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一》)
【注释】
佾:音yì,指舞列。按照礼制,天子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每佾人数,八人(或曰如其佾数,不采)。佾生成列,立于天地之间,呈天地人三才之象,而为天地献上最崇高的敬礼。
忍:杨伯峻认为,解为“容忍”、“忍耐”不好,因为孔子当时并没有讨伐季氏的条件。本章他的译文是: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都可以狠心做出来,什么事不可以狠心做出来呢?”
【讨论】
“为政”篇完,进入第三篇“八佾”。八佾篇讲礼乐。这和第二篇什么关系呢?《论语注疏》讲:“为政之善,莫善礼乐,礼以安上治民,乐以移风易俗,得之则安,失之则危,故此篇论礼乐得失也。”
讲礼乐从何谈起?春秋礼坏乐崩,鲁国本是继承周礼最完整的一国,可到孔子之时也不行了。最明显的一个例子,作为大夫的季氏(只能用四佾),竟然公开在家中使用天子礼乐(八佾)。孔子非常气愤,发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怒呼。
孔子为什么把这件事看得如此之重呢?孔子为政,先正礼乐。季氏既然敢僭用天子礼乐,则虽弑父与君,亦何所惮而不为乎?这是原则问题、立场问题。如果在这个问题上破防,那整个礼乐制度就必然崩溃。孔子卫道,挺身而出,直斥季氏。再看孔子行事。当孔子为鲁司寇、摄相事时,即堕三都以强公室;听说齐国执政大夫陈成子弑杀其国君齐简公,孔子沐浴而朝鲁君,请兵讨之。孔子强调以礼治国,可谓身体力行。
本章义正词严、痛斥乱象;非如此,礼乐不立。作为八佾篇第一章,大有深意。
这里简单讲下佾舞。本次中华文明,从黄帝开始,到夏商西周,是为礼乐文明。所谓“六代乐舞”,一般指黄帝《云门》、尧《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商汤《大濩》,以及周武王《大武》。又分为文舞和武舞。前四代,因禅让得天下,故称文舞,表演者手持乐器与雉鸡尾羽;后两代,因靠武力夺天下,故称武舞,表演者手持干戚(即盾和斧)。佾舞就源自“六代乐舞”,始于周公制礼作乐。这是最高等级的乐舞,用于大典和祭祀活动。佾舞分“初献礼”“亚献礼”和“终献礼”,每一献礼由三十二个舞姿构成一个乐章。三献礼咏唱三章四言八句歌词,配合九十六个舞姿。每个动作皆代表一个字,所谓“一字一舞”,体现天地秩序、人伦精神。明代李之藻所撰《頖宫礼乐疏》一书,为佾舞权威文献和教授蓝本。(“頖宫”也称为“泮宫”,周代诸侯的学宫。《礼记‧王制》:“天子曰‘辟廱’,诸侯曰‘頖宫’。”)
为什么佾舞只有天子用八呢?《论语注疏》中说:天子之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八佾也。所谓八音者,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也。所谓八风者,一说为八卦之风(“乾音石,其风不周。坎音革,其风广莫。艮音匏,其风融。震音竹,其风明庶。巽音木,其风清明。离音丝,其风景。坤音土,其风凉。兑音金,其风阊阖”),一说为四季之风(“立春调风至,春分明庶风至,立夏清明风至,夏至景风至,立秋凉风至,秋分阊阖风至,立冬不周风至,冬至广莫风至”)。杜预云:“唯天子得尽物数,故以八为列,诸侯则不敢用八。”
本次中华文明中的早期礼乐文明,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奇迹(世界上没有别的民族有此传承),来源极其深远,神性内涵博大精深,令人叹为观止。据说,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惜,失传已多、已久。
万幸的是,如今,以复兴中华正统文化为使命的神韵,每年在全球二百多个城市巡演、现场观众超过一百万,人们乃能欣赏到真正的中华礼乐文明。神韵所创造的奇迹也表明,中华正统文化对今日人类的精神世界具有重大之意义。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论语集注》(朱熹,载入《四书章句集注》)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
《论语今注今译》(毛子水注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著,三联书店)
《樊登讲论语:学而》(樊登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