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阿姆斯壮登月,宣称没有看到嫦娥、月兔,唯有一片黄沙广漠之后,孩子们聆听中秋节故事,发亮的眼神中,常因此有着几许游移不定的疑虑。
然而,宇宙时空是复杂的,人的眼睛是有局限的,肉眼看不到的东西不见得不存在。在古代的典籍中,还记载着许多关于月亮的神奇事迹,以超越人类思维的视角,诠释着永恒不朽的月宫传奇。
桂子月中落 中秋月的神迹
传说在明月皎洁的中秋夜,月宫有时会落下一颗颗的“桂子”,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中秋夜神迹。
唐代诗人宋之问到灵隐寺游赏,写下“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名句,而白居易“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的诗句,更为中秋夜月中落下桂子的传奇留下鲜明的注脚。“桂子月中落”隐含着仙界与修行者的奇妙联系,勾勒出另一种境界的升华。
然而,“桂子”到底是什么呢?有人说是天上的吴刚砍伐桂树时,掉落的桂树果实。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诗写了天竺寺的桂子雨,他想像:桂子应该是嫦娥在桂树旁游戏时,从天上丢掷下来人间的桂树果实。
北宋景德年中进士、道士张君房曾经目睹天落桂子雨的奇景。那是他出任钱唐令期间发生的,那年中秋他夜宿月轮山寺,忽然山寺的僧人来报告说,附近的六和塔上方下起了桂子雨,他赶紧起身观看,只见一轮圆月下,一团旋风快速旋动,如烟似雾,突然一颗颗小豆似的东西倾泻而下。隔日一看,一颗颗桂子散落一地,桂子看起来就像牵牛花的种子,有黄、有白,闻起来没什么味道。
宋代僧人遵式在天圣五年的中秋夜,也在天竺寺遇上天降桂子的奇景。桂子大如豆、圆如珠,有白、黄、黑,带有辛味,当时遵式还将其果实播种在树林下,并作桂子之诗。
某年中秋夜,明代礼部尚书朱国祯在天台山寺看到了月中落下的桂子,他还叫随身童子捡拾二升的桂子。那桂子大小如樟树籽,无皮、中间有仁,颜色如白玉,带有雀纹,可咀嚼出芝麻气味。跟菊花混杂做枕头,清芬袭人。散落在砖缝间的桂子,只要十天就能长成树,叶子柔长,冬天仍然劲秀不凋。朱国祯将这些神奇的事迹记录在《涌幢小品》一书中,为后人了解神奇的月亮,留下了珍贵的线索。
唐朝郑仁本 巧遇修凿月亮的仙人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连微醺中的苏轼,也不禁好奇月亮的时空来源。
唐代《酉阳杂俎》中记录了一段故事,描述两个唐朝人在山中偶遇修凿月亮的仙人。
唐文宗大和年间,郑仁本的表弟和王姓秀才到河南嵩山游历,他们穿林越涧,天色渐黑之后迷了路,正迷惘间,忽然听到榛树丛中传来了打鼾声。
他们拨开榛棘丛,只见一个身穿洁白布衣之人,枕着一个包袱,睡得正香。两人上前将其叫醒问路:“您知道怎么走上这附近的官道吗?”那人抬头看了他们一眼,没有作答,又沉沉睡去了。
两人再三呼喊他,那人才坐起来,转头对他们说:“过来吧!”两个人于是靠着他坐下,并问他来自哪里?
月亮由七种宝物合成 形状像圆球
那个人笑着说:“你们知道月亮是由七种宝物合成的吗?月亮的形状像个圆球,月亮上的阴影,是日光照在它表面凸起的地方造成的。有八万二千户人家负责修凿月亮,我就是其中之一。”
为了让他们相信,白衣人还解开包袱,让他们看里边的斧头和凿子等数件工具。包袱里还有两团玉屑饭,白衣人将玉屑饭送给二人,并说:“你们分吃了玉屑饭,虽然不能够长生不老,但却可以一辈子不生病。”
说完后站起身,给二人指了一条路:“只要顺着这条路走,自然就可以走到那条官道上了。”说完,白衣人就不见了。
偶遇修月仙人的记载,后世都把它视为传奇故事,然而,当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之后,却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传奇与事实都指向同一个答案:月亮可能是远古神人创造的。
科学家发现月亮的“超常”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人类对于月亮有了越来越多的发现。
首先,月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正好和它公转一周的时间相同,所以月球永远以同一面向着地球。科学家发现,月球面对地球的一面是相当光滑的,而背面是粗糙的、密密麻麻的环形山,这些描述和故事中修月仙人所言不谋而合。
其次,一般天然卫星的轨道都是椭圆的,而月球轨道却是圆形的。我们知道,只有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是圆的。
再者,一九六九年,“阿波罗”十三号宇宙飞船在进入月球轨道的时候,设计实验让飞船的第三级火箭撞击月球,放在月球表面的月震仪,震动时间约持续了三个小时,这情况就像用锤子用力敲击大钟,振动持续很长时间才慢慢消失。这个持续振动的现象让科学家不得不推断:月球内部可能是空心的。
此外,科学家分析宇航员带回来的三百八十公斤月球土壤样品后,发现竟含有纯铁和纯钛,这是自然界所没有的纯金属矿。这些研究的发现,竟然意外地呼应了古籍里修月仙人所说的──月球是由七种金属合成的球体。
科学家与神学家 谁先在高山上
现代科学的发现,不断证实着月亮的神奇,刷新人类对于宇宙、天体的认知。早在1970年7月号《旅伴》杂志上,前苏联科学家瓦欣和谢尔巴科夫已经提出了“月球是巨型宇宙飞船”的月球起源之说,他们认为月球是一个受智慧生命控制的天体,实际是一艘中空的宇宙飞船。
这些现代科学的发现,与古籍的记载遥相辉映,不可思议的神巧合,其过程正如美国航天计划的开拓者罗伯特.贾斯特罗(Robert Jastrow)的智慧名言:“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后,却发现神学家早就坐在那里了!”
诚然,月亮的奥秘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扇窗,闪烁着造物主的智慧之光。
参考资料:
《杭州府志》、《宋元地方志丛书》、《咸淳临安志》、《涌幢小品》、《酉阳杂俎》、《武林灵隐寺志》
——转自《明慧之窗》:
责任编辑: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