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0月23日讯】客家筝曲又称汉乐筝曲,主要有“大调”和“串调”二大类,是从客家音乐中发展出来的,以大埔为中心,因受到汉剧及当地民间音乐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貌。
“大调”筝曲的曲式结构很严格,每首乐曲都是六十八板,也就是“八板体”的传统乐曲。“串调”筝曲的曲式则比较复杂,每首乐曲长短不一,长的约有七十余板,短的则有十余板,曲源主要来自于广东汉剧的戏曲音乐和民间曲牌。
客家筝,使用的是工尺谱,在客家筝曲中,无论“大调”或“串调”,皆有“硬弦”与“软弦”之分。所谓“硬弦”,是指乐曲的音阶由六(Sol)、五(La)、上(Do)、尺(Re)、工(Mi)五个音组成,乐曲中很少出现凡(Fa)和乙(Si),即使出现也只是装饰性的经过音;“硬弦”乐曲的曲调风格大都比较明朗、欢快。
“软弦”的音阶结构则是把“硬弦”音阶中的五(La)和工(Mi)两个音升高,使五(La)升高至接近十二平均律的降Si(bSi),但比bSi稍高(↓Si),使工(Mi)升高至接近十二平均律的升Fa(#Fa),但比#Fa稍低(↑Fa)。这样,就在“硬弦”的基础上派生出一个六(Sol)、乙(↓Si)、上(Do)、尺(Re)、凡(↑Fa)五个音的“软弦”音阶。“软弦”乐曲中虽然有时也会出现五(La)和工(Mi)两个音,那也只是装饰性的经过音;“软弦”乐曲的曲调风格大多较为深沉、含蓄,擅长表现哀怨、缠绵的情绪。
此曲亦名“靠山”,据传是以陆秀夫背负帝昺于崖山沉海殉国的故事为背景。描述元军攻破临安后,分兵追赶宋军。南宋大臣陆秀夫、张世杰、文天祥等拥立8岁的卫王赵昺做皇帝,改年号祥兴,迁居到广东新会县南近海中的小岛厓山(南宋的地名,“厓”:同崖)。元张弘范进攻厓山,厓山海战,宋军民被围,腹背受敌,出海口都被元军封死,宋军残部在战败后穷途末路,张世杰派人驾轻舟去救幼主,时近黄昏,风雨大作,陆秀夫怕奸细卖主邀功,也怀疑无路突围,遂拒绝。公元1279年3月19日,因不愿被俘,陆秀夫为年仅9岁的南宋小皇帝赵昺指路:“国事至此,陛下当为国死。德佑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说罢,先催妻跳海,再以素白的绸带将赵昺紧束在背,蹈海殉国。大将张世杰保护着杨太妃企图逃脱,结果,被一场突来的飓风淹没大海。据《宋史》:“厓山海战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出海面,悲壮至极!”
此曲表达了南宋灭亡后,人民深切悼念故国之情,曲调悲壮凄切,极具感染力,属于客家筝曲之“大调软弦”乐曲。
此曲运用不同的弹奏位置,用以达到丰富音色的对比,如:靠近岳山处,音色高雅明亮;靠近岳山和雁柱的中间处,音色则柔美动听。
客家筝多用中指,先〝勾〞后〝托〞的奏法强调重拍,也突出了汉乐筝曲中按、滑音的特色。
汉乐筝曲的一般演奏规律是左手紧跟右手的大指移动,也就是说左手〝按滑音〞大都是因大指而发声。演奏时,〝滑音〞的音程和按音的起伏较大,使筝声余音缭绕、悠扬深长,更显古朴典雅。多样化的〝滑音〞,如:〝附点上滑〞、〝延长上滑〞、〝回转滑音〞、〝延续吟弦〞等,是客家筝曲在传统古筝各家流派中独占一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传统汉乐使用的是钢丝筝,所以余音长,高、低音区的音色对比鲜明,韵味深远。
由于客家筝曲大都是由慢渐快,特别在慢板乐段,更要求演奏者对左手〝按滑音〞技法的处理,必须准确、细致且高雅多变。@*
//www.youmaker.com/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