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林:第六章 诚信是经济学的根本

人气 169

【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23年09月15日讯】如前所述,经济学这门学问,和其他学科一样,都是以“人”作为关切焦点,无非希望所有降生在凡间的平常人,都能幸福快乐地过活。推而广之,所关切的人,不只是这一代的人,更扩及世世代代无穷尽的未来,而且还希望未来的人生更为幸福、美满。因此,经济学当然是生活化的,一切都围绕在活生生的人之周围。

鲁宾逊漂流荒岛的故事时常被经济学当作例子,先是描述孤独一人如何在荒岛辛苦过日子,再来加上猴子、接着又加入土着来共同生活。这个故事鲜活生动地描绘出人类不是独居,而是“群居”的特性。既然是群居,“人际往来”或“人际关系”很自然地出现,人际之间如何作为,当然直接影响“行为者(各个人)”的生活福祉,于是乎如第一章所提,奥国学派的米塞斯就直截了当地将经济学定义作“研究人的行为”的学问。

经济学研究“人的行为”

打从亚当.史密斯的《原富》开始,就很明确地点出“分工”、“专业化”是增进财富、促进人的福祉的人际关系,史密斯说:“劳动分工的发展是所有国家富裕起来的原因,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是协调和促进分工的有效手段。”虽然如今我们都强调分工的功能,但分工并非人“刻意”发明的,诚如史密斯所言:“产生上述许多利益的分工形态,原非任何人类智慧的结果,亦即,不是有哪一个人预见并且蓄意追求它所产生的富裕,才从事分工的……。分工,是人类相互以物易物的行为性向发展的必然结果;人类虽有这种性向,但没料到分工会有如此广泛的功效。”这点明了分工不是人类“明显的主观意图”由而“人为刻意”造作的东西,而是一种“意想之外的”社会(或互动)行为秩序,亦即,是人类宛如被一只“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引导所促成的。必须强调的是,分工之后必须合作,由“分工合作”的习惯说法就可见一斑。

“分工”是一种自发的秩序

因此,亚当.史密斯创造出来的著名“看不见的手”一词,的确是用来表达“势所必至”和“非主观意愿所能左右”的情况发展,不单指价格系统,而是社会现象的一个分析通则。此种意想之外的行为秩序,被一九七四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之一海耶克(F. A. Hayek, 1899~1992)称为“自发的秩序”,它是人们事实上依循了某些抽象且普遍的行为原则,而于无意间造成的结果。当前表面上被人广为引用、歌颂的“价格机能”、“市场机能”,也当然是自发性的秩序。

看不见的手所创造出来的市场,是分工、专业化得以显现成效的场所,其中必然有“交易行为”的发生。交易进行得愈顺利(即交易成本愈低),分工、专业化就可愈缜密,人类的福祉也得以愈精进。交易的顺利需靠交易者遵循着交易秩序或规则,由于特质的差异,不同的市场各有其规则,但行为者却同样也都是“人”。不论是什么市场的什么样的规则,行为人必须具备一种“最起码”的伦理,这就是“信用”,或者是当前台湾社会惯称的“信任”、“诚信”。

诚信是最起码的交易伦理

交易行为人何其多,不论相识或陌生,在互信基础上才可能顺畅地进行交易。试想一个人人相互猜疑、互相不信任的社会,怎可能有顺畅的交易?怎可能有缜密频繁的分工呢?分工之后又怎能合作呢?而人民的生活福祉又怎能增进呢?诚信愈见腐蚀的人类社会,包括台湾住民在内的地球人是有必要深自检讨、反省了!

读者有必要知道的是,亚当.史密斯其实是苏格兰的格拉斯哥大学伦理学教授,一七五九年出版的《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更是他最重要的著作,而世人耳熟能详的《原富》一书,只可算是“附篇”罢了。如今世人称史密斯为“经济学鼻祖”,却只强调《原富》,无怪乎当代经济学完全将伦理道德置诸脑后,当代经济学家往往把伦理道德归为形而上哲学而将之放弃。这绝对是错误的发展,也无怪乎当代经济学强调物质面的“经济成长”,对人心腐蚀、道德沉沦、社会风气败坏造成推波助澜作用。是应赶紧找回“诚信”这项经济学的根本啊!

(作者是中华经济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颖

相关新闻
我是谁﹖人类意识和大脑的故事
如何提升人际关系的品质? 专家:先求自重
吴惠林:“诚信”、“信任”才是王道
吴惠林:自利、利他、利己利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