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其实很容易被发现的。
《自主学习》(远流出版)一书的作者丹尼尔.格林伯格(Daniel Greenberg)提出以下的判别方式:
.专注;一般人只能做十分钟的事,他能专注一小时,不会被轻易打断,甚至分心。
.坚持;不计万难,顽固的坚持下去,即使失败了,也会收拾残局,另起炉灶。
.没有时间感;不注意时间飞逝,忽略正常作息,不分昼夜,可以不饮不,讨厌别人干预。
.不觉得疲惫;小孩子经常这样,一件事只要能其开心,即使体力透支也不觉得苦,他可以因而不想休息,不想睡觉。
.动机十足;短暂休息之后,他会很容易醒来,又继续工作,如果需要他人协助,他会找人帮忙,解决问题之后,又投入工作。
如果你的孩子出现如上的学习方式,大约就是兴致勃勃的人了,如果还没有,以下这些方式,也许可以早一点帮助他找着共趣的锁。
.从小开始;简单的兴是指一般能引发我们注意的东西;如果你留心过孩子,将可以轻而易举的发现,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引起孩子的注意,比方说,在公园中看见一片很美的蜘蛛网,孩子可以会说:“哇,好漂亮的蜘蛛网。”
接着他可能会涌现各种想法:“这是什么蜘蛛呀?”
“为什么在这里结网?”
“昨天的风雨怎么打不破它?”
“找一找,其他地方还有没有?”
…
…
这便是兴趣,兴趣不大时,他会想一想,找着答案便歇,一旦兴趣被引了出来,便会很认真的追根究底找答案了,长时间下来也许会成为专长。
兴趣是否能够成为专长,多半来自被鼓励,包括实质的鼓励,比方说买了一套放大镜,仔细观察;语言鼓励,说他好棒、好厉害;行为鼓励,比如说,摸摸他的,抱入怀里,如果你能与我一样,疯狂的与他一起废寝忘食的做研究,四处找蜘蛛,拍它入镜,那就更有趣了。
兴趣最好从小开始启蒙,让他至少对一样东西很执著,而非只是泛泛的知道一些东西,长大之后才发现什么也不会;兴趣在我看来像是包裹在药上的糖衣一般,比较容易激发孩子学习。
好奇是人的天性,只要不被剥夺,便有一部分便成了兴趣,终其一生都喜欢便是专业者了,比方说,三岁爱涂鸦并不稀奇,但十五岁仍爱画画,大约就是有兴趣了,至于六十岁还在画的人,该是画家了。
.弯下腰来;大人的世界太高大了,看不清孩子的视野,你该练习弯下腰来,看看孩子微观里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儿子从小喜欢蜗牛,可以盯着看一小时,偶尔问个问题都很有学问。
蜗牛这里到那里需要多久?
我走一步,它要走多久?
吃什么?
怎么吃?
他很喜欢与姐姐一起在餐桌下找蟑螂,并且发出咯咯史的笑声,有 一天我也了下来,发现餐桌下的世界果真有味道,别有洞天。
这与爱水母的威尔斯与喜欢化石的达尔文有何差别,这两位后来都成了生物界的泰斗,小小的兴趣,也许真有大大的学问?
.听孩子的话;有位哲学家说,了解自己的是自己。
我完全理解这话的意义,这分明告诉我们一项事实,听孩子的话就对了。
从事临床工作的期间,遇上一位台大医科的毕业生,他当时的称呼叫精神病人,我很想了解品其中的转折,几乎天天拨空陪他,护理长曾警告我小心一点。
小心什么?
所有医护人员都被他打过,只有我还没有。
莫非……我很行。
不!你是新来的。
这话一语惊醒梦中人,之后三个月我与他若即若离,保持在三公尺外的沟通,后来明白他喜欢古典音乐,而且造诣极深,我便花了心思阴听巴哈、韦瓦、莫札特……果真收到效果,渐次走入他的心房。
从中我明白他的过去,很吓人的,从小学至高中毕业,整整十二年,从未考过第二名,这项高成就,使他面临极大的高压力,终于承受不住,他像极了金庸笔下的东方不败、独孤求败,苦不堪言,他曾告诉我,如果学的是音乐,便不会是精神病人,这话听得令人鼻酸。
对父母而言,医科是条杰出的捷径,好路一条,但未必是对路,所以短路了;音乐才是他的对路,但与之擦身而过,只是错都错了,后悔便莫及了。
有一次,他告诉我:“如果学音乐,他可能不是病人。”
这话令人听了情可以堪,心里想,如果父母听过他的声音,便不至于如此了。
音乐是他的兴趣,医生则是他的梦魇。
.适时奖赏;孩子本来就可以长成大树,看你怎么栽?又付出了什么?
爱作饭的女儿,我常这么夸他:天啊,简直是仙女下凡,否则怎能做出这么香喷喷的一顿饭。
学钢琴的他,从未被我要练琴,我顶多有了一点期待:今天可有荣幸听见你传出来的仙乐飘飘;儿子常常告诉我:不幸的是,没有;偶尔会说:今天就你荣幸一下啰。
也许他不是钢琴家,但我肯定他很爱钢琴。
儿子撚花惹草与我一个样,我常对他这么说:这个花园没你可不行,你瞧,蝴蝶也喜欢你,蜻蜓也爱你,就连鸟都想唱歌给你听。
女儿的画画极好,相形之下,儿子便差上一截,有一天我告诉儿子,我东看西瞧,左右观察,老觉得你也该画个不错啊,你可不可证明一下我直觉对不对?最近我真的发现,儿子画得也不赖呀。
适时奖赏不是要求儿女因而成大师,至少把事情做得会更有趣,开心一些。@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