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十一》)
【注释】
温故而知新:大体两种理解:一为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一为温习已经学过的东西,并常求知道所没有学过的。
【讨论】
什么是仁、什么是孝、什么是好学等等,《论语》中许多处都讲了,孔子因材施教,说法各有不同。但讲“可以为师”者,仅有本章,而且讲得言简意赅,只有五个字“温故而知新”。
怎么理解“温故而知新”呢?一种说法是,“温故”与“知新”是并列关系。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有人说“温故”就是“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不忘记以前所已学会的;“知新”就是“日知其所亡”,每天知道自己以前所不知的。学过不温习,久了就忘;未学过的不学,学问就止于此。一个能够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应该能为师吧。这种理解比较朴实,人人可行。
朱熹却另有解读:“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礼记‧学记》也说过,“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朱熹的讲法自有道理。(当然,也有人说朱熹“义虽高而难做,恐非经意”。)
古人也讲“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记取前车之鉴,也算是“温故而知新”之一种吧。
《论语》中曾子讲三省,其一是“传不习乎”,这也是温故。温故而能知新,有新发现,举一反三,而不只是记问之学,这才可以为师,这才不会误人,而且能使学问代代传承、发扬光大。孔子的用意很深。
这里有个问题,“温故”何以能“知新”?从经学的角度讲,因为“故”中有“道”。孔子一生“志于道”,“温故”其实就是“温道”。孟子《离娄下》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比较而言,张居正对“温故而知新”讲解得最清晰: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人有来问的,便能与之应答而不竭。有疑惑的,便能与之剖析而无遗矣。岂不可以为人之师矣乎?此可见君子之学,不以记诵为工,而在于能明于理;不以闻见为博,而在于善反诸心,学者不可以不勉也。
至于“可以为师”,后来荀子有所发挥。其《致士篇》讲“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哪四种呢?“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有尊严而令人敬畏,可以做老师;年长而令人信服,可以做老师;诵读讲说经典而不超越,不违背,可以做老师;知道做人精微之理而能论述,可以做老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十个字,理解起来就不止千言万语。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厌”的表现之一。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
《论语今注今译》(毛子水注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著,三联书店)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