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的四合院可以说是名闻天下。古老的京城除了皇宫紫禁城、其他皇家园林、寺庙等建筑,最多的建筑就是遍布全城的四合院─京城人的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的范例,其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京城独具特色的一景。
四合院的历史十分久远,据文献记载,在西周时期就有四合院式的建筑出现。但一般认为,自元代建都北京,元世祖按照地位、官职分配土地建造住宅,传统四合院和胡同一起开始大规模形成,元人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百万家”就是指当时北京的四合院。明清以来,四合院虽历经沧桑,仍然不断完善,北京现存的四合院多为明清建筑。
“四合院”之名是因为这种民居建筑由东(厢房)、西(厢房)、南(南房或倒座)、北(正房)四座房屋从四面围合,成为一个“口”字形,中心是庭院,所以称“四合院”。北京的胡同大多是东西走向,位于胡同北面的四合院一般把门开在东南角,而胡同南面的四合院门开在院子的西角。
四合院根据不同的家庭状况,规模有大、中、小之分。小四合院布局简单,一般是3间正房,一明两暗或两明一暗,东西各有两间厢房,南房三间,全为瓦房。小小庭院有青砖铺成通道连接各房。两扇院门东南方开,门上由铁环用以叩门,门前有台阶。这种小四合院适合二、三世同堂之家,长辈住正房,小辈住厢房,南房作客房或书房。
中四合院一般是三进院落,有五或七间正房,五间指三间正房加两间耳房,如果在正房和耳房之间,有两个与正房相通的套间儿,则算是七间正房。正房高大,配有廊子。东西厢房各三间,厢房南边设一道院墙,将整个院子隔成内、外两部分,院墙中间有一垂花月亮门,后面设一砖砌的或木制的影壁,这样,从外院便看不到内院情景,这就是所谓“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主人大多住在内院,屋内铺设方砖,窗户为“上支下摘”,上面是两扇窗糊着纸,外面一扇可以用棍支起。外院有厨房和仆人住的厢房。五到七间南房临街设置,最东一间作为大门,大门边是门房,往下是客厅、书房等。院子里有花盆,石榴树、还有鱼缸,夏天搭有天棚,老北京常说的“天棚鱼缸石榴树”就是指这种四合院的布置。
大型的四合院占地面积很大,房屋高大,几进院落,重重叠叠,一般是复式四合院,除中间主院外,两侧还有东西跨院,称为“深宅大院”。里面房屋可为5南5北、7南7北间正房,前廊后厦,最后一排正房为后罩房,东西厢房都有抄手游廊,正房与厢房之间,有圆形月亮门儿。外院东西各有一面花墙,中间设有月亮门,可通道跨院,门后又木制屏风。这种大四合院中的院落很多,如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等,院内通过抄手游廊连接各处,一般是皇亲国戚、达官显贵才有能力居住。北京现存的这种大型四合院有在金鱼胡同的那王府和甚刹海西街的恭王府等几个,十分气派,并建有花园。
四合院的格局讲究款式、气派,院落大小适中,敞亮舒适,冬日阳光可直射入室,正房考虑冬暖夏凉,家中长者住正房,小辈住厢房,女眷住内院,男仆和客人在外院居住,这种安排符合中国古代传统家庭生活中区分尊卑、长幼、内外的礼法。
四合院的营建很讲究位置和方位,这是中国自古以来在建筑居室时所遵循的。四合院的雕塑、彩绘等装饰极富有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和风俗,一般都有祈福、吉祥之意。如门上的对联、柱子上楹联以及室内的各类图案等,有的读书人还在室内悬挂字画,以示风雅。
四合院在京城历史上已经存在数百年,伴随着世世代代的北京人休养生息,演绎着中国的传统,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