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5月14日讯】前言
大唐,胡汉融汇,水乳交融的时代。海纳百川,源于大度和自信。文化郁美,来自丰富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欣羡盛唐而来的异国人带来了精彩多姿的音乐、服饰,更带来了旺盛的活力。丝路通向中亚,保证了唐朝和异域的激荡。那是一个崇尚健美体魄的时代。勇于吸收、改变,雍容大度的时代。
为了呈现大法的内涵,一方面舞剧生动而赋予历史细节,一方面祥和之气贯彻全剧。舞者姿体的风格试图重现唐代美学﹕另一种对待身体的方式。另一种与空间对应的关系。另一种生活的可能(参考刘凤学唐舞乐) 。
(舞台的演出以音乐、舞蹈、图像呈现这段话的蕴含。)
第一部分为唐代宫廷舞蹈,炫目典丽,换场流畅,一切犹如在大唐殿前的一场盛大表演。
第二部分为历史人物。每一人物呈现如一短舞剧,风格多变,注重心理刻画。速度庄严。
第三部分为民间生活、舞蹈,场面活泼如一场嘉年华会,人物穿梭舞台呼吸吐纳,以生动的场面调度维持乱而有序的生命力。
演出可依实地条件增减,随意排列组合。也可单选一段着力诠释,自由发挥。这个舞剧的目的主要是刺激灵感,至于如何呈现,完全是编舞者的自由。所附诗歌也是为了舞蹈的情感、气氛提供参照和历史背景。
可把唐代书法打在银幕上,如大气的屏风,把书法溶入表演艺术。
第一部分:唐宫廷舞乐
第一幕 庆贺
贞观七年,万国服膺,胡人朝拜高祖、太宗。高祖洒酒奠祭组灵。披发左衽的胡人、南蛮一一献酒,献歌,起舞。充满异国情调,五湖四海一家的气氛。“胡越一家,自古未始有也。”游牧民族不驯的活力、特异的美感在这一幕发挥地淋漓尽致。
突厥、吐番、匈奴首领身穿鲜艳大气的胡服,轮番献酒、献舞。可参考西藏、土耳其、蒙古等民族歌舞,选出其精华表演。蛮族首领自有其慷慨雄鸷的风度。
第二幕 官街鼓。早朝
第一景 官街鼓
鼓从大禁(唐宫殿)内一声声传出,长安街道上的街鼓随之一声声响起,由远而近。长安在黎明中苏醒。朝臣整冠上马,在侍从、华盖的护卫下穿过街道,来到大殿门前等待早朝。舞蹈的背景变换仰仗银幕上的图像﹕长安城远景、宫殿、街道。
第二景 早朝
大禁大门打开。舞者进入立满了龙柱,烟雾弥漫的大殿。高耸的龙柱随人臣的行列而缓缓移动,和声对位,秩序井然。臣子宽大的袖袍。毋需太多动作,敬谨庄严,一如雅乐。君王不出现,以免除上下对立的威权感。一种抽像的,忠贞不二,做而不求的美德。
第三幕 武士之舞(参考皇帝破阵乐),舞马
第一景 武士之舞
雄伟而节制的武士之舞。列成大矩阵的武士手举大弓,束腰、跨步而舞。大唐雅乐的极简风格加入现代舞蹈的爆发力。唐太宗爱弓,能制弓,可由太宗仪式性地一一递大弓入武士手中,武士持弓而舞、翻转、奔腾穿越舞台。待众武士汇集,而后开始大矩阵之舞。
第二景 舞马
数名武士肩扛厚木板,一头辔饰华丽的骏马在上旋舞翩翩。马转圈、抬腿、仰颈嘶鸣。舞马的造型优美,可参考昭陵六骏。如木板难度无法克服,可在地下划地而舞,四角置武士 象征式举板,配合舞马而舞。舞马以双人装扮而成,优雅、缓慢的风格。舞马来自史实,如能克服难度表现将别具美感。
第四幕 宫廷舞乐
第一景 龙女凌波之舞
唐玄宗夜梦龙女拜见,自言护宫卫帝有功,求赐乐曲一首。玄宗鼓胡琴即兴演奏了一曲。池中波涛涌起,龙女凌波而舞。水汽氤然,一如仙境,有神话的玄妙感。舞者以飘移,浮游的舞姿表现龙女神秘的美感。
第二景 宫女之舞
女乐一边弹奏各式乐器(琵琶、萧,参考唐仕女乐图),一边举乐器起舞。半长水袖典丽如飞天。幼齿的宫女跳踢□舞,玩马球。模拟骑马,挥打球棍。(参考平剧的虚拟美学。)
第三景 霓裳舞衣曲
杨玉环独舞(参考白居易同名诗)。众女乐端坐舞台后方挥十指弹琵琶,舞者如仙般出现,跳有这首著名的霓裳羽衣舞。配乐参考原印度乐“婆罗门曲”或后来的清商乐,深具佛教的玄妙。舞者飘渺独立,如驾云,如风卷雪花,如乘风而去。
第二部分:历史人物
舞台上垂挂六幅空白卷轴画像。可采用唐凌烟阁画像砖,多古风。在画像砖背景前静立六名历史人物,若隐若现。六人一一随音乐步出画像起舞。各人展现的故事和舞蹈风格迥异。舞蹈完后人物退回画像,静立如画。一人舞蹈时,其余五人可在画前或舞或止。
