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爱画老虎狮子的画家欧仁‧德拉克洛瓦

法国浪漫主义画家钟爱异域风情,绘制许多威猛的大型猫科动物作品。
Michelle Plastrik撰文/吴约翰编译
欧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的作品《与母虎玩耍的幼虎》(Young Tiger Playing With Its Mother),1830年创作。巴黎罗浮宫博物馆(Louvre Museum)。(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65
【字号】    
   标签: tags: , , , ,

欧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是19世纪法国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也是法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更是色彩大师。他的不朽画作《自由领导人民》()众所周知,咸认是最后一位杰出的历史画家。此外,他的艺术天分还扩及为政府建筑创作壁画装饰,肖像画,风景画和风俗画。

德拉克洛瓦热衷于描绘异国带有充沛情感的场景,以此凸显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张力。这些元素充分体现在他对大型猫科动物(特别是狮子和老虎)的描绘上。在他整个职涯中,他都在观察这些猫科动物,了解它们的习性,然后运用各种媒材捕捉猫科动物威风凛凛的一面。由此创作出知名的艺术作品也都成为他的杰作。

欧仁‧德拉克洛瓦的作品《穿着绿背心的自画像》(A self-portrait with Green Vest),约1837年创作。油彩、画布;65 × 54.5 cm。巴黎罗浮宫博物馆。(公有领域)

异国风情

德拉克洛瓦(1798—1863年)出生于法国的显赫家庭。父亲是一位政治家,母亲来自工艺世家。他虽然跟随某位专业艺术家学习,也曾待在巴黎美术学院(the École des Beaux-Arts )一段时间,但基本上他是自学成才。德拉克洛瓦最主要的训练来自参观罗浮宫与临摹古代大师作品,尤其是彼得‧保罗‧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与威尼斯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等。他早期作品的特点在大胆且富有表现力的色彩运用,以及像但丁、莎士比亚和拜伦等文学巨匠的叙事手法。

德拉克洛瓦以描绘野生动物为主题,表达他对解剖学、生命力和遥远国度的兴趣。他很少离开法国旅行,因此他写生的草图主要来自多次造访巴黎植物园(Jardin des Plantes)的动物园。他对猫科动物的研究约于1820年代后期开始。德拉克洛瓦发现造访动物园令他感到兴奋且有助于学习,加深他对大自然观察的敏锐度。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有一幅生动的素描,《狮子,全脸,1841年8月30日》(A Lion, Full Face, August 30, 1841),正是出自造访动物园行程。这张用炭笔素描的草图还标注了鬃毛和鼻子的颜色。

欧仁‧德拉克洛瓦的作品《狮子,全脸,1841年8月30日》。石墨;11.7 x 18.3 cm。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公有领域)

德拉克洛瓦早期重要的猫科动物作品是1829年的平版画系列《大老虎》(Royal Tiger),咸认是19世纪最杰出的平版画作品。老虎静悄悄地趴在悬崖上眺望平原,显然正在搜寻猎物。它卷曲著身体似乎随时准备扑身而去。德拉克洛瓦实现了老虎在大自然的形象,巧妙运用媒材赋予作品绘画般的质感。

欧仁‧德拉克洛瓦的作品《大老虎》,1829年创作。平版画;32.5×10公分。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公有领域)

平版印刷的发明不过33年。制作过程需用油性蜡笔在平坦的石材表面绘图。接着以阿拉伯树胶和酸性液体处理,油脂会吸附墨水。印表机再将纸张结合墨水列印出图像来。在这些输出作品中,就包括那只趴卧在地上伺机而动的老虎。

神秘的猫科动物

1832年,德拉克洛瓦踏上一次改变人生的旅程,前往摩洛哥、西班牙和阿尔及利亚。尽管学者不相信他在旅途中看见野生的猫科动物,但此行却进一步激发他对东方学主题的兴趣。19世纪的艺术运动“东方主义”(Orientalism)指的是西方艺术家对土耳其、希腊、中东和北非东部地区的描绘,混合现实与想像。在德拉克洛瓦的作品里,此风格最著名的画作是《公寓里的阿尔及尔妇女》()。后来的猫科动物作品也是此行的特色。

