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6月26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徐毓莉台北二十六日电)两岸互动的频繁,也浮现出家庭暴力受暴妇女争取权益的隐忧。许多家庭暴力受害者鼓起勇气求助,争取到保护令、赡养费,却面临施暴者一走了之、脱产,甚至把大笔债务留给受害者承担。现代妇女基金会呼吁,政府应正视受暴案件的法律问题,不要让受害者受“二度伤害”。
推动家庭暴力防治法修法团体之一的现代妇女基金会表示,从公部门统计数字显示,家庭暴力事件受理通报件数从九十一年度的三万六千一百二十件,到九十二年度四万两千多件,民国九十三年度有四万九千多件,案件量逐年攀升。
然而,负责处理全台湾家庭暴力与性侵害防治的人力编制有限,且地方上负责通报的一一三专线,每县市平均只有两线左右。
现代妇女基金会执行秘书林美薰说,社工人力的不足,不仅要兼顾沉重的行政业务,也要挑起对被害人的紧急危机处理与后续生活重建。基金会质疑,当政府在积极宣导一一三专线,鼓励受暴民众勇于站出来的同时,相关单位能提供有效的服务吗?
即使政府积极对家庭暴力防治进行宣导,在当前社会中,仍存在许多对家暴的迷思,包括:受到暴力的妇女本身也应负起责任、只有社经地位低的先生才会对妻子施暴等错误观念。
林美薰说,在实际处理的个案中,有一些施暴者是大公司经理或创业老板,这些施暴者常是朋友口中的好好先生,有些朋友甚至会打电话向负责个案的社工,保证施暴者的人格。
例如,曾有一名受害人本身是法律系毕业的高材生,与先生共同经营事业,先生给人的印象是文质彬彬,交友广阔,夫妻俩常出双入对,却没有人知道妻子在精神与肢体上受暴十多年。
林美薰分析,当施暴者为社经地位较高者,受暴者对就医取得验伤单反而有所顾忌,不过,她们相对也会有较多资源、管道争取自己的权益。而社经地位较低的中低收入户,在没有能力与资源的情况下,通常会寻求社会资源的协助,从法律面保障她们的权益。
台湾大学社会工作学系暨研究所教授王丽容表示,家庭暴力防治法宗旨“促进家庭和谐”并不符合现实需求,容易产生“劝和不劝离”的家庭暴力迷思,未来修法应以保护受害人人身安全为目的,且法令适用对象不应局限于夫妻关系,包括:亲密关系、同居、非婚姻状态等,都应纳入法令保护对象。
设立庇护安置处所,建立就业支持体系也是未来家庭暴力防治法的重要修法方向。王丽容说,许多家暴被害人因为离开职场一段时间,或从未进入就业市场,在缺乏经济来源下必须依赖施暴者。
励馨基金会就指出,在协助的个案中,有些受害妇女因为经济拮据,或是考量到孩子生活、教养问题,最后仍选择回到加害者身边。
王丽容主张,如果在修法内容中,明订各级地方政府建立庇护系统,提供相关就业服务,协助被害人经济独立自主,才能解决受害者担心经济来源而不愿出面求助,或是再度回到施暴者身边的问题。
受害人申请到保护令并不代表事情获得解决,有些加害人仍以各种方式恐吓、威胁受害人,励馨基金会指出,有受暴个案申请保护令后,加害人在被害人的门口来来去去,造成受害人恐慌,但是对警察而言,没有实质的证据,执法上也有困难。
王丽容认为,警察的观念也会影响执勤时的行为,社会应该建立以受暴者为中心,从受暴者需要、特殊性出发的思考模式,从家暴是“家务事”的迷思中跳脱出来。
另外,有些保护令要求加害人提供赡养费、未成年子女扶养费等,但在许多个案中,加害人可能脱产或一走了之,让被害人根本拿不到赡养费,林美薰说,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受害人觉得“又被惩罚一次”。
在现代妇女基金会协助个案中,一名长期遭到先生施暴的受害人,虽争取到保护令、赡养费,但先生却远走中国,留下数百万元债务,还带走小孩,即使法院判决将子女监护权给受害人,但加害人不交付子女,受害人可能还得花钱请对岸的律师打官司,这些问题除了受害人需要特别注意外,政府有关单位应思考解决之道。
励馨基金会表示,言语、精神与肢体暴力都属于暴力的一环,像是有的先生除了肢体暴力外,晚上也会找各种理由,将妻子叫起来骂。林美薰就说,每一种肢体暴力常伴随精神暴力,这种暴力会一点一滴的消灭受害人的自信心与价值感。
根据经验,九成以上受害人在出庭时看到加害人,心理都会受到影响,林美薰举例,有些受害个案看到加害人,就恐惧地说不出话来,常会影响出庭应讯的情绪,结果因为出庭时的情绪激动,容易让法官认为被害人歇斯底里,做出不利于被害人的判决。
林美薰主张,修法内容应加强对被害人出庭应讯时的保护,例如:放宽对被害人的讯问与诘问可在法庭外进行,或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以双向电视系统进行,将受害人心理恐惧降至最低。
现代妇女基金会表示,在政府组织再造过程中,家庭暴力防治人力与预算应扩大调整,整合司法、警政、教育、就业等相关体系,才能对当前浮出台面的种种问题,提出有效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