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月12日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采访报导)中国的所谓“盗墓文学”现象近来成为评论界的一个话题,有人认为这个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民众对传统文化元素的认同;有人则为之侧目,认为这种怪异的文学是当今价值观念坍塌的反映。
自网上流行《鬼吹灯(盗墓者的经历)》的小说之后,《盗墓笔记》、《暮诀》等一连串具有“惊悚性”的作品接踵而至,可谓一书之出,海内宗风。所谓“文学进入装神弄鬼时代”的说法也许有些夸张,但是盗墓文学在读书界风靡的程度,网上已经用“疯狂畅销”来加以形容。
华人文学批评家董鼎山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神怪题材并非始于当代,在《封神榜》、《聊斋志异》等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占有一定比重,这些作品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针砭、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具有人文情怀、富于向善力量,是优秀文学传统的一部分,应予肯定。但是这位老作家掩饰不住对所谓盗墓文学的轻蔑—
董鼎山:“这个是中国传统是对的,我们小孩时看什么《西游记》啊《封神榜》,都是神怪方面的,鬼故事也看的。不过那个时候,我们是看中国的古典文学,现代的文学怎么可以搞这种东西?简直荒诞。这个名字从来没有听见过,“盗墓文学”!这是瞎说了。盗墓有什么文学?这四个字就合不起来。文学跟盗墓有什么关系呢?”
董鼎山表示,盗墓文学的作者看来是受金钱的诱惑。他说,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有一点理想主义的—
董鼎山:“主要是钱嘛。因为这种书销路多,可多赚一点钱。这不是文学,跟文学根本就没有关系的。美国也有的嘛,神怪小说,因为销路多,不过在文坛上给人瞧不起。文学跟这种流行的神怪侦探界限很分明的。
我们以前写文章的时候,从来没有想到写东西会赚钱致富。我一生一世以来所有的稿费现在加起来,还买不起一所纽约的公寓。搞文学的人从来生活都很困苦的。
我的看法是,国内大家都要钱,往钱走,文坛根本就没有什么理想,连理想主义都没有了,这个情况是很可惜的。我们至少年轻的时候还有理想,希望社会变得好一点什么的。现在国内年轻人最主要的是赚钱,所有的道德都没有了。”
评论家曾宁对所谓盗墓文学的流行反映了“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的观点表示不以为然—
曾宁:“我本人倒不觉得如有些评论人士说的,这是中国普通老百姓、中国下层民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归或者回归的一种渴望、一种愿望,我不这样认为。”
曾宁表示,这些年来封建迷信的死灰复燃是盗墓文学赖以产生的土壤—
曾宁:“不仅仅像你说的鬼吹灯的文学现象或文化现象,前几年在西北还有一种现象,叫鬼新娘现象。它正好发生在共产党搞革命的时候的陕北延安老区那个地方。”
记者:“你能不能解释一下这个鬼新娘概念?”
曾宁:“它就是给死去的人找一个新娘,找一个活人形式上嫁给他,让这个死去的人在名分上有一个新娘,是有一个老婆的。当时的评论人士就说,它发生在革命圣地延安,就说明在共产革命的时候,已经完全抛弃了的封建文化糟粕又重新死灰复燃了,也说明今天中国社会意识形态出现了一个真空,就是价值观念完全坍塌了,完全崩溃了,人们的整个精神信仰都已经荡然无存了。”
这位评论家表示,对于所谓盗墓文学他不敢恭维,但是他肯定《周易》《道德经》等中国儒家和道家的经典,这些中国文化的奠基之作虽然无法取代现代实证科学,却有其不可抹杀的光辉。(//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