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辛灏年:《谁是新中国》上卷-第二章第五节

中国国民党坚持反复辟以“竟辛亥之功”的艰辛历程

中国现代史辨
辛灏年着
font print 人气: 9
【字号】    
   标签: tags: ,

(//tvsmo.com)
第二章
中国民主革命迎来了革命与复辟的反复较量

五 中国国民党坚持反复辟以“竟辛亥之功”的艰辛历程

一、中国国民党的由来、性质、理论和纲领

在辛亥之后革命与复辟反复较量的艰难历史进程中,要想明白中国国民党坚持反复辟以“竟辛亥之功”的艰辛历程,首先就要对中国国民党作为一个政党的由来、性质与发展,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国民党”,是发动辛亥革命成功的主要政治团体 —— 中国同盟会,在辛亥之后进行公开大发展的一个历史结果。是民国初年中国形形色色政党中最大的一个政党。一九一二年八月,中国同盟会以“巩固中华民国,实行民生主义”为纲领,联合统一共和党、国民公党、国民共进会、共和实进会以及全国联合进行会成立了国民党。持平而论,如果当时并不存在着一个“才足以帝制以自为、智足以压服民党、魄力足以借刀杀人”的袁世凯,作为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则于民初共和主义思想颇为普及,国民党已经在国会参、众两院获得绝对多数席位,宋教仁亦在全国竞选中深获民众拥护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议会政治,组织政党内阁,从而把中国建成一个民主、法制之共和国的目标,也就未尝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一九一三年宋教仁在上海被袁暗杀这个悲惨而且黑暗的事实,却阻断了这个可能。宋教仁被刺后,孙中山发动的二次革命归于失败,袁世凯遂相继宣布解散了国民党和国会。其时亡命日本的孙中山因痛感“国民党的芜杂”,而决心“正本清源”,因而,才于日本成立了中华革命党。中华革命党虽然对外仍沿用国民党的名义相号召,对内则要求恢复中国同盟会时代的革命精神,在军事上要以武装讨袁为目的,在思想上要坚持实行民权主义与民生主义,在宗旨上要以创建“五权宪法”为目标,并接受袁世凯之所以能够篡权复辟、革命党之所以被迫让权失败的教训,确定了“军政、训政和宪政”之重大革命方略。应该说,这实在是孙中山民主建国思想的一个重要发展,为嗣后中国民主革命反复辟的历史进程,深化了理论,明确了纲领,规定了它的革命历程。一九一六年六月袁世凯之死,因使倒袁目标实现,中华革命党本部遂迁往上海,并通令海内外各支部一律恢复国民党名义,但为别于一九一二至一九一三年的普通政党国民党,本部初用中华国民党之名,一九一八年八月始正式称中国国民党,一九一九年十月则正式公布《中国国民党规约》。中国国民党在组织上一是确定中华革命党党员即为中国国民党党员。二是规定民初的国民党员须重新履行参加中国国民党的手续。在性质上则宣称自己是革命政党,不惜以革命手段和武装力量推倒反对共和的政敌,因而有别于民初的普通政党国民党。在革命目标上则进一步明确规定,中国国民党要以“三民主义为立国之本原,五权宪法为制度之纲领”。在革命方略上亦明言必须坚持“军政、训政和宪政”的革命历程。上述各项原则不仅明见于中国国民党于一九二零年之后历次修订的党章和发表的宣言,而且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愈见完善。一九二三年一月一日由中国国民党所发表的“宣言”,不仅全面地和系统地就民族、民权和民生三个方面阐述了民主革命的思想纲领,尤将人民直接投票行使创制、选举、复决与罢免的权力,和人民拥有集会、结社、言论、出版、居住、信仰之完全自由,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并予以确认。从而具显了她作为一个民主革命政党的基本性质。

二、中国国民党反复辟的艰辛历程

应该说,中国国民党(按 —— 为了叙述的方便,姑以此名称总代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中华国民党和中国国民党)于辛亥之后坚持民主革命、反对专制复辟的艰辛历程,恰如孙中山本人所概括的那样,可以分为“护国之役”和“护法之役”这样两个历史阶段。

一、护国之役

护国之役的第一阶段是革命军的第一次北伐。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为“巩固中华民国、实行三民主义”而陆续颁布各项“民主建国法令”,推行各种民主政治举措,虽然使全国民众有了开天辟地之感,但是,却使袁世凯一心要由他建立“新政府”的阴谋濒于破产。于是,袁才一边指使其部将冯国璋、段祺瑞等发出“誓死抵抗”的叫嚣,一边撤销唐绍仪的议和代表资格,34 一边发兵攻陷武昌,与革命军隔江对峙,蓄意制造紧张态势,以逼迫刚刚诞生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由是,孙中山第一次提出了“北伐讨袁”的主张。一九一二年一月十三日,北伐的革命军败清军于安徽宿州等地,战略重镇徐州亦不战而下,安徽、湖北、河南各战场革命军均获得相当胜利。如前所说,只因列强公然出面、出兵支持袁世凯,才再一次逼出了“南北议和”的局面。这便是中华民国成立之后,崭新民主政权的第一次北伐,也是北伐一词的由来。

