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北宋苏轼诗《於潜僧绿筠轩》‧节录
在中国文化中,竹子被喻为高风亮节、虚怀若谷的君子。人们把梅兰竹菊合称花中“四君子”。另有一种“岁寒三友”的说法,指的是松竹梅。在风雅文化中,竹子从不缺席。
竹子的生长方式与众不同,首先是嫩笋破土而出,逐节上升,开枝发叶,象征“有志有节”。竹竿外表光滑洁净,不易攀附蔓生植物,象征“不趋炎附势”;而竹的内部是空的,象征“清虚自守”。整体竹株看起来似弱而坚韧,风来顺风,雨来承雨,雪来载雪,时时“以柔克刚”。中国古人就爱竹的傲岸与清虚。
画竹,可说是一种永不孤寂的主题;墨竹,是中国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那么在画竹文化中,孕育出哪些名家?作品表现了什么特色呢?
首开画竹之风的是谁?关羽、吴道子、王维、唐玄宗……等等都有人传说,众说纷纭。早传的一位墨竹名家是唐代萧悦,北宋宫府藏有他5幅作品,只是于今失传。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推崇萧悦“工竹,一色,有雅趣”,就是说他专攻竹画,画的竹富有雅趣。
宋朝文同 胸有成竹
到了宋代,画竹以文同(1018年-1079年)最杰出。文同,字与可,曾出任湖州和洋州的知州,人称“文湖州”。
文同任洋州知州时,得知洋州城北有个筼筜(音:云当)谷,谷中种满了竹子,竹林处处,茂林修竹,正是文人雅士最心仪的处所。文同在谷中盖了座亭子,政务之余,常偕妻友来此遨游、观竹。因长期细致地观察,久而久之,他胸怀千山万豁,都是竹。画的竹一幅比一幅精彩。而且他特别擅长于画墨竹,当时学他画风的人相当多,有“湖州竹派”之称。
宋代晁补之说他画竹时,“胸中有成竹”(《赠文潜甥杨克一学文与可画竹求》诗)。苏东坡也说:“与可画竹时,见竹不见人。岂独不见人,嗒然遗其身,其身与竹化,无穷出清新。”(《书晁补之所藏与可画竹三首》)意思是说,文同画竹子时不但忘了身旁的人,最后连自己都忘了,一心只有竹,甚至化身为竹,才能不断地画出这么清新、足以传世的画作。
一般人画竹赏竹大都以人习惯的角度来看来画,由下往上,适合于视线的行进。习惯于这样的美学角度的人,乍看文同这幅竹画,不免吃惊。
画面中,只有一根主干,由上而下,呈S形,它的细枝不管浓密稀疏,都顺着主干的弯度在走。从细枝长出来的叶子是整幅画的精华,在文同笔下,如剑如矢、浓浓淡淡的叶片,也和细枝一样,都随着主干的走势而行。画中的竹子仿佛是活的,是有生命的,仿佛在“舞动”着。文同抛开“神似”“形似”这些问题,只以艺术家的直觉去画,“意在笔先”,在他来讲,每片叶子都是不可或缺的,它们化身为画中的粒子,簇拥着旋转的主干与细枝,共同谱成了一个谐和的、生命力无穷的小小世界。
文同打造的这幅竹画影响了后代不少的墨竹画家,我们看到后世也出现了一些似曾相识的画作。不过,文同在这幅画中所透出的威势,那种仿若从天而降,带着无穷活力与内涵的气韵,不是一般人所能照搬的。
元代柯九思 以书入画
元代出现了许多画竹大家,比如赵子昂、管道昇、柯九思、鲜于枢、吴镇、倪瓒。就如前人一般,他们也想研究发展独到的画竹方法,一方面想通过竹子表达自我,一方面也想使竹画更加生动、鲜活,更富生命力。
柯九思(1290-1358年?),号丹丘生,文物鉴藏家,画家,浙江仙居人。《清閟阁墨竹图》是柯九思为倪瓒所画。(“清閟阁”是倪瓒的斋号)
在技法上,画竹可分为勾勒法的“画竹”与写意法的“写竹”。柯九思此幅画两者都有,兼写兼画。他以披麻皴来画岩石,营造出浑厚有重量、有立体感的岩体;而墨竹则师法文同。他以中锋用笔,先以淡墨写竹干,竹干圆浑有光泽、透亮;竹节上下勾线,中间留白,以虚代实,只在两端重复加墨,再以水染之,由浅入深的墨韵,十分引人,也非常悦目。
他行笔画竹叶则是既沉着又飘逸,均匀外张而有神,末稍也留得比较长。叶片有浓淡之分,在墨叶之后,随机加上淡色叶子,层次繁多的“浅色”,不但簇拥出秀逸富神采的叶丛,也拉出前后距离,产生空间感。然后再在竹叶竹节中,随机加画劲挺又有弹性的细枝,穿插引领,深浅自如,使竹丛更显茂密精彩,生动的气韵也由此而生。
那时的文人倡导“以书入画”,写竹时藉书法的笔法来丰富画面的层次。元代画家赵孟頫说写竹还须八法通,八法就是大家熟知的“永字八法”。柯九思写竹看来比较偏向这种解读方式,以书法的笔法作画,使画面更调和统一。
另有一种解读是,除了要求笔法、墨色富于变化、更有韵味之外,同时让书法以题款和诗文的形式进入画面。此时,必需留意文字的安排,包括字体的大小、句式的高低长短、题款字数多寡,哪种字体才能和画意搭配,等等都必需细心审视经营,才能为“书画一体”开创新的局面。
中国的竹画里有人生哲学,更有浓郁的文化质素。竹文化留下的美学意象,影响着后世的人,一代又一代。@*#(待续)
责任编辑: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