1. 治国(太宗)
一代雄主太宗雍容步出画像。群臣立于朝下,纷纷献策,进谏。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一黑衣黑面人贿赠之绢,太宗见之,故意加赐他几十匹绢,长孙自惭难当。“耻辱胜于刑杀。”
长孙受贿喜不自胜,手舞足蹈,把长绢披挂身上。太宗赠绢一匹接一匹连绵不绝,长孙满手是绢,绢一层层卷裹身上,作茧自缚。长孙的惭愧,惊惧。这段舞蹈的现代意义深刻,太宗对腐败的深痛是唐代昌盛的必要原因之一。
2. 入藏记(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一行行旅。与吐番赞普会面的盛大仪式。公主随从中有车御,骆驼,骡马,工匠,农官等,队伍携带佛像,经书,天文历法,五谷,把种植、磨面、酿酒法等赠给吐番人民。行列中人人高举经幡,手捧谷物,磨,酒瓮,观星仪等,以展现大唐文明。吐番人民列队歌舞迎接。
两组阵势斜角对立,突出胡汉之间服饰和举止的差异。
3. 取经(玄奘)
玄奘只身一人背负行囊穿越沙漠取经。舞台上空旷,寂然。沙漠中风的呼啸声。沉缓的独舞。进退之间举步唯艰。空手与看不见的敌人搏斗。与心魔的对抗。幻境中出现的各种魔。可以抽像表现,如红衣人,白衣人,黑衣人,彩衣人。也可以人扮兽,更形像化。如黑豹、火、彩羽鸟等。有时突现躯体,有时藏身在宽大的布块后舞动,难以捉摸。如果舞者功力深厚,独舞境界更高。
4. 无字碑(武则天)
武则天身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的孤寂和围绕她的争议。她为自己竖立的无字碑。她茕茕一人,探手夺取皇帝的冠冕。许多只阻碍她的手,没有脸孔的人。她在屡次挫败后好不容易夺得冠冕,把它慢慢、慢慢地戴上头顶,在左右仆从的服侍下慢慢穿上厚重宽袖的大礼服,在镜子前长久端详自己。移步到一块空地,一块砖一块砖雕砌硕大的无字碑。这是一场 象征意味浓厚的独舞。
5. 月下独酌(李白)
李白穿一袭白布衫在松下饮酒独舞,月下对影成三人。醉步。月化身为仙,影子着灰衫,与李白共舞。时而独舞,时而与影或月双人舞,时而三人共舞。后泛舟湖上,捞水中月影。配李白诗歌,吟唱或以书法如音符般打在银幕上。
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时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6, 忠贞,书法(褚遂良)
褚遂良,太宗名臣,辅佐高宗有功,后因力谏不立武后而被逐,上书高宗陈情不纳,死于道中。
与高宗的对话。张力强烈的对舞。高宗展现的傲慢的权力。背后的武则天若隐若现的身影。被放逐的褚遂良独自一人越行越远,来到一片荒芜中。身穿紫袍服的老人在空中挥毫,笔和他的身子合而为一。银幕上即时打出写在纸上的墨迹,一笔一笔成形。庄严厚重的楷书以褚遂良真迹做成幻灯。所书文字即上高宗陈情书。忠臣孽子的孤愤以及老之将至的悲哀交错,透过执笔的手腕及全身的张力传递出来。这一段舞突显唐代书法艺术与人格合而为一。
第三部分:民间生活,舞蹈
第一幕。采莲舞
采莲女划舟入莲池,一朵朵莲荷、莲叶在她们身边散开而又聚合。少女一边唱歌一边采莲。莲花丛中几朵立体的白云倒影。及采莲女腰的众多小舞者身着莲花瓣、白云,手持大莲花叶在她们四周移舞。大小舞者之间生动的和声对位。
李白“越女词”:“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镜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新装荡新波,光景两奇绝。”
白居易“采莲曲”:“菱叶萦波荷颤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白居易“看采莲”:“小桃闲上小莲船,半采红莲半白莲。不似江南恶风浪,芙蓉池子卧床前。”
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第二幕 丽人行,洛阳少年
