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1年达文西受圣度纳多修道院﹝Augustinian convent of San Donato﹞之托,答应在两年内完成一幅三王朝圣图。但由于达芬奇来年移居到米兰,使得这幅作品又被搁置而未完成。此后由于化学变化和污垢,使得画面许多细节到今日已经难以辨识。
《三贤士的朝拜》 在古基督教义中,代表人类对救世主的期待和敬仰。与此同时,人类已经开始堕落,达芬奇画中背景刻画的骚乱正是在影射这个人类的悲剧。
画面前景(约占画面的五分之三)以圣母子为中心,和两侧跪拜的贤士形成对称的金字塔形,周围的群众也呈半圆围绕着圣母子。后方兵荒马乱的背景则是描写希律王的军队正在追查圣婴的下落。于是画面前景的神圣详和与后方的的肃杀气氛形成强烈反差。画面中所有的人物在事件中扮演适当的角色﹕圣母慈爱地看着圣婴,圣婴的神性使他对一切了然于胸,泰然地接受众生的献礼和礼拜。三个贤士的崇敬显得庄重虔诚,而环绕在圣母子周围所有的人物也都恰如其分,各以贴切的姿态表现着对耶稣降世的感动。
以同样的《三贤士的朝拜》题材而言,达芬奇的构图和过去画家惯用的线性构图大异其趣 ,他首次将阿伯提的空间透视理论用在历史画中,将不同时空的场景(朝圣和缉捕)神奇而自然地结合在一起,和以往拼图式的背景完全不同 ,克服了十五世纪绘画主题散漫没有重点的缺失。所以即使未完成,这幅作品也被视为佛罗伦斯绘画的一大飞跃。
史学家认为,这幅作品也宣告了达芬奇完全从维洛其奥的的影响中独立出来,自我风格已然成熟,其开创性超出画家自己之前的所有作品。
(注1)传说在耶稣诞生的前后,三个有预知能力的东方长老观测到伯利恒方向有个异常明亮的星,知道此时的救世主— 犹太人的王(天国的王而非人间的王)降生,便循指示前来朝拜,并献上礼物。此举也惊动了当时无道的犹太希律王,欲除掉圣婴以免后顾之忧,因此出现了滥杀无辜幼儿的事件。
(注2)达芬奇之前,安杰里柯修士、菲力浦.利比和波提且利都画过同样题材。画面多属以朝圣行列形成的线性远近安排以引导观者的视线。
(注3)关于如何在同一个画面上自然地结合不同时空的场景,达芬奇《论绘画》中曾提到﹕“如何在同一面墙壁上画出一个圣徒多阶段的生活经历呢?我回答,你应将前景的视点放在与观者的眼睛同一水平上,把第一段故事在画面上放大,然后逐渐缩小山峦和原野及相应的建筑物和人物。这样,你就能画上全部的故事情节…”@*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