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协助了几家公司处理了经营管理上的问题,虽然产业不同,但却有着共通的需要;那便是管理决策者如何听声辨位?明辨何种意见才是能走上长远的经营之道?明辨何种人才能衷心为着公司的愿景而努力?这些问题看似复杂,却非困难,很重要的关键之一是当决策者不愿接受批评与不同声音的时候,也同步地让企业走上了危险之路。
《忠经 观风章第九》上提及为臣(人才)之道,“惟臣以天子之命出于四方、以观风。听不可以不聪、视不可以不明。”朝廷的臣子等于是现代企业中的管理层,必须忠于天子,得以知道各地和百姓的真实情况,为治理国家献策出力;企业中的主管也需知道顾客和下属的真实反馈与态度,并为公司献策出力。两者都关乎着大局安危与万民(顾客)的幸福(权益),所以得耳聪目明。因为“聪则审于事、明则辨于理。理辨则忠、事审则分。”
如何能做到耳聪目明呢?《忠经》上说:“君子去其私、正其色、不害理以伤物、不惮势以举任。惟善是与、惟恶是除。”去私公正方能不害理、不伤物并存善去恶,依循着这样的原则就能有成而无怨,因此“天下敬职万邦以宁”。尽忠臣之德而天下太平,乃百姓之福也。
人生在世难免有些天灾之难、人祸之困,为官者要能体察民情,就能耳聪目明地知道人民真正的需要,北宋苏轼就是这样的一位父母官。苏东坡在元佑五年(公元1090年)写下《南歌子 杭州端午》来表达水患与大疫过后的心情,“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游人都上十三楼,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菰忝连昌歜,琼彝倒玉舟。谁家《水调》唱《歌头》,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苏轼第二次到杭州,任职知州,虽然只从元佑四年(公元1089年)到六年(公元1091年)短短两年任期,却做出了许多大实绩。苏轼刚到杭州就遇到了水灾,农田无法插秧,当然也就无法收获。等到五六月份晚稻刚刚种下,却又遇上了旱灾,导致米价高涨。他积极地争取到了赈粮,也向朝廷请求免去秋税。不仅如此,他也发挥了存粮备荒远胜救济的精神,让百姓不再受饥荒之苦。
水灾过后瘟疫爆发,乐善好施的苏东坡也成立了“安乐坊”,这可称为是第一家的官办民助医院,杭州贫病民众因苏轼的良政而得救无数。他责成多备济粥和药剂,在多处设点为病人医治。 但在缓不济急的情况下,苏轼筹集公款二千,又捐出自己的五十两黄金,以供病坊运作。这座为百姓免费医疗的安乐坊为中国医史立下了新的里程碑。两年后苏轼离任回京时,也将挚友赠送的五两黄金和一百五十两的白银转赠给安乐坊。到了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朝廷开始于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随后安乐坊也改赐名为安济,收为官办。
苏轼任上又解决了久无整治的西湖,他写道:“近岁废而不理,至是。湖中葑田积二十五万余丈,而水无几矣。运河失湖水之利……”这关乎万民的生存问题,睿智的苏轼发动数万民工除葑草,把挖起的泥土堆筑成“苏堤”,让“苏堤春晓”成为西湖十景之首,又使西湖能发挥蓄水灌田的水利之益。
百姓为了感谢这位父母官,送了如山的猪肉到苏府,苏轼嘱咐家厨切成小方块,再用老家四川眉山的方法,文火慢焖出香嫩酥烂的红烧肉后,再分享给疏浚西湖的民工,也留下了这道东坡肉的中华美食。这苏堤也好,东坡肉也罢,为一名心悬百姓的父母官做了世世代代的见证。
虽然苏轼的仕途不顺,受到新旧两派的排挤,但他坚持公正无私,观民风、听疾苦,为为臣之道立下了“忠”的千古典范。@#
点阅【神传汉字看人生运道】连载文章。
责任编辑:王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