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叹唐伯虎“一失足成千古笑”

文/宋宝蓝

图为明 唐寅《西洲话旧图轴》局部。(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2488
【字号】    
   标签: tags: , , ,

明朝时期,桃花庵下住着一位才子,自诩为桃花仙人。尽管世人都笑他举止疯癫,他却笑世人看不透人间尘寰。这位才子历经人生沉浮,终是选择回归自然,以花为朋、以酒为友,过着淡然闲适的归隐生活。他就是唐寅。

明朝时期,桃花庵下住着一位才子,自诩为桃花仙人,他就是唐寅。图为明 唐寅《溪山渔隐卷》局部。(公有领域)

唐寅,字伯虎,与祝允明、文徵明、徐祯卿并称为“吴中四才子”。据祝允明在《唐子畏墓志并铭》中所述,唐伯虎小时候读书用功,几乎足不出户。

弘治十一年,唐伯虎参加乡试,高中解元,名震江南。当时,江阴有一位富家子弟叫徐经,此人也颇有才学。徐经原本与唐伯虎并无交集,只因钦慕他的才华,甘愿出资带着伯虎一起前往京城参加大考。徐经随行还带着几名歌艺伶人,每日跟随伯虎驰骋于都市。京城公卿仰慕伯虎才学,竞相造访他。二人行事高调,难免招人嫉恨。

弘治十二年(1499)二月会试开考,朝廷钦定大学士程敏政、李东阳为主考官。考过二场之后(注:会试共考三场),有仇恨富家子弟之人上奏朝廷,指有主考官徇私泄题。《明孝宗实录》记载,会试完毕后,朝臣华昶(音厂)弹劾程敏政泄题给徐经、唐伯虎。朝廷交由另一主考官李东阳复阅试卷,发现程敏政批阅的录取试卷中,并无徐经与唐伯虎。于是朝廷下旨,将华昶、徐经、唐伯虎送交锦衣卫审讯。

此案几经波折,最终裁定,主考官程敏政革职归乡,华昶以弹劾不实之罪调任南京。徐经、唐伯虎被罢黜功名,唐伯虎遭贬谪派发浙江充吏役。《明孝宗实录》载:“盖当时有谋代其(程敏政)位者,唆给事中华昶言之,遂成大狱,以至愤恨而死,有知者至今多冤之。”有朝臣想夺程敏政官位,于是教唆华昶弹劾,构成大狱,以致程大人罢官回乡,愤恨而死。知道内情的人都为程大人抱不平。

事后,唐伯虎撰《与文徵明书》回忆狱中所遭刑讯,自述:“身贵三木,卒吏如虎,举头抢地,洟泗横集。”对于他,牢狱之苦或许还不算什么,此后伯虎遭遇的身心羞辱,比之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回到家乡,周遭人士都视他为“不齿之士”。不管人们是否知道实情,只要提起唐伯虎,都是举指唾骂,羞辱他,视他犹如仇敌。从此,伯虎不愿出仕,绝意仕途。

明朝杨仪于《明良记》记载,唐伯虎功名被废,曾作诗感叹:“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一次失误竟成为千古笑柄,再回首时,已是老态龙钟,暮景残光。后来,这句诗被人稍作改动,成为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句谚语,即“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褚人获于《隋唐演义》第六十五回,引用此句:“谚云: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不要说男子处逆境,有怨天尤人,即使妇人亦多嗟叹。一日之间,就有无穷怨尤,总是难与人说的。”清朝魏子安所着《花月痕》第二十五回,书生韦痴珠也曾引用此句表达一番感慨。

唐伯虎这句诗“一失足成千古笑”,成为众所周知的谚语“一失足成千古恨”。一字之差,“笑”在人世蹉跎,世事无常,颇有自嘲之意;“恨”在身陷逆境,或怨天尤人,或犹自嗟叹。一笑,一恨,胸襟不同,各有千秋。

只这一句诗,就有几多玩味之处。再追溯伯虎诗中“失足”一语变迁,时间跨越更是遥远。

孔子说:“君子在众人面前,不失去进退的节度,不失去矜庄的仪容,不失口于人。”图为明 唐寅《秋墅联吟卷》局部。(公有领域)

“失足”出自《礼记.表记》。原文为“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意思是,君子在众人面前,不失去进退的节度,不失去矜庄的仪容,不失口于人(指言语要谨慎)。所以﹐君子的容貌带着足够的威严,仪表足以使人心生敬畏,言论足以使人信服。人心有所忌戒,自然不敢擅自妄为。

孔子所说的“失足”是指举止不够庄重的意思。从春秋至明朝,时间跨度将近二千年。“失足”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增添、引申了意义,或指人误入歧途,身陷堕落;或指人在命运漩涡中,犯下严重过错,以致于难以回头。

唐伯虎受科场舞弊案牵连,从人人仰慕的才子,经刑狱后,沦落为举国非议的“不齿之士”,前后天壤之别的境遇,着实令人堪怜。一声感叹:“一失足成千古笑,再回头是百年人。”那满腔浓烈的不羁之才,自嘲与悲愤交加之心灵冲击,又是否真能道尽?@*#

参考资料:
《明史》卷286
《明孝宗实录》卷148、卷149、卷151
《礼记正义》卷54《表记第三十二》
《四友斋丛说》卷15
《唐子畏墓志并铭》
《吴县志》


责任编辑:王堇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随明使来中国的日本友人彦九郎,由北京回国途中,路经苏州,结识了唐伯虎,两人相见后,谈得十分投机。
  • 唐寅是明朝人,“明四家”之一,又号称“江南第一才子”。相传唐寅年少时拜沈周为师,跟沈周学画。
  • 唐伯虎,戏里戏外都是传奇。正史中,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由于出生那年,岁次庚寅,又生在寅时,唐父为他取名唐寅。十二地支中,寅是虎,他又是唐家长子,所以取字“伯虎”。
  • 供养天女
    明代张谊的《宦游纪闻·抱佛免罪》里记载了一个“临时抱佛脚”故事,过去我也认为这都属无稽之谈,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怎么能管用?但现在看来,佛法的无边确实远超现代人的想像。
  • “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这句话出自《左氏春秋》,这里的“将”指的是战国时代那位只会纸上谈兵的赵军元帅赵括。当时赵王因为中了反间计,用赵括代替老将廉颇,结果断送了赵军四十万将士的性命,让赵国元气大伤。
  • 一位有道德的正人君子,并不会因为他人看不到就放纵自己。春秋时期的卫国大夫蘧伯玉,就是这样一位“不欺暗室”的君子。
  • 民间有“做七”习俗,“做七”意指在亲人往生后每七天举行超度法事,“做七”习俗行之久矣,由来为何?为什么不行作“五”、作“十”的习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据为何呢?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了解。
  • 王勃从滕王阁高处临观秋景,所见“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序》)瑰伟绝特的景色就来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阳日。共赏九九重阳诗词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两个“中秋”?它们各以“月夕”和“夕月”为名,表现了“中秋”丰富多元的特色与内涵。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吧。
  • 中秋节的月亮与嫦娥的传说迢递人间几千年,是最古老的中华民俗传说中的一个,启发人修炼成仙、返本归真的追求,也显示给人往上飞升的关键。月饼加进了月亮与嫦娥故事中扣响人间的中秋组曲,传送着浓厚的团圆情味。宋代学者邵雍《梅花诗》吟:“荡荡天门万古开,几人归去几人来。”道出了天人之间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