1830年,德拉克洛瓦创作了他最爱的大型猫科作品《与母虎玩耍的幼虎》(Young Tiger Playing with its Mother)(关于两只老虎的研究),作品收藏在罗浮宫。当这幅画首次展出时,有评论家写道:“这位出色的艺术家,在绘制人类时从没有像绘制老虎那般维妙维肖……看他把动物画得这么有力、这么精确、这么栩栩如生,真令人惊讶。这个迷人的场景呈现了丰富的色彩和纹理,展示高贵的老虎散发着个性、泰然自若与俏皮的气息。”

欧仁‧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的作品《与母虎玩耍的幼虎》(Young Tiger Playing With Its Mother),1830年创作。巴黎罗浮宫博物馆(Louvre Museum)。(公有领域)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德拉克洛瓦继续在画布和画纸上探索狮子和老虎。其中有一幅精美的水彩画《风景中的卧狮》(Lying Lion in a landscape)展示一只自信、凶猛的黄褐色狮子。前方色调明亮对比后方黑暗的洞穴。

欧仁‧德拉克洛瓦的作品《风景中的卧狮》,19世纪创作。水彩、画纸;19.4×27公分。私人收藏。(公有领域)

德拉克洛瓦也尝试新的艺术技法。1854年的作品《老虎停下脚步》(Tiger Stopped)收藏在华盛顿国家艺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即是在网纹纸上运用“照相蚀刻法”(cliché-verre)创作。“照相蚀刻法”的技术在当时才刚起步。它结合了绘画、版画与摄影。艺术家在透明玻璃板上雕刻或绘制图像,然后把它贴在感光纸上曝光。德拉克洛瓦总是充满创意和想像力,将他充满活力、独到的个人特色,融入到这幅凶猛老虎的描绘上。

欧仁‧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老虎停下脚步》,1854年创作。照相蚀刻、网纹纸;16.7×19.8公分。华盛顿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 of Art, Washington, D.C.)(公有领域)

猎狮

德拉克洛瓦也创作了一系列以猎狮为主题的精彩作品。虽然他从未亲眼目睹狩猎过程,但他以研究北非、动物园的动物和艺术史来创作这些戏剧性作品。德拉克洛瓦创作期间受到包括李奥纳多‧达‧芬奇一幅预备草图,同时也是未完成的传奇画作《安吉亚里战役》(The Battle of Anghiari)(后来由鲁本斯临摹)以及鲁本斯许多狩猎画的启发。

第一件狩猎作品深具纪念意义。诗人夏尔‧波特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在欣赏后写道:“从未见过如此美丽、色彩丰富的作品,能透过眼睛传达到灵魂。”遗憾的是,1870年的一场火灾烧毁了部分作品,今日所见的只是局部。

德拉克洛瓦在1850和60年代初期间绘制了许多不同版本的猎狮作品。其中最受推崇的创作《猎狮》(1860—1861年),收藏在芝加哥艺术博物馆。这件作品是在德拉克洛瓦去世前两年完成的,也是他不断探索人类、野兽和大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的巅峰。

在这幅画里,多位穿着北非服饰的男子身陷两只狮子狂暴对峙的旋涡之中。人与动物这两个物种表现出相似之处。例如,前景可见抓住狮子鬃毛的手就像狮子的脚掌一般;膝盖也是,狮子弯曲的右脚腕也状似人类的膝盖。德拉克洛瓦简洁、快速的笔触增强了场景的渲染力。

欧仁‧德拉克洛瓦的作品《猎狮》,1860至61年创作。油彩、画布,76.2×97.8公分。芝加哥艺术博物馆(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公有领域)

《猎狮》的狂暴对比1862年另一幅处心积虑、自制却又有力量的画作。《老虎戏弄乌龟》(Tiger Playing With a Tortoise)在2018年佳士得拍卖会“佩吉和大卫洛克菲勒珍藏”(The Collection of Peggy and David Rockefeller)中以987万美元售出归私人所有。拍卖图鉴介绍这件作品提到:“奇妙的偶遇发生在掌控力强大的掠食者与另一极为弱小的生物之间。老虎以脚掌困住乌龟,它猎杀的本性被疑惑与好奇心取代。”

欧仁‧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老虎戏弄乌龟》,1862年创作。油彩、画布;45.1×62.2公分。私人收藏。(公有领域)

