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朝颖:谈宗教艺术的诠释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12月10日讯】 (一)前言:
人类的宗教信仰,在不同的时期会发生一些变化,由宗教信仰而延伸出的道德、伦理规范,又影响着人们对“艺术作品”的创作……而这些由于宗教信仰而延伸出来的艺术创作,反过来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规范……这也使得“宗教艺术”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一种育教育乐的重要作用……虽然十九世纪随着所谓现代科技文明的发展,使古典的宗教信仰受到很大的冲激,但“宗教艺术”似乎依然有它很大的民间影响潜在那里。
(二)“宗教艺术”的精神内涵是什么?
记得著名的宗教哲学家Mircea Eliade,在其名著《圣与俗:宗教的本质》一书中,有一段话,我个人非常喜好它,同时也认这是“宗教艺术”精神内涵的一种很好的诠释:
“……发生于‘创始’(In the Begnning)之时,便意味着:神或半神人当时在地之的活动情形。因此;对起源的怀旧之情,便等同于‘宗教的乡愁’(Religious Nostalgia)。人渴望恢复诸神临在时的活动;同样的也渴望活在来自创造者之手的这个世界上,是直接、纯净、稳固的……”。
Eliade在这段话中的“宗教的乡愁”似乎在暗示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种要回归到我们真正的灵魂故乡的渴望,也就是回归到我们在创世之初的那个永恒的“乐园”(天堂)。
其实;英文的“Religion”这个语词,按“字源学”上的探索来看,是从西方的“拉丁文”的二个语词转用而来:其一是“Relegers”有“重新拾起”的意思,但也可能来自另一个拉丁文“Religare”有“重新连结”的意思。
如果我们回到基督教的《旧约圣经》传统,也许就更清楚Eliade的所谓“宗教的乡愁”,那就是指:人类始祖,在“伊甸园”里发生的故事。亚当与夏娃违背与上帝的盟约,失去在“乐园”居住的权利,被迫失落在有苦难的“人间”。从此;人类的“乡愁”就是想要再次的回归到那无忧无虑的“乐园”。因此;“Religion”(宗教)这个词,就是在传达出,我们要如何透过信仰再次的“Religare”(重新连结),我们那曾经失去“连结”(ligare)的“乐园”。
如果我们了解“宗教”(Religion)在西方文化史上的这种意义,也可以很清楚的了解到:为什么在西方的宗教艺术的表现上,有那么多的宗教艺术创作,以基督教的《圣经》为题材来表现其作品的精神内涵。
同样的;如果我们来看古典中国的宗教信仰,似乎可以回溯到最古老的《易经》的精神内涵上来诠释: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易经》这段文本里,我们似乎可以从“以通神明之德”与“以类万物之情”,理解到古人的宗教信仰之范畴:上古之人在仰观天象,俯看大地的景象时,创作了八卦,用八卦来沟通超越的神明之德,以及来归类地上万物的事情。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后来道家的“神仙图像”的创作,以及道教的艺术创作,也都可以回归到《易经》这段文本的一句话,那就是:“宗教艺术”的创作,要如何在精神内涵上,可以达到“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三)东、西方艺术发展的反思在那里?
