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箫鼓》又名《夕阳箫歌》,亦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浔阳曲》,是一首著名的琵琶传统大套文曲,旋律优美流畅,明清就已流传在江南一带。
《夕阳箫鼓》的曲名,最早见之于清朝姚燮(1805-1864年)晚期著作《今乐考证》一书中;而《夕阳箫鼓》的乐谱则早见于鞠士林(1820年前)与吴畹卿(1875)的手抄本。李芳园在1895年编集《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时收入此曲,曲名为《浔阳琵琶》,应是取白居易《琵琶行》中“浔阳江头夜送客”之诗意,并将以前的六段编成十段,各段借用唐代乐府题名,分别为“夕阳箫鼓、花蕊散迥风、关山临却月、临山斜阳、枫荻秋声、巫峡千寻、箫声红树里、临江晚眺、渔舟唱晚、夕阳影里一归舟”等十个小标题。1929年沉浩初在编《养正轩琵琶谱》时,曲名复称《夕阳箫鼓》。
《夕阳箫鼓》通过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形象地描绘了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赞颂了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全曲就像一幅工笔精细、色彩柔和、清丽淡雅的山水长卷,引人入胜。
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郑觐文将此曲改为民族管弦乐曲,同时根据《琵琶记》中的“春江花朝秋月夜”更名为《春江花月夜》。全曲运用了民族器乐中最常见的多段体结构,共分十段,但十段之小标题与李芳园所拟有所不同,是为:“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迥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洄澜拍岸、桡鸣远濑、欸乃归舟、尾声”。
第一段“江楼钟鼓”描绘出夕阳映江面,熏风拂涟漪的初暮景色。然后,乐队齐奏出优美如歌的主题,乐句间同音相连,委婉平静;大鼓轻声滚奏,意境深远。 第二、三段,表现了“月上东山”和“风迥曲水”的意境。接着如见江风习习,水岸相映,“花影层叠”。进入第五段“水深云际”,那种“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壮阔景色油然而生。接着,乐队齐奏,速度加快,犹如白帆点点,逐歌四起,由远而近,“渔歌唱晚”的画面,表达了渔人满载而归的喜悦之情。第七段,琵琶用扫轮弹奏,恰似渔舟破水,群舟竞归,掀起波涛拍岸的动态。全曲的高潮是第九段“欸乃归舟”,音乐节奏由慢而快,力度由弱至强,表现波浪层涌,橹声“欸乃”,由远而近的意境。归舟远去,万籁皆寂,春江的夜空幽静而安详,全曲在悠扬徐缓的旋律中结束,可谓“音已静,意未尽”,使人回味无穷。
此曲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丝竹乐的艺术美,其艺术手法有以下几个特征:一)由静而动,则动而静;二)由远而近,则近而远;三)以景抒情,情寓于景。乐曲以柔婉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暮鼓送走夕阳,箫声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泛着轻舟,荡漾春江之上;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
《春江花月夜》曲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富有江南丝竹音乐特点的旋律,委婉优美;节奏流畅多变,极具东方的诗情画意。并被改编为各种中西乐器的独奏、合奏曲,亦有将其填词用於戏剧之中,可谓是最广为人知的中国传统音乐。@(//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