德拉克洛瓦在人生最后的十年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以非常有趣的方式将不对称的对手匹配在一起,另一种诠释人类与自然力量之间复杂关系的手法。深入研究老虎和狮子的各种情绪和体态,用现代人的话来说,这已经算是“真正的痴迷”( true obsession)了。这位多才多艺的画家透过表情、动作和色彩,为相同的主题创造出深度和多样变化。

原文:刊登于英文《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时报》。

作者:米歇尔普拉斯特里克(Michelle Plastrik 担任艺术顾问,现居纽约市。写作主题广泛,包括艺术史、艺术市场、博物馆、艺术博览会、特别展览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一定反映《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时报》的立场。

责任编辑:茉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盖德克解释,户外写生有一个挑战,就是看到的风景有太多的细节令人不知从何下手。摩尔教他如何将场景分解为简单的图形来找到绘画的焦点,然后学习场景构图的明暗变化(value,即明度)。刚开始的时候,盖德克限制盖德克只能用黑色、白色和灰色来调色,用明暗来描绘形体。
  • 几世纪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厘清关于荷马的真相:是否真有这样一个人?如果有,这些著名的故事是否源于他的创作?他的神话故事是否具有历史真实性?这些诗作是出自同一人之手,还是不同作者原始素材的累积,仍是有待商榷的问题,但大家都达成共识:这些诗最初是在希腊文字广泛发展之前,于公元前7、8世纪之交的某个时候创作出来并口耳相传的。
  • 至今马铃薯与黑面包仍是东欧人的主食。事实上到了18世纪末,马铃薯已成为“富人和穷人餐桌上每餐的常备菜肴”。马铃薯因其多功能性和可用于许多不同菜肴的特质而越来越受欢迎,到今天仍是德国人餐桌上不缺席的主食。
  • 1582年,卡拉奇(Carracci)家族的三位成员——阿戈斯蒂诺(Agostino)和安尼巴莱(Annibale)兄弟及其堂兄卢多维科(Ludovico)共同创立了第一所强调写生的重要艺术学院:启程者学院(Accademia degli Incamminati)旨在藉由重新研究大自然来复兴古典传统,以矫正样式主义(Mannerism,又译:风格主义、矫饰主义)对艺术界的不良影响。他们重新提倡写生,并从自然形态中寻找灵感,而非单纯模仿前辈大师的作品。
  • 克拉克森‧弗雷德里克‧斯坦菲尔德(1793─1867年)是浪漫主义时期多产的艺术家。他的职业生涯在某种程度上与美国光亮派画家(luminist painter)弗雷德里克‧埃德温‧丘奇(Frederic Edwin Church)相似。然而,斯坦菲尔德在建筑、波涛汹涌的海洋与航海相关细节的表现上独树一帜。
  • 《牧人来拜》为卡拉瓦乔的大型作品画上了完美的句点——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让观众洞见这一场景,这是其他画家从未做到的。
  • 《野外景观》(A Wild Scene),托马斯‧科尔于1831至1832年间创作。油彩、画布,130公分×194公分。巴尔的摩艺术博物馆收藏。(公有领域)
    艺术家托马斯‧科尔(Thomas Cole)1801年出生于英格兰东北的工业区,年轻时移民美国。他发现这里是一个充满未知和桀傲不驯的荒野国家。于是,他以精湛的光线处理、构图和空中透视,捕捉了美国荒野的壮丽景致。
  •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Adolphe Bouguereau,1825年—1905年)是19世纪法国学院派最重要的画家之一。现代人们把他的作品称作是:“美的标准”。历经一百多年的历史变迁,无论各民族习惯和文化怎样差异,人们到了布格罗的作品面前,赞叹的语言“真美啊!”和一百年前是一样的。时代在前进,对“美”的感受却是不变的。人类心中有一种永恒的“美”的标准,通过艺术作品而产生共鸣。
  • 对于一位18世纪女性艺术家来说,安吉莉卡‧考夫曼(Angelica Kauffmann,1741—1807年)的生平和艺术生涯非同寻常。她出生于瑞士一个贫寒的画家之家,作为独生女,她仍接受了广泛的教育,在十几岁时就已展现出肖像画和歌剧演唱的惊人天赋。她很早就掌握了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英语,这为她日后在国际上取得成功──成为首屈一指的新古典主义艺术家、欧洲上流社会的杰出女性奠定了基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