东方艺术(指:古典的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指:古典的欧洲艺术)在各自的民族文化中都有了几千年的承传过程,但是两种艺术的风格却是大不相同的,不管在技法上,表现的形态上,或视觉的感受上都是不同的。
中国古典艺术在承传的过程中,奠定了一种“半神文化”的表现方式,也就是说一半的重点,不放在人的表面上,而是注重所谓的“神韵”与其“精神的内涵”上。所以常把最高的艺术表现的作品称为“神品”。
西方的古典艺术,不管是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背景或基督教的宗教信仰上,都可以看成一种“神传的文化”。故在其技法上为了表现“神像”的准确,发展出高超、细腻与逼真的工法,这在古希腊、罗马的神话雕塑作品上,可以见出在空间技能的表现上,都是非常细腻准确。反之;古典中国的艺术重在表现所谓的“神韵”,故不大太重表面细节的表现,比较注重“意”的表现,换句话说比较重视作品的“精神内涵”,这在唐、宋、元、明、清的“山水画”中,最能表现这种艺术风格。
由于古典中国文化的特点,故所表现的绘画或雕塑基本上也反应了古典中国人的文化性格,所以常以表“意”为重,比较注重所谓的“韵味”,不太重技法上的写实细腻。
反之;西方艺术也反应了西方文化的性格,在古典艺术的表现上,非常注重写实的表现。所以对:明暗、结构、透视关系要求一定要准确,特别是人体的结构,表现得非常准确。因为在宗教信仰上,他们认为人是按照“上帝”(God)的“形象”(Image)创造的。因此;表现“人”的形象,在宗教信仰上就是表现“神的形象”,所以必须非常的精准和细腻。
(四)对现代艺术发展的反思
由此看来,如果我们从古典意义的东、西方艺术的表现风格上看;今时所谓的“现代艺术”(指十九世纪末以来风行全世界的现代抽象派的艺术),也是受到“现代意识”的影响。例如:十九世纪流行的“实证科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马克斯的唯物史观”……等的影响,使得所谓的“现代意识”就成了“反古典”、“反传统”、“反宗教”的代名词。
所以;受“现代意识”影响的所谓“现代艺术”当然就大大不同于“古典的艺术”了!为了打破“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现代艺术尤其是所谓的“抽象派”的艺术创作,表现了反古典主义的不规则,不连续,不重视精确的写实风格,不按透视法去表现空间的景深……这些表现的方式,可以说把西方古典艺术的最高贵的敬神文化毁掉了!
如果相对于“古典艺术”对宗教信仰的遵崇,那么“现代艺术”就是对“宗教信仰”的反叛式背离……
总之;从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以后,特别是到了二十世纪六○年左右,整个人类的生活方式,已逐渐的转型为“工商业资讯的科技社会”,这也使得古典的“宗教艺术”或“哲学思想”,逐渐的被“解构”。
在西方就是解构了由古希腊、罗马所建构的“神话艺术”与“基督教的宗教艺术”。在东方的中国,就是“解构”了古典的《易经哲学》以及“老、庄哲学”和“孔、孟哲学”所建构的“自然形上的道德与伦理信念”,以及由古典印度佛教哲学,转化而成的“佛教实践的宗教哲学”……。
换句话说;十九世纪以前那种古典式的“田园生活”或“农业的城乡文明”,已离我们远去了!二十一世纪的所谓“现代人”,已从古典的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的环境中,被抽离出来,我们何去?我们又将何从?
(五)结语
就在我们迈向二十一世纪的前几年,来谈“宗教艺术”的诠释问题,似乎是个非常适当的时机。因为我们已清楚的感受到,我们正经历着整个人类在环境生态上与内在心灵精神上的危机。
这个世界性的“生态危机”与“心灵危机”,是以近代西方“工业革命”(1850年到1950年)这近一百年,在科学技术与物质资讯上的巨大变革有关。
生活在今天的现代商业科技化的都市人,已从原始的“自然本性”中,被割裂出来。现代都市里的人,“生命”已变成可以买卖的商品。我们已被生活中的各种、各类的商业活动所统治。
现代都市人的“商品化人格”,已使我们同自己内在的完整心灵被分裂出来;现代人的身、心灵已失去平衡。因此;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普遍有不安、焦虑、倦怠和绝望的心理倾向。这也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病”,是一种困惑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危机。
不久前在全球巡回的〈神韵艺术团〉的精彩演出中,融汇了古典与创新、生命与美感、神圣与人文,似乎可以对21世纪新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的宗教艺术应如何表现,有所启示。最后引一段中国古典文人:袁枚在其《续诗品、神悟》的诗句做为结语:
“鸟啼花落,
皆与神通。
人不能悟,
付之飘风。”(//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