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王致和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味道新奇鲜美、脍炙人口,具有开胃、增进食欲之效。
王致和臭豆腐的“出世”可谓是事出偶然、歪打正着的一段趣话。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安徽仙源县赴京赶考举子王致和因名落孙山,生活无着,困居在当时的安徽会馆。王致和幼年曾在父亲开设的豆腐作坊学过手艺,为了维持生计,继续攻读以求下科再考,他便在会馆附近租了几间房子,每天磨上几斗豆子做成豆腐沿街叫卖。
有一次,豆腐做得多了,没有卖完,又时值夏季,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发霉变质。他苦思对策,忽然想起家乡用豆腐作腐乳的方法。从未做过腐乳的王致和灵机一动, 寻得一个坛子,将剩下的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然后一层层地码好,配上花椒等佐料并用盐腌起来。以后他一心攻读,渐渐忘了此事。到秋风送爽时节,王致和又重操旧业,这时才想起那坛腌制的豆腐。他刚打开坛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再仔细一看,雪白的豆腐已呈绿色了。王致和舍不得倒掉,于是捂着鼻子,鼓起勇气尝了一尝,不料味道却鲜美无比。送给邻居品尝,众人皆称赞不已,说吃起来香味浓郁,非常开胃。于是,一传十,十传百,“王致和”臭豆腐在民间逐渐流传开来。
王致和考场失意,屡试不中,臭豆腐的生意却日渐兴隆,遂弃学经商,于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在前门外延寿寺街路西购置一所铺面房,开起臭豆腐作坊,前店后场,自产自销,取名“王致和南酱园”。“王致和南酱园”这6个字分为两块匾,分别由当时的清朝状元孙家鼐、鲁琪兴书写。孙家鼐还写了两幅藏头门对,一是“致君美味传千里,和我天机养寸心”;一是“酱配龙蟠调芍药,园开鸡跖钟芙蓉”,雕刻在4块门板上,冠顶横读为“致和酱园”。可惜这些珍贵的文物在“文革”中被毁,所幸的是,王致和人将4句藏头诗永远地印在了商品包装上,作为王致和历史文化的象征。
王致和的臭豆腐生意越做越红火,代代相传,到清光绪年间,已经成为京城名吃。至清朝末年,王致和臭豆腐传入宫中,为慈禧太后所赏识,列为御膳小菜,因臭豆腐的名称听起来不雅,于是按其形状、颜色御赐雅号“青方”。王致和南酱园门前的三块立匾绘制了彩色龙头,象征着“大内上用”。
臭豆腐一经“上用”,顿时身价百倍,生意蒸蒸日上。上至皇亲国戚,下至黎民百姓,都把臭豆腐当作美食,并开始有人竞相彷制。清光绪年间,在宣武门外、延寿寺街等地相继开设了王政和、王芝和、致中和等酱园。《都门经略》一书为王致和树碑立传,广为流传。
王致和臭豆腐选料精良,是以优质黄豆为原料,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点卤、前发酵、腌制、后发酵等多道工序制成。其中腌制是关键,撒盐和作料的多少将直接影响臭豆腐的质量。盐多了, 豆腐不臭;盐少了,豆腐则过臭。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这是因为豆腐块上繁殖了一种产生蛋白□的霉菌,它分解了蛋白质,形成了极丰富的氨基酸,味道非常鲜美。臭味主要是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了硫化氢气体所造成的。另外,因腌制时用的是苦浆水、凉水、 盐水,又形成了豆腐块呈豆青色。@(//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