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翩翩的贵公子,腰间总是垂挂着长长的玉佩;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行走之际也是环佩叮当,如闻清乐。它们代表了古人穿戴方面的又一重要品类——腰饰。
华夏民族自古就有佩戴饰物的风俗,他们除了使用冠、簪、珥等饰品妆点头部,另一类穿戴方面的重头戏就在腰部。古时候男子和女子,皆注重腰间配饰,无论是固定衣着的精美腰带,还是悬垂在腰带上的各类挂饰,都代表了他们对礼的崇尚和对美的追求。
有趣的是,人体比例存在巧妙的黄金分割,腰部恰好在身高的0.618比例位置,因而腰部是视觉焦点所在,其装饰物更在整体服饰中起到点睛之用。传统腰饰,包括系结于腰部的带子,以及点缀或悬挂在腰带上的所有饰物。自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传统服饰不仅具有保暖蔽体的实用功能,更具备敬天法祖、确立名分等级的深层内涵。
周朝腰带,君子之佩
通过服饰确立君臣、尊卑等纲常理念,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定型,经过历朝历代不断传续和发展,形成了体系完备、等级分明的朝服制度,是传统服饰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周代的《礼记》和各代正史的《舆服志》,都对包括腰饰在内的服饰做出详细规定。
古代的腰带,分大带和革带两种。大带由布帛制作,用于束腰,实用性强,兼具等级理念;革带是皮革质地,用于镶嵌、点缀各类饰物,突出标识性和装饰性。
古代服饰没有今天的弹力设计,大带是不可或缺的配件,因而从天子到士人都必须系大带进行各种礼仪活动,《礼记‧玉藻》篇详细描述了大带形制体现的等级之分。比如天子的大带是白色熟绢配朱红衬里,整条镶边;诸侯大带无衬里,余同天子;大夫的白色熟绢带,只有大带垂下部分镶边。
大带的佩戴方式是自后向前束结,下垂的尾端叫“绅”,因而大带又名“绅带”。身份越高,垂绅越长。绅亦可书写记事以应急,不过官员通常在狭长的手板“笏”上写字,随身携带时插入绅带,名为“搢绅”。像“缙绅”“绅士”一类的词汇,都是从绅带引申出来的。
革带根据佩戴者不同的品级,在带身上极尽装饰之能事。从先秦到清朝,革带形制出现很多变化,其中沿用时间最长的当属“笏头带”。革带的基本结构,包括带鞓、带銙、带扣和带尾四部分。
鞓即带身,是整个腰带的基础,所有的带饰要镶嵌或悬挂在鞓上呈现。鞓的表面包裹布帛,以颜色区分,故有红鞓、黄鞓、青鞓之名。鞓分前后两段,前段较为简单,一端装饰带尾,带身钻若干小孔;后段用于装饰带銙。除去布帛,革带其实和今天常用的皮带非常相似。
带銙是固定在带鞓上的饰物,由金、玉等名贵材质精制而成,銙面上雕刻着人物、神兽、花卉等吉祥纹样,镶金缀玉,是整条革带最华美的部分。其材质和数量也是体现官员品级的最重要的标识。
各种带銙中,玉带最尊,多为历代天子视朝礼见所用;其次是金带,多为达官显贵所用。如《新唐书》的舆服志规定,一、二品官员的革带配金质带銙,六品以上配犀銙,九品以上配银銙,庶人只能用铁銙。明才子唐寅曾感叹:“深虑鬓毛随世白,不知腰带几时黄?”黄金腰带象征着荣华富贵,成为古代男子向往的物品。
最实用的皮带:蹀躞带
传统的革带有两大分支,一是流行于汉民族的“笏头带”,二是兴起于北方游牧民族的“蹀躞带”。古人出门,随身携带的零碎玩意儿都藏在哪里?一个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挂在腰带上,这就是不得不提的古代最具特色的蹀躞带了。
“蹀躞”一词,本意是小步来回疾走,这里指从带銙穿孔引出的下垂小带。大概人们在行动时,小带随之来回晃动,便得到这个名字。蹀躞带的款式,是以革带为基础的流苏式的皮带,带銙多是圆形或方形的装饰物,下坠圆环,每个环连结一条小皮带,可以系佩各种随身所需的各种物件。
《梦溪笔谈》提到,蹀躞带属于北齐时期的出现在中原的一种胡服样式。“带衣所垂蹀躞,盖欲佩带弓剑、帉帨、算囊、刀砺之类。自后虽去蹀躞,而犹存其环。环所以衔蹀躞,如马之秋根,即今之带銙也。”一条蹀躞带,几乎可以携带任何古人生活所需的任何东西,后来虽然减去小带,带环依然保留下来,因而可以非常适合出门远游、行军打仗所用,受到汉人的普遍喜爱。
在唐朝,中原文化和周边民族文化交流密切,蹀躞带在汉地风行一时,更被列入官服体系。《旧唐书‧舆服志》载,五品以上的武官可佩戴“蹀躞七事”,即腰带上悬挂佩刀、刀子、砺石、契芯真、针筒、火石带等七样物品,直到开元初年罢去。
