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书坛有一句话叫“浓墨宰相、淡墨探花”,浓墨指的是刘墉;淡墨是指王文治,二人都是清初书法名家。
刘墉,号石庵,乾隆十六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士、东阁大学士,职同丞相,其书法以浓墨著称,因此时人喻为“浓墨宰相”。王文治,号梦楼,乾隆二十五年考中探花,字迹清淡秀逸,因此被喻为“淡墨探花”。
清初书法由于康熙对董其昌的大力推崇,因此大部分书家的书学历程都受到董字深刻的影响,刘石庵和王梦楼也不例外,但两人发展出来的风格却南辕北辙,形成强烈的对比。
刘石庵取法董其昌后,又专研颜体,因此锻炼出饱满的线条,这些线条在浓墨的外榇下,使得刘墉的书法益加浑厚而具量感。另一方面,刘墉结字挺拔,劲力内聚,坚实地架住丰润的线条,因此赢得“如棉裹铁”赞誉。
王梦楼楷书以褚遂良为根基,行书学《兰亭》及《圣教》,但主要还是承袭了董其昌平淡雅秀的基调,一派端庄,而又风神潇洒,焕发出浓浓的文人才气。
然而,无论浓墨刘石庵亦或淡墨王梦楼,他们所代表的清初书法水平,毕竟与明末董其昌相差甚远。一代翘楚刘石庵、王梦楼如此,其他大家如粱诗正、梁同书、梁巘“三梁”情况亦然,更遑论那些沉迷于求媚的“馆阁体”的八股书匠了。
一、二百年来,清朝书坛始终无法出现具代表性的人物来引领一代风潮,以致书家脱离二王、欧、虞、褚、颜、柳、宋四家、赵孟頫、文徵明、董其昌一脉传统,书学家称之为“帖学”,转而从此时大量出土的石碑文字寻觅创作灵感,造成另一股书风,书学家称之为“碑学”,乘势而兴。@
(//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