步,父亲带他试演,周而复始、天天如此,不停的听、背、演,就是学艺的全过程。
*吃苦中苦︰
小时候听、背的目的是打好根基;演的目的是增加实践经验。当然,他跟父亲一起表演的是《家堂令》、《找五子》、《四字联音》这一类适合小孩子说的相声,约有二十几段。
辛亥革命那年,他的父亲去世,家里穷到揭不开锅的境地。这年秋天,正式拜焦德海为师,继续学艺。他住在老师家里,实际上像佣人。生火、做饭、刷锅、洗碗、倒脏土、买东西,什么活都干。住在门道里,吃的是剩菜、剩饭。老师发起脾气来,随便打骂,高兴时教几句词,马上就得背下来。
*表演风格︰
1919年,他已经进入戏园演出,在当时“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为了揭露政客的伎俩,他及时编演相声《揣骨相》,用解释子意的手法,痛斥袁世凯那批亲日派的官吏“卖国贼”,说曹汝霖、章宗祥…等是“损骨头、没骨头、大贼骨头;残害同胞,…”实开相声针贬时弊之先河。
二十年代初期,张寿臣常说︰“我有三位老师,除焦德海以外,那两位是庄荫堂和‘娱园老人’。”庄荫堂是《爱国报》的编辑,开过供艺人作艺的“四海升平”茶社。他热爱曲艺,能写擅唱,自称“东亚戏迷”。张寿臣表演的传统相声约有三分之一是庄荫堂整理过的,因此,尊庄为老师。
“娱园老人”本名戴愚庵,久居天津、精通曲艺,常在《游艺画刊》上发表评论。张寿臣的代表作之一,单口相声《化蜡钎儿》就是通过李然墀从“娱园老人”那里学来的。
*创作改编︰
他创作、改编相声段子,对于民间习俗多有批判,所以他说的单口相声常常是“古事今说”,“以古喻今”的。例如《小神仙》,他表达的主题在于戳穿相面人如何招徕过往行人,怎样来察言观色,并不承认“看面相”这一门传统文化的价值。说到以天津民俗“洗娃娃”作主题的单口相声《娃娃哥哥》时,他也将这段具有地方色彩的相声,用来抨击风俗习惯的落后与愚昧。
他的这种批判风格在大陆1949年后的政治环境中大受欢迎,就像在他演出《天王庙》时,说到过去的私塾,就会穿插新旧教育制度的对比。表演《麦子地》时,说到县官断案,就会顺便批判过去旧社会的黑暗。所有这些随时加入的即兴成分,使得他在意识形态上“荣誉”不断,一直做到1964年十月光荣退休为止。
不过他的艺事功力、相声火侯,都是无法挑剔的,他表演单口相声,强调要“把笑话当成故事说”,像他常说的︰“假事得说真了,才能叫人听着相信。”所以张寿臣的相声演出,总是充分发挥他擅讲故事的火侯,无论是人物、情节都能表现的十分逼真,人物性格刻划的十分鲜明,令听众闻之有如见到其人。
﹙待续﹚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