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得好》度世金针
清代乾隆年间江苏扬州石成金(字天基,号惺庵愚人)留下中国十八世纪的笑话集,《笑得好》二集约二百则笑话,过了近三百年后的今天来看《笑得好》,犹然是笑话中的奇笑话,博君一笑、醒君顿悟。
看笑话怎样《笑得好》?表面看笑话,内蕴看世道、看人心,核心是让人找回“好心”--善心。石成金是清代医家,生年大致在康熙到乾隆初年之间,留下的著作,以教人养生、长生的秘诀多,比如《养生镜》、《长生秘诀》、《石成金医书六种》等等。《笑得好》则是教人“养心”的,养好心、养善心。
医家善诊个体的病情,善用药石针砭为人调整身体、回复正气。生在清代的医家石成金不仅诊断个体的病情,更是洞察了整体社会善性逸失的病情,开出了“笑话”作药方、作针砭,为提振世道、回复人心善性的“度世金针”。他在〈自序〉中这样说:“人以笑话为笑,我以笑话醒人;虽然游戏三昧,可称度世金针。”
石成金看人心
石成金是医家,也学佛,认为人性本善,是因为物欲昏蔽了善性、败坏的风气堕落了人心,沾染成痼疾,医药也难痊。所以他以“笑话”为针砭。他希望听到他的笑话的人,入耳发笑,而且入耳警心,这就是《笑得好》的人,这一来,“人性之天良顿复,遍地无不好之人”。有人担心他写笑话救世的立意虽好,但是笑话可能太“毒”了,让听的人耐受不住啊,反而容易破笑成怒、种下恨因 !
三百年前,石成金已经体察到世道人心败坏成沉痾痼疾,不下猛药已经救不了世人了!他在〈自序〉中说:“予谓沉痾痼疾,非用猛药,何能起死回生”?他说,如果人听了笑话不愧又不悔反而发怒生恨,那就是病情垂危又拒绝良药,怎能得健康平安?
想想,猛药不也是毒嘛,毒语言也有功于世。
(《笑得好》原存于乾隆四年( 1739) 原刊《传家宝》中。)
以下将逐集为读者选译《笑得好》。走在现今世道上的现代人,看一看近三百年前的“毒笑话”,今昔比一比,也能“笑得好”吗?
笑点:百岁富贵老人的忧愁
一个百岁的老人,别人看他富贵满门、子孙满堂,真是羡煞人了。可是富贵十全的老人却还有桩忧愁事儿,猜猜,他为何攒眉不乐?
在百岁寿辰那天,富贵兼得又子孙繁昌的老人家中贺客盈门,老人却攒着眉头好像心头不乐。
众人问他:“人生难能得十全的福气,您老都全有了,还有什么好忧心的呢?”
老人回答:“各样都不愁,只是担心到我二百岁生日寿宴的时候,来贺的人更多了几千几百,叫我如何记得清?”
看官们对老人的忧虑要不要劝两句?
古人说:“人生不满百,常怀百岁忧”是也。
想想我们的人生里怎个“愁”字了得?发也愁,“发愁”;穷也愁,“穷愁”;闷也愁,“闷愁”;闲也愁,“闲愁”;空也愁,“空愁”。才下眉头又上心头!所以,老天常给已经忧愁得过多的上了年纪的人准备一种解药叫“健忘”。@*#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