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过:欧洲的绘画,有“ 重人物而轻山水”的倾向。而人物画当中,又包含了叙事画和肖像画。我这次在纽约市大都会美术馆里,邂逅了几张自己相当喜欢的肖像画,在这儿和大家分享。 这几张画的创作年代,大致从十九世纪初到十九世纪末,其风格依序包括了Romanticism(浪漫派)、Academic School(学院派)、和Impressionism(印象派)。 我会照按反时间的顺序来作介绍。
在印象派画家里面,以女性的肖像画知名的,是法国的Pierre-Auguste Renoir(雷洛瓦)。他的这类作品,不少着墨于丰腴的女性胴体。但也有一些杰作,是聚焦在女性的姿态和表情上面的。纽约市大都会美术馆所收藏的这幅画作,便是属于后者。其创作时间是1878年,大约是雷洛瓦的壮年期。
就像上次所介绍的提香的《维纳斯和阿多尼斯》一样,《夏邦蒂夫人和孩子》这幅画也是把三位主角及他们的视线,安排在一条直线上。这条主轴线虽然位置偏左又偏高,但是它和妇人深色晚礼服的右侧轮廓,形成一个三角形,而达到了画面的稳定性。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是中间小孩如天使般的表情和目光,它们和左方小孩的颜面,形成一种投射和反射的柔美交流。使用印象派这种较简略的笔触,还能达到这样的细腻效果,实在是难能可贵。坐在中间的小孩,其实是一位三岁的男童,叫做Paul。他依当时的习俗,被打扮成类似他六岁的姐姐。另外,画面下方那条纽芬兰犬那种“ 不想管天下事”的逗趣表情,相信许多爱狗的朋友们,看了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画中的妇人,叫做Madame Charpentier,在当时巴黎的上流社会相当活跃。家中的常客,包括了撰写《Madame Bovary》(包法利夫人)一书的作家Gustave Flaubert(福楼拜), 以及自然主义作家Émile Zola(左拉)。
十九世纪中页,欧洲美术界的前卫风潮,逐渐从“ 新古典主义”和“ 浪漫主义”,转移到“ 写实主义”和“ 印象主义”。可是还是有不少画家,继续致力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整合及发扬。他们大都受了美术学院教育的影响,所以被称为“ 学院派”。在当中有一位善于肖像画的画家,叫做Pierre Auguste Cot。 纽约市大都会美术馆收藏了一对他的作品,两幅不论在题材、风格、和技法上,都很类似。创作年代稍早的那一幅画,题为《春天》。而稍晚的那一幅,则题为《暴风雨》。
这两幅画的笔法和风格,都是新古典主义的延伸。比较特别的,是在第一幅里,Cot 对少女身上薄纱的绝妙处理,已经超过“ 吴带当风”所能形容的境地。而在第二幅里,他更把这个技巧,延伸到比较厚重的布料上。 另外,在第一幅画里少女如梦幻般的爱恋眼神,相信许多少男看了都会为之动心的。 这一幅画,是 在2012年才正式被原来的主人捐赠给大都会美术馆的,之前可能只是借展。
约在十九世纪初期的欧洲,在文学、音乐、和美术的领域,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新的风潮,那就是浪漫主义。在文学领域的浪漫主义,产生了许多知名的作家和诗人,例如Goethe(哥德)、Wordsworth(华茨华斯)、Byron(拜伦)、Shelley(雪莱)、Hugo(雨果)、和Pushkin(普锡金)等等。在音乐的领域,浪漫主义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成为欧洲音乐史上最蓬勃的一个风潮。像 舒曼、孟德尔颂、萧邦、和 柴可夫斯基等几位名作曲家,都是属于浪漫派。
相较之下,美术领域里的浪漫主义,在整个欧洲美术史上所占的比重,并没有像在文学和音乐领域里那么高,可是也产生了不少杰出的画家。像Goya(哥雅)、Géricault(杰里科)、Delacroix (德拉克罗瓦)、Turner(透纳)等等。 其中有一位肖像画的领导者,叫做Sir Thomas Lawrence。大都会美术馆收藏了两幅他的画作,其中我比较喜欢的,是题为《The Calmady Children》的那一幅。画风是典型的、刚刚从古典主义的拘谨中解放出来的浪漫主义风格。像面向观众的那位女童左手的随兴姿势,就是在古典主义的画作中不容易看到的。我最欣赏的,是画中两位女童那种童稚、欢愉的表情和目光。那是连照相机都不容易捕捉到的。
音乐和美术的工作者,经常会面临一种要追逐新风潮的压力。 这种压力,甚至会导致像“ 老式的就是不好的”这样的迷思。可是当我们比较上面所介绍雷洛瓦的例子(比较新潮的印象派,作于1878年)和Lawrence 的例子(比较老式的浪漫派,作于1823年),真的是比较新潮的就比较好吗?@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