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圣到世俗
1490年代起,佩鲁吉诺开始处理一些世俗的主题,这是在他的创作中比较少见的。1490年代的《阿波罗与达夫尼》(Appollon et Daphnis),一般认为是他为罗伦佐‧美第奇而创作。画面中坐在左边吹笛的青年,是传说中仰慕艺术之神阿波罗的牧人达夫尼,而右边如古希腊雕像般“对立式平衡”(contrapposto)姿态聆听的显然是阿波罗,从他脚边的弓箭和七弦琴可以确认身份。达夫尼容貌略似美第奇家族的“伟大的罗伦佐”,暗喻了这位佛罗伦斯艺术、诗歌的保护人和他为艺术付出的使命。在这样一个细致的色彩及其细腻变化的作品中,佩鲁吉诺成功地创造了一种深度的内在微妙感情的氛围,给予风景一个新的地位。
在十六世纪初,佩鲁吉诺的声望已达到顶峰,他的主顾经常是意大利最有权势力的家族或艺术赞助者。1503年,曼都瓦的伊莎贝拉‧德斯特侯爵夫人向他订了一幅寓言画《爱欲与贞节的交战》(Le Combat de l’Amour et de la Chasteté,1502年至1505年,Tempera sur toile,长160公分,宽191公分),装饰在她在公爵的府邸的工作间(studiolo),与曼帖纳的作品互补搭配。
《爱欲与贞节的交战》中,佩鲁吉诺根据伊莎贝拉‧德斯特的要求,表现出贞节的一方占上风,显示侯爵夫人人文主义的素养与道德价值。主题场景再次呈现一个佩鲁吉诺式的风景背景——空气远近法处理的山丘、河流,和点缀着的小树丛;只是气氛不若以往的静宓,而是纷乱的激战场面。观众容易在近景人物辨认出贞节的密涅娃和戴安娜,和代表爱欲的维纳斯、安忒罗斯、宁芙仙女、牧神等;远处则表现一些神话中相关的爱情片断,例如阿波罗与变成桂树的达芙妮,朱彼得与欧罗芭等等。
这个题材也促使这位宗教祭坛画大师改变习惯的创作思维,从事比较个人内心且特异的世俗题材。
拉斐尔的大师
在十五到十六世纪绘画蜕变的关键时期,佩鲁吉诺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对当时的艺术家影响深巨,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古典绘画的拉斐尔。拉斐尔的早期作品风格与佩鲁吉诺极为近似,有美术史家认为只有长期在佩鲁吉诺画室学习过,才能够如此地掌握佩鲁吉诺大师的艺术特点。然而我们至今尚无拉斐尔直接受教于佩鲁吉诺的证据。
例如梵蒂冈所藏拉斐尔《欧迪祭坛画(Oddi Altarpiece)》中的《圣母加冕(The crowning of the virgin)》,其人物的优美精细,明暗的处理自如,衣褶的熟练掌握,与佩鲁吉诺在佩鲁斯的圣彼得教堂所作的《圣彼得多折画屏》(Polyptyque de San Pietro)有着近亲般的相似,至少肯定了拉斐尔同化且吸收了这位前辈的美学观点。现场展出的一些收藏于南特与鲁昂美术馆小幅单元作品,见证了佩鲁吉诺在十五世纪最后十年已经达到顶峰,也为他所处的古典时期树立了典范,完美的造形也预示了拉斐尔的一些最美的写实作品。
而年轻的拉斐尔在汲取前辈艺术精华的同时,也充分自由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天才。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即使拉斐尔在创作《拖雷汀诺的圣尼古拉》祭坛画(Retable de saint Nicolas de Tolentino,意:Tavola Baronci 或 Pala del beato Nicola da Tolentino)的时候,还没完全被佩鲁吉诺所折服,画中的优雅细致的线条、人物姿态的考究,衣袍布褶的强调,却不折不扣来自翁布利亚大师对他的影响。为了这次画展,馆方特别从各地收藏汇集了这件祭坛画被分散的部分,还包括一张构思过程中的素描稿(来自里尔艺术宫,Palais des Beaux-Arts,Lille),侧写了这件巨作从构思到完成中,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的强大能力。
画展最终以一幅巨大的多折画作为结束。这件佩鲁吉诺为佩鲁斯的圣奥古斯汀诺教堂所做的多折画(polyptyque de saint Augustin),从1500年开始创作直到1523年过世,是佩鲁吉诺最后的遗作。即使是晚年之作,翁布里亚大师再次证明了他技艺的完美高超。而他纪念碑似的人物安排与古典手法的造形,也似乎有来自拉斐尔的灵感,见证了文艺复兴两位艺术大师的相互影响。晚年佩鲁吉诺的绘画,依然以“自在、灵活;近乎黄昏的温柔”的美感惊艳观众。
在文艺复兴人才辈出的风云时代,如果没有卓越的技术和推陈出新的巧思,难保不被埋没。而佩鲁吉诺屹立不摇的数十年艺术生涯中,见识过同侪达芬奇的渊博智慧与米开朗基罗的雄伟壮阔,可能也教导过聪灵好学的拉斐尔。或许后起之秀的光芒过于耀眼,掩盖了这位坚守本分的十五世纪大师。事实上佩鲁吉诺扮演了一个承先启后的角色,连接文艺复兴青涩的初期和巨星荟萃的盛期,成为介于乔托和拉斐尔之间的中央要角和桥梁,也是将文艺复兴艺术推向高峰的功臣之一。在艺术高潮迭起的历史大戏中,1523年死于瘟疫的佩鲁吉诺毕竟完成了使命,从艺术舞台上光荣退场。(全文完)@#
(点阅【佩鲁吉诺Perugino——拉斐尔的大师】系列文章。)
——转载自《》
(点阅艺谈系列文章)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