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唱艺术”的源流有多远?它是怎样形成的?
在此首要说明的,就是“说唱艺术”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地位的,更明白些说,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作参考的。尽管如此,但不表示它不存在,它确确实实存在于中国人的生活中,而且是历史久远、渊远流长呢!
根据《国语》、《礼记》、《左传》诸书的记载,便有“俳优”,就是后来的乐人、伶人,也就是现代的演员和艺人,它们是戏剧的先祖,也是“说唱艺术”的先祖。
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所记载的优孟、优旃、淳于髡三位的故事,就是古代“俳优”的故事,也说明周代甚至于更早就有“俳优”这种专业艺人,也可以说是“说唱艺术”最古早的源头。
汉代是“说唱艺术”的发轫期,这可以本世纪发现的汉墓出土的“说唱俑”,作为最有力的证据。民国四十六年﹙一九五七﹚,大陆四川成都天回山三号墓发堀到一个高五十公分的立姿“说唱俑”;民国五十三年﹙一九六四﹚,大陆四川郫县宋家林又发现一个六十六点五公分的立姿“说唱俑”,前者是负鼓盲翁,后者是挽髻少年,两者神态不同,却都是击鼓的说唱表演者是不错的。
据学者推断汉墓出土的“说唱俑”,是汉灵帝刘宏光和七年﹙一八四﹚的殉葬品,这说明了东汉时代的社会,便曾经出现过说唱的专业艺人,虽然没有更多的文字资料流传下来,却将说唱艺术的源流,从发现变文的唐代,向前推进了五百多年。
唐代是“说唱艺术”的茁壮期,“俗讲”、“说话”、“俗赋”、“参军戏”,都为后来的说唱开出一条鲜明的道路,对宋代以后的“说唱艺术”有着绝对性的影响。
“俗讲”:包括讲经文跟讲变文,前者是纯讲佛教经文,如“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讲经文”;后者是佛经或传说改编的通俗故事,如“太子成道变文”、“伍子胥变文”等,两者都是散文、韵文混合的说唱体,很能迎合社会大众的胃口,很快就能获得群众的爱好与支持。
“说话”:就是讲故事,也就是说书、评书、评词,这一艺术表演形式,可能是千余年来变化较少的艺术,只是说话的题材不同而以。
“俗赋”:是我国古代的辞赋,通过改编的手段,成为通俗化的吟诵文学,以四言韵文为主要形式,题材多是古代民间故事,通篇采用对话句式,流传下来的作品,仅有〈晏子赋〉、〈燕子赋〉、〈茶酒论〉、〈孔子项橐相问书〉等。
“参军戏”又叫打参军、弄参军,是唐代特有的一种表演艺术,两人搭档表演,一名参军,带幞头,穿绿衣;一名苍鹘,梳髻角﹙抓角﹚,穿破衣。参军后来叫做副净,苍鹘后来叫做副末,副末可以打副净,很像相声中逗、捧的玩笑动作,所以某些人认为参军戏是相声的前身,但都是比较性的推断,没有足够的有利证据。
根据《相声艺术与笑》的作者王力叶的研究,参军戏是戏剧,是杂剧和地方戏曲的前身,最有力的证明是它有女演员,而且有乐队伴奏。唐人薛能诗:“此日阳花初似雪,女儿弦管弄参军。”是当时参军戏的忠实写照。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