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在中华文化中一直是个生命意味深长又特色鲜明的节日。重阳节是黄历的九月九日,日、月皆逢九,两阳相重,故名“重九”、“重阳”,在民俗中称为“重阳节”,也简称“重节”。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重阳节,反映天人合一文化的内涵。
九九重阳节在中华文化文化中凝聚了哪些文化、民俗意涵特色呢?
一、九九阳极之数,宜长宜久的嘉节:
在《易经》之数中,九是阳极之数,又谐音为“久”。换言之,九九意为长长久久,就是长寿的象征。故而自古以来以这一天在民俗中也成了“老人节”、“敬老节”。西汉的《西京杂记》记载相关的民俗:“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
二、九九日月并阳,步步登高嘉节:
重阳日是步步登高的好时辰。从节气来看,重阳多落在秋高气爽的深秋,过了这一天就准备迎寒了,最佳秋色在九九重阳,因而这一天是登高的嘉(善)节。古人利用此日,举行宴飨高会。南朝梁《荆楚岁时记》也记载:“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汉至(南朝)宋未改。”
三国时代,魏文帝曹丕在重阳日给好友、重臣钟繇写信,表示九月九日盛大聚会的雅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日与钟繇书》)
唐代很重视重阳节,皇室赐宴、放假。长安曲水宴一在春天的上巳节举行,另一就是秋天的重阳节。文武百官放假,自选胜地去旅游,登高聚宴。
饮宴中的名物“重阳糕”,南宋民俗志《梦粱录》有记载了:“此日都人店肆,以糖面蒸糕,上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饤,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王府、贵家以糕相赠。”糕与高谐音,有“百事俱高”的吉祥意义。
清代《燕京岁时记》记载,一到九月九日庆贺重阳嘉节,有出城登高的,有在风景名胜处作诗、饮酒、烤肉、吃糕的,也有望海、赛马的。集合各朝代欢庆重阳的大成,宜文宜武各取所爱,真是飒爽金秋之快事。
三、九九之数阳极之数,祸福相倚之变兆:
天地间阴阳消长的关系是“变易”的,但是阴阳相倚的道理是“不易”的。《易经》晓谕人,物极必反,祸福相倚,灾难可能在欢庆中忽然而至,所以也有“阳九之厄”的说法!过了九九重阳,一年金秋亮丽也走到尽头了,金黄转成萧飒,阳盛转入衰落,阳消阴长更加明显快速。这一天给人祸福相倚的警惕。
民间普遍以菊花、茱萸入酒做成饮品,以辟邪、延寿,寓意消阳九之厄。如《梦梁录》记载,“辟邪翁”茱萸和“延寿客”菊花,都是消“阳九之厄”的吉祥物。
四、九九重阳是辟恶疫之日:
九九重阳辟恶疫的做法,从西汉就有了。《西京杂记》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就是辟恶疫的一种做法。
在民俗中,重九有防疫节的历史典故。南北朝吴均的《续齐谐记》记载,相传东汉时,豫州汝南(今河南汝南县)地方有个叫桓景的慕道之人,跟随方士费长房游学求道多年。有一年晚秋时节,费长房告诉桓景,九月九日汝南会遭瘟疫的灾厄。费长房事先教他辟灾的方法。
桓景牢记费长房所授之法,他事先准备好茱萸囊和菊花酒。到了九月九日大清早,他将茱萸囊给家人乡人戴上,领着他们登高避祸。到了太阳下山才回家,发现家禽、家畜果然都暴死。据说,重阳佩茱萸登高避疫的习俗就这样代代流传下来了。
五、天人合一重阳日 识仙缘寻真乡:
二千多年前战国时代,屈原在《远游》篇中探索“重阳”。屈原所指的“重阳”是清澈的天宇,是神仙之乡。古人有一说,天有九重,故而以“重阳”代指天。屈原远游赋吟:“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星名,太白星)而观清都”,就是上了天境,去寻访庄严美好的神仙殿堂。
相传九月九日这一天是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乘龙升天之日,而著名的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也是在九月九日这天升天成仙。这样的历史与人物交织的图像,凸显了九月九日这一天的非凡意义,直接指向生命的探索。代代重阳,年年九九辰,一直在提醒人生命的深处记忆:怎样才能返本归真,脱去尘俗的拘绊,回到生命原乡最美好的境界?
综合说来,九月九日重阳节,在中华文化中除了《易经》的生命哲学的含意、民俗的含意,还有修道成仙的修炼文化的典故,指向生命为何而来的追寻。这个节日意义,实在深厚悠远。@*#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