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再强调教科书必须很薄,这是错误的。好的教科书恐怕一定会很厚,但厚的教科书不代表学生有沉重的负担;如果这本厚的教科书里有很多好的例子,事实上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最近,整个国家社会好像只注意总统大选的新闻,其实这几天也是各级学校大考结束的日子,我很希望整个国家知道,对于众多功课不好的孩子来说,这几天实在不好过,因为他们一定会拿到一张相当不好看的成绩单。
孩子功课不好,有很多原因,我们不要在此注意那些智力有问题,或者是非常不上进的孩子。在我们国家,很多智力其实不错的学生,也成了功课不好的学生,而唯一的原因是,他们没有钱上补习班,更没有钱请家教。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原因,这些孩子的功课就严重地落后了。
上补习班,本来应该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情。上补习班的目的,是为了要能考上更好的学校,而不是为了生存。但是我国的情形的确非常特殊,上补习班似乎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奢侈品,而是一般孩子的生活必需品。
我最近帮助一位可怜的国二学生,他的老师给他好多习题做。对我来说,这些题目都牵涉到“直线斜率”。国中二年级学生没有三角的观念,当然不知“斜率”为何物。对于这些题目,他只有干瞪眼的份。
举例来说,有一题是这样的:平面有两点,这两点已经给定了,有一条直线通过这两点,试问另一点是否在这条直线上?这种题目对我而言,是典型的解析几何问题,只要学会如何由两点来决定一条直线,就很容易地解掉这一题,可是对于国中二年级的同学来说,他根本不知道从何做起。对于学过解析几何的学生来说,这题极为简单。但是对于我的学生来说,这个题目当然是难题。
我举的例子仅仅是难题中的一题。其他这类的题目多得是。比方说,有一题给了一条直线的方程式,然后问直线向右平移八格以后的方程式是什么。对于国中二年级来说,这种题目容易做吗?
为了这些题目,我特地去检查了这位学生的数学教科书。我发现教科书非常薄,内容也非常浅,例题极少,习题也少。我这才发现很多孩子必须要买所谓的参考书,参考书里有比较多的例题,也有很多习题。如果学生买了参考书,也去上了补习班,这些题目就会做了,但是我的孩子买不起参考书,即使买了,也没有人教他,因为这些都是要上补习班才会懂的。
我们的教改口号之一是要简化教学的内容,因此我们的教科书就不能太厚,在这种情况之下,数学教科书的内容就变得很简单,可是只学会教科书是绝不可能考上好学校的,所以老师就只有靠参考书了。可怜的是那些弱势学生,他们买不起参考书,除非他非常聪明,普通智力的孩子就自然而然地落后了。
我们的国中义务教育是最近的事。在过去,国中叫做初中,进入初中是要考试的,我们几乎可以说当年的初中生已经是社会的菁英份子了。说实话,当时的初中老师们不需要太注意后段班的同学。时代不同了,我们的国中生不再是菁英份子,我们的老师们绝对应该知道,我们必须照顾弱势的孩子,必须使他们能跟得上。
但以目前的做法来看,我们丝毫没有照顾到他们。如果我们真的关心他们,教科书的内容应和考试内容相差不远。以数学为例,好的教科书必须有详细的解释,很多很多的例子,其中有深有浅,也有很多习题,使学生们在考试之前,就已经做过类似的习题了。
我们一再强调教科书必须很薄,这是错误的。好的教科书恐怕一定会很厚,但厚的教科书不代表学生有沉重的负担;如果这本厚的教科书里有很多好的例子,事实上是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因为不论那一位学生,都可以从清晰的解释和众多的例子中懂得很多道理,也因为这本书有很多习题,学生可以早些做练习。
我们一再听到教改人士在设法减轻学生的负担,我却要在这里警告教改人士,学生的负担绝对没有减轻。最近一位大学电机系教授参加了一个九年一贯教育的研讨会,有一位鼓吹这种教育的专家向大家解释九年一贯数学教育该是怎么样的,他举一个例子,当场其他的家长听了如坠五里雾中,但谁也不敢吭声,因为谁也不愿给别人认为自己很笨,只有这位教授知道,其实这位专家所举的例子是exclusive or(互斥或),如果问大学资讯系的学生,人人知道,但要强迫国中生懂得这一类的学问,未免太过分了。
上一周,我的学生叫我教他念一首英文诗,国中二年级的学生就要念英文诗,真令我啼笑皆非。其中一首用了现在完成式,也用了被动语气。我不用去查他的教科书,就知道国中二年级的英文教科书不可能谈到现在完成式和被动语气的。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叫他硬背下来。我内心的问题是:这样做对吗?这是正确的教育方式吗?
另一首诗我曾看过,我太太教交大学生英文课的时候,就用了这首诗。看来我的学生如果能进交大,他的英文课就很轻松了。
希望我们国家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士,能够知道国民中学里有很多弱势学生,他们买不起参考书,进不了补习班,更请不起家教,但老师出的题目仍然很难。@(//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