扬州的隋炀帝墓,发掘出一副十三环蹀躞金玉带,应该是中国出土的唯一一套最完整的、等级最高的腰带。这条金玉带,现存玉质带扣、玉质扣身、2枚镂空柿纹方銙、13枚附环玉方銙、2枚尖拱形玉銙、13枚玉环扣眼和玉质带尾。其中扣身和銙的背面均有金衬板,白玉温润、黄金璀璨,共同构成皇家金尊玉贵的气象。
温其如玉:君子最爱的组玉佩
除了腰带本身的装饰,古人为腰带搭配的饰品更是多样。如果让古人选择一类饰物随身佩带,那么玉佩一定是最佳选择。《礼记》中说:“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古人的崇玉心理,从先秦时期就已根深蒂固。
玉,石之美者,玉石经过雕琢,可用于祭祀、典礼,也是古人美德的化身。古诗词中“言念君子,温其如玉”“积石如玉,列松如翠”,就是用玉石赞美君子的品行。古人佩玉,不仅为了美化形象,更重要的是时常自省,以玉之品德修养自身。
传统的玉佩饰品,最受瞩目的是“组玉佩”,也叫杂佩、大佩、德佩等。它是不同形状的玉饰,搭配宝珠、绶带,制成的繁复多样的玉佩形制。根据玉料和组绶的质地、长短以及复杂程度,组玉佩同样可以反映佩戴者的尊卑之别。总体来说,身份越尊,组玉佩材质越上乘,形制越长、越复杂。
在不同朝代,组玉佩的组合及串连方式有所不同,但大多有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用多达十几或几十枚配件组成,看上去沉重繁琐却端庄大气。《大戴礼记》中阐述了早期组玉佩的形制:“上有双(葱)衡,下有双璜,冲牙玭珠以纳其间,琚瑀以杂之。”
组玉佩的一类结构是,上有玉衡,下有双璜,衡、璜之间系三道组绶,以冲牙、玭珠连缀,琚、瑀点缀其中。双衡经考证应是“葱衡”之误,是一种横向的圆弧形玉器,下部系三道组绶;它位于在顶部正中,起骨干作用。璜是指半璧形的玉器(璧是边两倍于孔的环状玉器),系于左右组绶的末端。
玭珠就是珍珠,牙指悬坠的璜,系于中间组绶末端,可左右冲击双璜发出声响,故名“冲牙”。琚和瑀在不同时期,形态也不相同,在某些典籍中分别指红玉大珠和白色方形玉器,系于组绶之中段。左右为琚,当中为瑀,可美化组玉佩。
在实际的出土文物中,组玉佩的款式更加丰富多彩多样了。比如安徽蔡侯墓出土一副玉佩,包括玉环、玉管、玉璜、玉璧、扁形玉、龙形玉等玉器,有21件之多;湖北一座楚墓发现的彩绘木俑,自胸至脚部佩戴两列对称的组玉佩,每列由玉环、玉璜、圆珠、方形玉管等配件组成;徐州市一座汉墓出土的一款组玉佩,由玉环、玉衡、玉觽、玉舞人、玉凤等配件组成。
环佩叮当,起节行止:女子的禁步
佩戴组玉佩的古人,行动之际步伐受到约束,这就体现出组玉佩“礼”的内涵。玉佩上悬坠的玉饰会随着人体的动作相互敲击,发出玉振之声。古人比德于玉,认为玉石“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因而组玉佩舒展悠扬的声音,代表了君子智慧无穷,能够流被四方。
《礼记‧玉藻》也记载:君子行动时,玉佩应符合五音的律感,发出演奏《采齐》《肆夏》般的乐音,鸣玉之声铿锵清悦,中规中矩,进退有度,这才是君子风度。如果组玉佩声音杂乱无章,就是佩玉之人失礼的表现。因而,组玉佩还衍生出“节行步”的作用,发展到明代,便成为流行于士庶女子的一种功能性饰品——“禁步”。
古代女子深居闺阁,腰间佩饰以装饰性为主,“禁步”虽然没有严明的等级之分,材质不限于玉石,形制也更为灵活。禁步和组玉佩相似,因其长度和重量,可以压住衣襟或裙摆,避免服装随意移动;同时,禁步发出的撞击之声,也时常提醒女子注意自身仪态是否端庄,行止是否合礼。
一般来说,贵族女子穿戴礼服时,往往佩戴古朴庄重的玉质禁步,日常则选取金、玉、珠翠等名贵材质的禁步;而平民女子,也以奢华新奇为尚,佩戴华贵精美的禁步,财力不足者,也尽力使用仿珠玉的材料打造禁步,力求达到妆饰的最佳效果。
明代梁庄王与王妃的合葬墓,出土的禁步饰品中,既有端庄的类似组玉佩的禁步,更有一副形制奇特的“玉叶组佩”。这组玉饰顶部的玉衡缺失,主体由四组丝线连缀,五排成对的玉叶和五排石榴、桃、鱼、鸳鸯等玛瑙雕刻件交替分布,点缀于丝线;当中一枚长条形玉版,把四列配饰分成上下两部分。
玉叶组佩的整体造型,灵动而不失贵气,而且每件玉件蕴含丰富吉祥的寓意:叶代表金枝玉叶,彰显王妃身份尊贵;瓜果有多子多福、福寿平安之意;鱼鸟更是表达对庄王和王妃美满姻缘的祝福。
除了组玉佩、禁步这种大型的腰饰外,古人还会在腰间系挂香囊荷包、盘绕宫绦等。这一件件玲珑精巧的腰饰,凝结着古人对礼的价值理念和独特的艺术品味,也是过去那段历史最生动鲜活的见证。
点阅【古代首饰】系列文章。
参考资料:
论文:《中国古代男子朝服中的腰饰》《明代女子佩饰“禁步”研究》@*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