护国之役的第二阶段是二次革命。虽然袁世凯在各专制列强和民主列强的支持下,曾“誓言”“愿竭尽其力量,发扬共和之精神,永不使君主政体再行于中国”,不仅骗取了民主革命派的信任,而且获取了中华民国中央政权。但是,一九一三年三月二十日,袁氏谋杀宋教仁的枪声,不仅使孙中山“猛醒”,而且使孙中山立即意识到,要推倒复辟,“非去袁不可”。由是,孙中山发动了二次革命。沪、皖、湘、鄂、闽、重庆等相继宣布独立,江苏都督程德全亦在黄兴迫动下宣布讨袁。国民党人江西都督李烈钧遂组织讨袁军,发表讨袁通电,并赴湖口督师。二次革命固然因北洋水陆两军夹击湖口,陷南昌,占九江,和袁军张勋部攻占南京而失败,但是,却首开辛亥之后中国国民党坚决反击袁世凯复辟的端绪,拉开了反袁复辟的第一幕。其后,孙中山虽然被迫亡命日本,但他“不以挫抑而灰心,不因失败而退却”,“东渡以来,日夕共谋,非欲雪暌丑之耻,实欲竟辛亥之功”。正是为了竟辛亥之功,孙中山和他的中国国民党 —— 中华革命党,才在袁世凯复辟帝制的紧锣密鼓中,一边派胡汉民、邓铿、许崇智等先后往南洋筹款,以准备在国内发动武装起义;一边又于一九一五年十一月十日派员刺杀袁世凯心腹 —— 上海镇守使郑汝成,于一九一五年十二月发动上海肇和舰起义;一边派国民党人李根源联系广西陆荣廷、广东陈炯明和时在云南、四川、湖南、安徽的李烈钧、熊克武、纽永健、柏文蔚等,以图军事讨袁。从而为蔡锷反袁护国的一举成功,更为袁后张勋拥戴宣统复辟的迅疾败亡,在全国范围内作了准备。

二、护法之役

因孙中山先生在发表“讨袁宣言”时就已经明确指出:“保持民国,不徒以去袁为毕事,决不有使谋危民国者复生于国内。”所以,当“再造共和”的大英雄段祺瑞转身就又变成“再造专制”的大奸雄,北洋军阀转脸就从袁氏公然复辟走向了“假共和以复辟”时,孙中山和革命党人已经进一步认识到,“袁世凯虽死,而袁世凯所留遗之制度,不随以俱死……曾不期年,而毁约弃法,解散国会之祸再发,驯至废帝复辟,民国不继如屡。复辟之变,虽旬余而定,而毁法之变,则愈演愈烈”。由是,为保护中华民国的共和法统不被阉割,为维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不被废弃,孙中山和他的革命党人开始了长达六年的护法之役。

护法之役的第一阶段 —— 第一次护法战争。因孙中山指斥段祺瑞“假共和之名义,以行专制之实”,并首先举起了“护法”的大旗,一百五十名原国民党议员遂随孙南下,海军总长程璧光亦率第一舰队开赴广州,然后召开“非常国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任命孙中山为大元帅,并发动了第一次护法战争。但是,不久以后,盖因唐继尧、陆荣廷为首的南方军阀与北方直、皖军阀暗中勾结,并在广州组成“西南自主各省护法联合会”,以对孙中山的广州中华民国军政府釜底抽薪,方使得正在湖南作战的北伐军归于败北。为此,孙中山乃痛感“南与北如一丘之貉”,因此愤而离粤。第一次护法战争遂以失败为告终。

护法之役的第二阶段 —— 第二次护法战争。第二次护法战争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曾获得相当的胜利和发展。一九二零年,因陈炯明于福建彰州誓师后返兵归粤,并请回了孙中山,广州革命政府得以重建。翌年四月,孙中山就任非常大总统后即挥兵西进,并于同年七月十五日克南宁,八月一日占桂林,南方革命政府遂在形式上统一了两广。其后,孙中山于十一月十五日在桂林设立大本营,在政治上与皖系及奉系结成三角同盟,冀抵制掌握北京政权的直系军阀;在军事上则秣马励兵,准备北伐打倒北洋军阀。一九二二年四月,北方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孙又设大本营于韶关,遣李烈钧、许崇智北伐以攻江西。李、许于六月二十二日克赣州。直系为阻孙北伐,一面宣布恢复旧国会,使广州政府无护法之依据;一面阴使五百万圆贿赂陈炯明叛变,陈遂以护法成功为由,迫孙下野,因不得,竟于六月十六日炮轰广州观音山总统府,从而造成孙中山二度护法的失败。