第一景 丽人行
春天,唐代妇女有赏牡丹的习俗。她们三五成群出游,披华丽的披肩,从腰间解下红裙系在树梢以为屏障,在牡丹花丛边席地而坐,赏花饮酒。抒情而闲适的一段舞蹈。仕女散落舞台错落有致,以显踏青的自如。
可大胆表现牡丹,小舞者层层花瓣裹身,手持绿叶旋舞,为牡丹花丛。白牡丹,粉红牡丹,艳红牡丹的组合。众花神飘然而降,以半长水袖爱抚牡丹。
第二景 洛阳少年多意气
一群腰间佩弓的少年策马飞奔而至,游戏地奔入散坐地下赏花的丽人,哄笑之间把她们冲散。转身拉弓,骑马(参考杜牧诗“洛阳少年”),意兴风发,展现唐朝雄性的生命力和阳刚之美。
第三幕 拜月
唐代习俗每逢新月,妇女在庭院拜月祈福。一群少女在院落拜新月,她们娇羞而又虔诚,或长跪,或单脚曲膝,或直立而拜。群舞表现少女对幸福纯真的向往。她们手提金黄、月白色灯笼,舞台上高悬一枚金黄弓月。这段舞表现少女清新纯洁的美感,可穿乳黄、牙白色调长裾,剪裁简单,突现少女纯美的身体和情感。
张夫人“拜新月”:“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初笼桂,虚弓未引弦。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花风露清。月临人自老,人望月常明。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
李端“拜新月”:“开帘见新月,即便下阶拜。细语人不闻,北风吹裙带。”
第四幕 大唐盛世
第一景 辛勤兴邦
舞台上衣饰、容貌各具特色,纯朴的唐人三五成群一一出现在舞台上。男女老少背糖葫芦串、童玩,肩挑箩筐,推双轮车,牵小孩,手持纺轮、秧苗、桑枝、布匹,从舞台四方两两相继出现。自然而有序,有机而不乱。人们干手里的活﹕纺纱,染布,插秧,采桑。可以空手做劳动的动作,也可以持 象征性的秧苗,布匹。小贩把自个儿贩的甚货拿在手里叫卖。小孩跑跳在舞台上。驼背拄枴杖的老人。仿若清明上河图里的一段画。
第二景 民间舞蹈
人群后退,形成空地,在劳动的众人之间开始了活泼的民俗舞蹈﹕踏歌。大家手牵手、脚踏地,边歌边舞。众人围在一旁观看叫好。
市井艺人穿插献艺。可安排杂技如踩高跷,走绳索,叠人,酬神面具舞,或偶戏如鸟舞、凤凰、麒麟舞等。强调业余性,游戏的喜感多于表演。一头巨大的偶鸟穿行、起舞。独角的麒麟如舞狮,但造型童稚而有古风。可大胆发挥想像力,重现唐代遍地开花的艺术风华。注意避免繁复、现代,越古朴、简单越好。
可配民歌竹枝词。刘禹锡:“江上朱楼新雨晴,穰西春水湖文生。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刘禹锡踏歌词:“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心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声。”
第五幕 佛光普照
第一景 礼佛
穿金黄袈裟,举经幢、华盖,手捧莲花的比丘、比丘尼鱼贯穿过舞台。唐佛教盛行,寺庙宝塔盛多。比丘立掌穿过朝经幢膜拜的信众。寺庙前的祭祀。献花、礼佛之舞。纯粹仪式性的,舞蹈的极简主义,以突出敬神之意。以比丘、比丘尼的金黄袈裟为主体,呈现肃穆的美感。毋需置神像,祭祀抽像化,突显人的虔敬。以整体的肃穆庄严之美来体现神佛的神力。这一段舞蹈节奏缓慢,素美,如冻结在时间之中。如佛经上的字身披金光走下来。
第二景 天象。大法度唐人
天乐、飞天满身佩璎珞而舞(如菩萨蛮),梳高发髻,俨然一群菩萨下凡。偶戏中鸟、麒麟穿过飞天来到舞台前景,突现万物蒙福,慈披天下的欢腾喜悦。这一段舞者由少入多,鸟偶、麒麟的出现与女舞者成有趣的对比,两者互动精彩,有童稚华美之趣。
前几幕中的历史人物、异族首领一一现身,独舞片刻后加入众人。众舞者与唐人百姓同现,普天欢庆。太宗置身其间,如神佛下凡。
“支离破碎载乾坤,一梦万年终靠岸”。这段舞蹈承载神圣的历史感,昭示过去与未来奥妙的融合。@*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