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志曰:峨眉山是中国第一大山。因轩辕黄帝在此得天皇受道,普贤菩萨示现象容而名扬天下。峨眉山中琳宫绀殿林立,犹如棋子布在云岩之间。更有山花夹道,香气袭人。山中宝刹于云中隐隐而现,宛如人间仙境。历代王臣因仰慕峨眉胜境,大力扶持,修建寺院道观。名流侠士投栖此地,或参禅悟道,或降香祈福,古往今来络绎不绝。
观宇宙之大 览天下之小
峨眉高峻,周围大小群山均依势盘礡。因此远观峨眉有超拔出尘之象,严峻巍峨之仪。置身峨嵋,心境犹如登峰造极,旷观宇宙之大,俯视天下之小。且云雾缭绕,钟灵毓秀,所以能使游客睹境明心,触机悟道。
东汉明帝永平六年(63年),有一位蒲公上峨眉山采药,看到一鹿欹迹形如莲花,非常惊奇,一直追到山顶,却不见踪影。于是问在山上结庐而修的宝掌和尚,和尚说这是普贤菩萨现象于峨眉山的缘故。由此峨眉山与普贤菩萨结下不解之缘。厚德遍及天界曰“普”,至顺调善曰“贤”。修行之果硕大曰“普”,广济大众曰“贤”。这就是“普贤”名号的来历。
从峨眉山光相寺佛殿往西望去,但见三座高峰直插云天,经年积雪犹如白银。任由日月精华掩映相伴。苏东坡说:“峨眉山西雪千里。”
唐太宗从未到过成都,在其《咏秋日》诗中咏道:“还似成都望,直见峨眉前。”太宗以文德经纬乾坤,虽未亲至峨眉,但峨眉自在帝王心中。或许,也是因这位千古帝王心胸高远,山川地胜尽在心中囊括。
济救苍生 药王成道
武则天临朝后,一年天下大旱,敕命挑选数千洛阳僧人到天宫寺诵经祈雨。大众之中有二人白眉皓首,僧人昙林派人说:“诵经结束后,请他们过来。”二人说自己是伊、洛水中的二龙。
昙林问他们,现在诵经祈雨,二圣是否知道。二龙说:“怎会不知?只是行云布雨,需要天符敕命,我们不敢擅自而行。”
昙林执意恳求他们降雨,二龙说:“如果有修道之人奏写疏章上呈天听,我们就可从旁协助。”
孙思邈接到圣旨,于是速写奏章,呈递天帝,当晚就降下大雨。孙思邈觉得很奇怪,问:“我修心五十年,上天都不知道,为什么?”二龙说:“你没有力济苍生,岂能荣登天界,位列仙班?”
于是孙思邈回到青城山,撰写《千金要方》用以济世安民。并在峨眉山烧制药材,救济民众。书成之日,正是药王登天之时。
大唐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反唐。唐玄宗幸蜀避难。一夜,唐玄宗梦到孙思邈向他询问武都雄黄。玄宗醒来后命使臣送到峨眉山。由于山上烟云缭绕,无法辨明前路,使臣就在山中大呼孙思邈。只见一老叟忽然而至,手指着一旁的磐石说:“把药放在这儿吧。上面有谢表,你抄录下来呈给皇帝。”使臣抄完一行,那一行就自然隐去,字符随写随灭。待他抄完后,老叟已不见踪影。使臣方才回过神来,这老叟就是药王孙思邈啊。
一念思善 和风庆云
唐宋元明清各朝君王对峨眉山多有敕赠。大明万历四十年六月十五日,明神宗敕赐峨眉寺院经卷时说,自古帝王以儒道治理天下。而儒术之外,还有佛门相翼并行。明神宗有感于天下太平、臣民乐业,仰思先祖洪德庇护,佛门正道协助教化,于是刊印678函经卷,颁布天下,以表大明皇帝敬天法祖之心,弘仁普济之意,使天下海宇共享仁慈清净之福。
明神宗特别引用先民之言:“一念思善,和风庆云;一念不善,灾星厉烈。”他说,圣喆之贵在于善。历代皇祖不厌其倦地谆谆教诲。善在一人,会使一家敦睦,如果亿兆人向善,四海则太平安乐。明神宗特别叮嘱,凡是所赐经卷不准亵渎摆玩,不准毁坏遗失,要虔心礼诵,敬奉珍藏。
圣皇有道 佛灯俱现
古志常云,四方名流侠士到西蜀登峨眉,有福之人会看到一处奇景,即佛灯。峨眉山志详细记载佛灯出现的景致,深夜之时,人们赶赴山顶,先会看到莹莹冉冉的光影,随后毫光逐渐成团摇曳,半空之中犹如漂浮着千朵莲花,把山岩照射地明亮起来。这些亮光或是从林中而出,或是从云朵中出现,由远而近,冉冉飘动,璀璨灼目不可计数。
清圣祖辛亥年间,川湖总督蔡毓荣奉康熙之命入蜀祭祀山川,为大清祈福禳灾,佑国庇民。蔡毓荣早有登临峨眉,游观览胜之意。于是趁公务之便,带着随从登上峨眉。但见云海中陡然涌现灿烂的五光颜色,如圆轮蓬勃,如太极晕、大圆镜,巍峨晃漾,照耀天地。眼前景致犹如山吐宝光,使涧壑峰峦,恍然成为璀璨颜色。随侍不顾官级品阶,都为眼前的景象高兴地振臂欢呼。
时值夜晚,僧人来报圣灯出现。川湖总督立即起身走出室外,最初只看到虚空旋绕着一二盏灯,不久满山满天涌出上千的光灯,就像天上的繁星翳天一般,非常殊胜。
僧人对川湖总督说:“之前有达官显贵、信众居士为观佛灯等了十多日,都没有看到佛灯出现。总督刚到,竟在一天之内,连见佛光、佛灯胜景。您若不是有大福大德之人,岂能相见?”
川湖总督谦虚地说:“不敢当!这是承蒙我大清皇帝之福,为国祈福为民禳灾,才能感得诸神显现。我在这儿再次祝祷,愿这光明佛灯,上为我圣皇天子护持万年仁道,下为我黎民恳祈无量福田。”
清圣祖康熙四十一年春天,康熙帝在畅春苑亲赐经卷给峨眉山数座寺院,并御书“慈灯普照”、“卧云庵”,“离垢园”等书宝,钦差大臣海清、五哥前往峨眉山降香祈福。
康熙帝赐予卧云庵僧人照玉“野云”二字,并赠一幅僧诗字画曰:
“何所问津梁,行行到上方。天香飘广殿,山气宿空廊。
石漱泉声细,林穿鸟路长。疏钟沉夜雨,坐定俗情忘。”
峨眉山高耸奇特,曲折回环。沿途琳宫琼观络绎不绝。泉水从崖谷奔涌而出,千支百脉同声澎湃,犹如长虹瀑布,盘绕在山麓之间。山峰冰雪凝结晶莹,山势半插云端,嶙峋峻拔,似有超然出尘之意。山间云雾缭绕,大小寺院、道观若隐若现,令人慨然想见诸葛武侯的忠义、杜子少陵的气节、诗仙李白的俊逸豪放、药王孙思邈的济世之功。大清进士丁文灿赞峨眉山是“宇宙间一大观”,不为过也。@*#
责任编辑:谢秀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