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起端午节的民俗,你的脑海中想到什么呢?应该少不了“粽”吧?印象中,多说粽子起源于纪念、奠祭战国时代楚国的爱国大夫屈原,可是真是这样吗?粽子到底是怎么来的?我们就从“粽”的文字内涵与相关文化民俗来探寻追索吧。
“粽”的意义
“粽”在古代也写作“粽”,《康熙字典》解释“粽”:“角黍也。同粽”。
了解这个“粽”字对我们追溯粽子的历史很有帮助。东汉许慎所着字典《说文解字》解释“粽”:“芦叶裹米也。从米㚇(音同宗)声。”
汉代时就有“芦叶裹米”做的“粽”(“粽”),当时是以形声字来表示这种食物。用来裹黍米作粽的芦叶,是一种芦苇叶,后人也俗称“粽叶芦”,叶面比竹叶窄些,约4─5公分的叶子就算是大的了。
《本草纲目》李时珍进一步说了“粽”的发音由来:“古人以菰芦叶裹黍米(黏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这段话说明了:由于当时人包粽子用的叶子像棕榈叶心之形,所以就取用“棕”榈的发声,称为“粽”了。
其实,对于米食点心,其实在周朝的宫中厨房里就早有,古称“饵”──将稻米、黍米粉碎合蒸,在“周礼”中,是用来祭祀、接待宾客的一种珍羞点心(“羞笾之实”)。这种“饵”的做法可说是蒸粽的前身了。
汉代时的粽子并不是竹筒状的,是用芦叶、菰叶包裹成牛角状,里面包着黍米,无内馅,所以又叫做“角黍”。根据《国语辞典》,菰是茭白笋的古称。如今某些地方的粽子还有保留古代“角黍”形状的。蒸粽子时用芦叶、菰叶来包裹,可防止沾黏,改善古人防沾的方法。[1]
晋朝粽子 对应天象五行
从汉代以后到魏晋南北朝时代,粽子开展了多彩多姿的样貌,其中有没有哀悼奠祭屈原的历史挂痕呢?
晋朝大将军周处所作《风土记》中提到了当时人在两个日子──黄历五月五日(端午)和夏至吃粽子的风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盖取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也”。
《风土记》进一步记载了当时“粽”的做法,是用菰叶裹黍米,浸放在浓灰汁中煮到熟烂而成。浓灰汁是一种碱水,煮出来的这种粽子是为“碱粽”。这种金黄色的碱粽黏稠性更强,米粒都融合在一起分不开了,像是“阴阳尚相裹未分散之时象”。这种粽子的形象对应什么天象呢?它对应了端午、夏至时天地间阴阳循环刚好处在阳气至极的时点,阴气尚未逆发,“阴阳尚相裹未分散”的纯阳之象。后人诗词中说的端午“角黍包金”[2],就是指这种菰叶包的碱粽。
《风土记》记载的晋朝粽子,并没有提到纪念屈原的历史,而是强调了应天时、应节气的节气食品。
魏晋时代 粽子祝贺“中子”
此外,魏晋时代包“九子粽”,也是一种普遍的民俗,在民歌《杨柳枝》中传唱,用来祝贺人家“多生贵子”,也传名后代。魏晋民歌,无名氏的《月节折杨柳歌 五月歌》就以九子粽作为黄历五月的抒情主题,对应端午节:“菰生四五尺,素身为谁珍,盛年将可惜。(折杨柳)作得九子粽,思想劳欢手。”(出《乐府诗集‧清商曲辞六》)
从歌中看到九子粽和汉代的角黍一样,是以菰叶包裹的粽子。传说九子粽是将九个粽子串成一串,一串中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九个形状各异,并且分别以九种颜色的丝线绑扎。这种五彩缤纷的九子粽多做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尤其是祝贺人得子之礼。因“粽子”谐音“中子”,所以民间送九子粽含有祝福人“多生贵子”之意。
由上看来,从战国时代历经汉代到魏晋,用芦苇叶、菰叶包粽子、吃粽子的由来,并不是直接起源于哀悼奠祭爱国大夫屈原。而另有对应天象的阴阳五行之义涵,以及祝贺人多得贵子的民俗面貌。
竹筒粽奠祭屈原的遗风
在南朝梁的两本著作中都提到了粽子。从其中记载的“竹筒”,我们找到了纪念奠祭屈原的遗迹。
吴均所作《续齐谐记》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又说汉代时,人们纪念屈原,在筒子米上塞入楝树叶并绑上五色丝绳,因为这二种东西都是蛟龙忌惮害怕的,可避免粽子被水中蛟龙窃取。这种做法源于建武年中屈原的托梦。[3]
然而,《续齐谐记》所记的祭奠屈原之物,是筒子装米,并用楝树叶塞上,以五色丝绑缚,完全不同于芦叶裹米蒸煮而成的角粽──角黍。
另一本风俗志,宗懔的《荆楚岁时记‧第二部佚文辑录》提到:“京师以端午为解粽节,以粽叶长者胜。”可见当时这种端午粽是以植物叶包裹的。本书中还纪录了“竹筒粽”,这才是源自汨罗之遗风纪念屈原的:
“五月五日,民并断竹笋为筒粽,楝叶插头,缠五丝缕,江中以为辟水厄,士女或楝叶插头,五丝缠臂谓长命缕。俗言屈原以此日投水,百姓竞以食祭之。”
从这段佚文辑录中可以看出南朝梁的两种端午风俗,一是人们以筒粽奠祭屈原,一是仕女们或用楝叶插头,或用长命缕五色丝缠臂,以辟水厄。它们都是延续自汨罗遗风,和屈原投江的历史故事相系。
从战国时代,到了南北朝,粽子的内涵和民俗意义有了多元的发展。若说粽子起源于纪念、奠祭爱国大夫屈原,那显然非真。奠祭屈原的是竹筒粽,到了南朝也一直保留着这种竹筒粽奠祭屈原的做法,风俗依然鲜明,并且又衍生出辟水厄的风俗。从上述的追溯中我们发现:现代食用的这种“裹芦叶粽子”并非从奠祭屈原的竹筒粽“进化”而来!若说这两者是在并行中各有起源和发展当是比较合宜的。
注释
[1]《通典‧职官三‧礼八‧诸侯大夫士宗庙》一节中注释“羞笾之实:糗饵,粉糍”并提到防止沾黏的方法:“谓粉稻米、黍米,合烝之为饵,饼之则为糍。恐饵糍粘,着笾,故以糗粉藉之。糗,熬大豆也。”
[2]“角黍包金”:如宋人的端午词说粽子“角黍包金,草蒲泛玉”(杨无咎《齐天乐 其二 端午》),当是碱粽的形象。
[3]《续齐谐记》说:“汉建武中,长沙区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回曰:‘闻君常见祭,甚善。但常年所遗,并为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上,以五色丝转缚之,此物蛟龙所惮。’回依其言。世人五月五日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叶,皆汨罗之遗风。”
@*
──看更多【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