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论语》说(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作者:薛驰
《论语说》(公有领域/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制图)
font print 人气: 294
【字号】    
   标签: tags: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十一》)

【注释】

温故而知新:大体两种理解:一为在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一为温习已经学过的东西,并常求知道所没有学过的。

【讨论】

什么是仁、什么是孝、什么是好学等等,《论语》中许多处都讲了,孔子因材施教,说法各有不同。但讲“可以为师”者,仅有本章,而且讲得言简意赅,只有五个字“温故而知新”。

怎么理解“温故而知新”呢?一种说法是,“温故”与“知新”是并列关系。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有人说“温故”就是“月无忘其所能”,每月不忘记以前所已学会的;“知新”就是“日知其所亡”,每天知道自己以前所不知的。学过不温习,久了就忘;未学过的不学,学问就止于此。一个能够活到老学到老的人,应该能为师吧。这种理解比较朴实,人人可行。

朱熹却另有解读:“温,寻绎也。故者,旧所闻。新者,今所得。言学能时习旧闻,而每有新得,则所学在我,而其应不穷,故可以为人师。”《礼记‧学记》也说过,“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朱熹的讲法自有道理。(当然,也有人说朱熹“义虽高而难做,恐非经意”。)

古人也讲“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诗经‧大雅‧荡》),“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赵策一》)。记取前车之鉴,也算是“温故而知新”之一种吧。

《论语》中曾子讲三省,其一是“传不习乎”,这也是温故。温故而能知新,有新发现,举一反三,而不只是记问之学,这才可以为师,这才不会误人,而且能使学问代代传承、发扬光大。孔子的用意很深。

这里有个问题,“温故”何以能“知新”?从经学的角度讲,因为“故”中有“道”。孔子一生“志于道”,“温故”其实就是“温道”。孟子《离娄下》曰:“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比较而言,张居正对“温故而知新”讲解得最清晰:天下之义理无穷,而人之闻见有限。若专靠记问,则胸中所得,能有几何?若能于旧日所闻的时时温习,如读过的《诗》《书》,听过的讲论,都要反复玩味,而不使遗忘,又能触类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渐渐理会过来。将见义理日益贯通,学问日益充足。人有来问的,便能与之应答而不竭。有疑惑的,便能与之剖析而无遗矣。岂不可以为人之师矣乎?此可见君子之学,不以记诵为工,而在于能明于理;不以闻见为博,而在于善反诸心,学者不可以不勉也。

至于“可以为师”,后来荀子有所发挥。其《致士篇》讲“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哪四种呢?“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有尊严而令人敬畏,可以做老师;年长而令人信服,可以做老师;诵读讲说经典而不超越,不违背,可以做老师;知道做人精微之理而能论述,可以做老师。)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十个字,理解起来就不止千言万语。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学而不厌”的表现之一。

主要参考资料
《论语注疏》(十三经注疏标点本,李学勤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书直解》(张居正,九州出版社)
《论语新解》(钱穆著,三联书店)
《论语译注》(杨伯峻著,中华书局)
《论语今注今译》(毛子水注译,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论语三百讲》(傅佩荣著,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论语译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论语本解(修订版)》(孙钦善著,三联书店)

看更多【《论语》说】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怎么才叫做“好学”呢?本章讲了三条。 首先,“食无求饱,居无求安”。食求饱、居求安,人之本能。但是,很多情况下,食不饱、居不安,你将如何?对君子或立志做君子的人来说,因为一心追求自己的志向,就顾不得吃饱、顾不得安居了。如果一个人将吃饱、安居当作头等大事,还能有鸿鹄之志吗?
  • 孔子因材施教,引导子贡向前走——“贫而乐,富而好礼”。“贫而乐”,乐什么?乐道。孔门弟子中有个典范——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既然颜回做到了,说明“贫而乐”的目标不是高不可攀、虚无缥缈的,这是勉励子贡。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体现了孔门教学的一个根本特点:“求诸己”, 即向内求,所谓“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在处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愠”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养,在寂寞中成就事业。
  • 为政篇,首章以“为政以德”定基,次章则讲“思无邪”。正义曰:此章言为政之道在于去邪归正,故举《诗》要当一句以言之。孔门立学,无论学什么,都在人心上下功夫,归于己心之德。为政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载物,坦坦荡荡。
  • “为政以德”的内涵是很深、深广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讲的“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本章,孔子没有具体解说什么是“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个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极星一般安居其所,别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
  • 本章对比了政刑之治与德礼之治。大意是说:以政令来诱导,以刑罚来管束,百姓只是暂时地免于罪过,却没有廉耻之心;若以德行来教化,以礼制来整饬,百姓有廉耻之心,而且归服,走上正途。
  • 孔子为学日深。相传孔子与南宫敬叔至周问礼于老聃,问乐于苌弘。孔子在齐闻《韶》乐,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学《易》,穷理尽性,知天命之终始。这个时期,鲁国发生内乱,鲁昭公逃往齐国,孔子也到了齐国,受到齐景公的赏识和厚待,但齐景公不能用孔子,齐国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鲁国。经过这些磨练,孔子对人生、时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说“四十不惑”。
  • 有意思的是,子游问孝,孔子强调孝以恭敬为本(孝在于内心的敬爱);子夏问孝,孔子强调的则是外形(容色)的和悦。孔子的这些说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侧重点不同,相互补充的,要贯通理解。
  • 颜回十三岁即拜孔子为师,学习、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岁就头发全都白了。孔子曾称赞颜回“不迁怒,不贰过”、“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时候,孔子痛呼“天丧予,天丧予”。
  • 分析这个人做这个事情的方法和过程、心理和动机。即使为恶的人,也要看他是迫于无奈还是心存恶念,抑或好心干了坏事?至于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为善还是沽名钓誉。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