护法之役的第三阶段。二度护法的失败因使孙中山有了“山穷水尽”之感,所以他才选择了另一条反复辟的“危险之路”,即在苏俄数度谋划请求之下,开始了“联俄容共”的做法,虽给未来的中国国民革命埋下了天大的祸患(参见下章),却为他重建南方革命政府、创建黄埔军校和北上护法带来了机会。虽然北上护法,因段祺瑞与各路军阀的抵制和孙中山本人的逝世,而再一次夭折,然而,五年护国,六年护法,以反对袁氏复辟和北洋军阀“假共和以复辟”的艰辛历程,却没有白走。因为,正是护法之役,才为孙后蒋介石领导北伐胜利、实现中国国民党“竟辛亥之功”的历史愿望,奠定了基础。换言之,中国国民党,也正是在十七年反复辟的艰辛历程中才得以成长和发展,并迎来了她推进中国国民革命的辉煌历史岁月。(//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辛灏年先生的著作是理的汇聚。
  • 一九九四年春,辛灏年随身带着这部书的提纲和资料,孤注一掷,从中共军警眼皮下冒险闯关,登上飞向新大陆的飞机。直到起飞,直到飞机跃上万米云空,心情才开始平静。我的生活中也有类似场面,体验着屈辱与正义冲突。虽然是近二十年之老友,我所了解的仅是小说家高尔品,而非历史学家辛灏年。而且勇气和学说究竟是两回事,道德勇气并不等同学说价值。阅罢初稿,方如释重负:一部将改变中国历史的著作正在诞生。
  • 英国著名诗人雪莱虽曾满怀希望地歌唱道:“秋风啊,既然冬天已经来了,春天又怎能遥远?”然而,诗人却完全没有想到,即使春天已经到来,冬天的暴雪与寒风,仍旧会不只一次地,甚至会相当长久地肆虐在早春时节,以公然地蹂躏与逐杀一切刚刚萌芽或刚刚苏醒的新生命,直至春雪消融,春草茵茵,即春天的真正降临为止。在中国民间,这一自然现象便被称做“反春”。
  • 在今天的世界上,对革命一语,某些人虽然深怀恋情或旧情,却又颇怀恐惧或戒心 —— 有的人只因“革了千千万万人的命”,现在才要反对革命;有的人只为“跟着别人革了一辈子的命”,如今已要“告别革命”。在西方,少数享受了革命成果的人在轻松地否定着革命;在东方,许多惨遭过“革命”迫害的人谈革命而色变。
  • 何谓复辟?复辟的一般历史含义何在?什么样的复辟才是专制复辟?
  • 在我们已经清楚革命与复辟的一般历史含义,特别是民主革命与专制复辟的特殊定义之后,我们自然就能够认清民主革命与专制复辟互为反制的历史关系了。因为民主革命既然是意在推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制度的革命,其革命的具体对象,便是以专制政权为代表的、企图维护旧专制制度的形形色色专制势力。相反,专制复辟则是指形形色色的专制势力企图重建专制制度。
  • 革命既然是一个普遍的历史变革进程,则民主革命便决不仅仅具有一个历史事件或一次历史事变的意义,无疑应该是有始有终,并有过程。如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和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王朝,不过是法国民主革命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发端而已。
  • 如前章所论,随着民主革命在欧洲的胜利发展,不仅引发了种种不同性质的革命,而且导致了不同形式复辟的产生 —— 他们或假共和之名以行专制复辟之实;或“以革命的名义”来掩盖专制复辟之心;或利用传统农民革命以打击民主革命;或号召一个新的“革命”,去颠覆民主革命的成果。由是,民主革命与专制复辟的反复较量,便呈现出更加复杂和艰难的状态。因此,如何识别不同性质的革命及其本质,如何鉴别不同形式的复辟及其危害,如何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方面找出名义与事实的根本区别,便成为民主革命能否战胜形形色色专制复辟的一个重大前提。但要从传统革命和现代革命中找出最具复辟本质、又危害最大的“革命”,则莫过于“传统农民革命”和“现代共产主义革命”这两家。本章即是对这“两家革命”的由来、内容、本质和危害,所作出的探讨、分析与论辩。
  • 提要:十九世纪欧洲历史发展的由来、本质和方向 ——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国家基础、社会条件和个人环境 —— 马克思的理论来源、理论歧途和理论要害 —— 马克思鼓吹和发动共产主义革命的理论错误、社会根基和历史本质 —— 当代共产主义制度是专制制度的最高阶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