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君臣的礼仪
《礼记・曲礼上》曰:“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也。”礼的作用,就是用来确定人与人的亲疏关系,断定难辨的事理,分别地位的尊卑,明辨是非对错。
礼的正体字是“礼”,从示,从豊(lǐ),“豊”是行礼之器,而体的正体字是“体”,《释名》:礼,体也。得其事体也。这说明礼需要通过身体四肢来表现。而古代的礼仪正是如此,古代举行仪礼,祭神求福。《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
《论语・八佾》记载:定公问曰:“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从此,“君待臣以礼,臣待君以忠”,被认为是古代君臣的礼仪核心。
君臣之礼
《弘道录・君臣之礼》:“录曰:上古之时,君劲而臣扬,君庸而臣载,君拜而臣稽首,此何等气象也。”大意是说,上古之时,君王强大而臣颂扬,君主有功勋而臣记载,君主礼拜而臣稽首,这是何等的气象啊!
先秦时的人席地而坐,若对同坐的对方表示敬意,则臀部擡起离开双脚,上身挺直。《周礼・春官・太祝》中记载了九种拜礼。稽首,是九拜礼中最隆重的礼节,臣下拜见君主就是用稽首(行此礼时,屈膝跪地,因为头触地稽留许久,所以称为稽首)。空首,是君主对臣下或者尊者对卑者的答拜礼(行此礼时,屈膝跪地,拱手至地,引头至手,因为头没有真正触到地面,所以称为空首)。除了跪拜礼外,还有一些礼节也体现出君对臣的敬重。如:降阶,下台阶相迎或行礼。
古代君臣之的礼节,不仅仅是臣下向君主施行,也有君主向臣下施用的仪制。清代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八《拜稽首》说:“陈氏礼书曰:稽首者,诸侯天子、士大夫于其君之礼也。然君于臣亦有稽首,《书》称太甲稽首于伊尹、成王稽首于周公是也。”
周天子向臣下所施行的主要是“揖礼”。据《周礼・秋官・司仪》记载,司仪掌管迎接九等宾客的摈相之礼,以告王应有的仪容、辞令和揖让的节度。王将与诸侯会同,就命令筑坛高三层,坛周围筑矮墙像宫一样,宫的四边每边各开一门。王面朝南接见诸侯,向庶姓诸侯行“土揖”礼(拱手前伸而稍向下举),向(有姻亲关系的)异姓诸侯行“时揖”礼(拱手向前平伸),向同姓诸侯行“天揖”礼(拱手前伸而稍上举)。
《周礼・夏官》记载:“孤、卿特揖,大夫以其等旅揖,士旁三揖。王还,揖门左、门右。”这是周王与自己的臣下在朝仪之时的礼节,对孤、卿,一一行揖礼;对大夫,因其同爵者多,且分等,故以对众而行的旅揖分等而揖之;对士,因士分上中下三等,所以分三次行揖礼。所谓“王还,揖门左、门右”,是王回首而对侍从之故士、虎士、太仆辈们行揖礼。
周王天子无论是对诸侯,还是对孤、卿、大夫、士乃至更低级的故士、虎士、大仆等行揖礼,都属于君臣之礼的范畴。
礼莫大于敬
《弘道录・君臣之礼》:“录曰:礼莫大于敬。尧舜继天立极,史臣稽古正词曰钦,乃所以奉于天;曰恭,乃所以懋于己;曰让,乃所以加于人。其实不越乎敬之一字而已。”
就是说,礼莫大于一个敬字。尧舜继承天命登上帝位,史官考察古事记载说恭谨严肃,所以能侍奉上天;恭敬有礼,所以能盛大自己;让贤,所以能施恩于人。其实都没有超出一个敬字。
这说明,古人对于礼,不仅是身体上的礼仪,同时心中还要有敬意。《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曲礼》上说:一个有地位的人(君子),心中时刻都要有个“敬”字,外表要端庄,像是若有所思样子,说话要态度安祥,做到这三点,才会使人们安宁啊!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论述君臣之礼:周文王演绎排列《易经》,以干、坤为首位。孔子解释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这就是说君臣之位犹天地之位不可易也。这说明君臣之礼首先确立的是君的主导地位。
司马光认为:《春秋》一书贬低诸侯,尊崇周王室,尽管周王室的官吏地位不高,在书中排列顺序仍在诸侯国君之上,这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君臣关系的态度。
而等到周幽王、周厉王丧失君德,周朝的气数每况愈下。王室衰微,礼纪朝纲土崩瓦解;下欺凌、上衰败;诸侯咨意征讨他人;士大夫擅自干预朝政;礼之大体已经有十之七八沦丧了。
齐桓公行“下拜”之礼
周朝是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周平王东迁后,周王室已经衰微,然周襄王时,晋文公勤王而成就霸业。狐偃对晋侯说:“君侯要成就霸业,与其求诸侯不如效劳周王(“求诸侯,莫如勤王”),这样诸侯就会信任你,而且合于大义。”
晋文公勤王成霸业,齐桓公则“修礼于诸侯”。《左传・僖公九年》记载,前651年,齐桓公在葵丘会盟,参加会盟的有齐、鲁、宋、卫、郑、许、曹等国的国君,与诸国寻盟修好,这是合于礼的。
当时,周襄王派宰孔把祭肉赐给齐桓公,说:“周天子祭祀文王、武王,派遣我把祭肉赐给伯舅。”齐桓公准备下阶拜谢。宰孔说:“还有以后的命令,天子派我说:‘因为伯舅年纪大了,加上功劳,奖赐一级,不用下阶拜谢。’”齐桓公回答说:“天子的威严就在前面,小白我岂敢受天子的命令而不下阶拜谢?不下拜,我惟恐在诸侯位上摔下来,给天子留下羞辱。岂敢不下阶拜谢?”语毕下阶跪拜,登上台阶接受祭肉。
《左传》记载齐公对周天子行“下拜”之礼,体现了虽然周室衰微,但君臣之礼不变。@*
责任编辑: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