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里常常开家庭会议。
大多数的会议,都是为了讨论要去那里玩、到那家餐厅吃饭。当我们最后敲定了餐厅,父亲就说:“由你们负责打电话跟餐厅订位。”
那时我才念小学,弟弟、妹妹们不用说了,年纪更小,但是父亲却坚持由我们去预约订位。于是,我们只好战战兢兢的拿起话筒,告诉对方我们用餐的日期、时间、人数。现在想想,当餐听接到这样的订位电话,会不会觉得是小朋友恶作剧?幸好,他们都蛮相信我们的。
到了餐厅门口,父亲也要我们小孩出面向服务生确认订位。在一般家庭,通常都是父母亲一手包办这些事,但是我的父亲却把我们当成大人,要求我们独立完成一些任务。
虽然只是一件小事,却让他跟别的父亲很不一样。
在这么多次的家庭会议中,有两次最让我印象深刻。
有一次,父亲说:“爸爸想要换工作,从美国休斯公司换到光启社,虽然薪水会少一半,但是爸爸如果做光启社的工作,会比较开心。你们有什么意见?”
说实在的,还是“小朋友”的我们,对于父亲想要换工作一事,能表示什么意见?不过,父亲还是郑重其事的问我们的看法,让我们觉得自己很重要。
另一次,是我们第二次举家搬到美国,父亲又要问我们的意见。这一次,我已经小学六年级了,就有点想法了。
记得第一次搬到美国,其实过得还不错。美国小学的课业本来就比较轻松,加上学校很体贴外国学生,会特地为我们配一个“导师”辅导功课,虽然换了一个求学环境,但是不至于适应不良。
只是,我对美国的小孩印象实在不佳。那几年,美国流行李小龙的“功夫热”,那些美国小孩以为我们中国人个个武艺高超,老是想来跟我们比划比划,甚至还会上门来挑衅,有一次,奶奶实在受不了,抓起扫把,冲出去要修理他们。那些美国小孩看到那来的东方怪婆婆,一脸穷凶恶极,立刻作鸟兽散。
于是,在家庭会议中,我就列举到美国读书的好处和坏处:好处是可以练习英语、会有比较多不一样的生活经验,坏处是会遇到美国小孩找麻烦。
不过,弟弟、妹妹们对于回到美国念书,都还蛮支持,即使我有一点“异议”,最后也投了赞成票。
长大以后,有时候还是会想起,父亲当年召开家庭会议的用意。
父亲真的那么需要我们的意见,他才能做决定吗?其实未必。父亲是个思虑绵密的人,当他举行家庭会议时,一方面是咨询我们的意见,另一方面,也是用这种方式,告知我们他的决定。
他也许心中早有决定,但是保留对话空间给我们,让我们也能参与这个决定,因为这是我们一家人的事。
这十三年来,因为在台湾卡内基和父亲共事,我发现。他真的非常重视沟通,当他要求员工执行任务时,有三个步骤非常重要。
首先,他会让别人清楚的知道,他们要做什么事。而且,他也会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最后,他会为对方设下一个目标,作为检视成果的指标。
如果,要让一个家朝着某个目标前进,就让这个家庭的成员,都来参与决定的过程,只有当大家都清楚要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才能一起完成目标。
这是我从父亲身上学到的重要一课。◇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