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皇帝──神人之际(一)

作者:台北商业大学教授 邱宜文
唐代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图:女娲执规,伏羲执矩。(公有领域)
font print 人气: 1519
【字号】    
   标签: tags: ,

皇帝,是中国古代统治者的最高称谓,也是与西方统治者最大的不同。

表面上,“皇帝”即“帝王”,是一个国的领导者,实质上,其涵义远远不只于此。西方历史中虽也有称皇帝者(如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但那只是中文给予的翻译而已,其实两者的文化意义并不等同; Imperator(拉丁语)或emperor(英语)都无法涵括“皇帝”二字的内容。

在中国历史上,有所谓的三皇五帝,王(天子),以及最终的合并名称:皇帝。若我们深究其原初字义及典籍记录,会发现这些名称的内涵不只不同,且各自标示了一个重要的文化进程。

、皇

“皇”,金文中的写法是、,这是一个象形字,是一个站立的人,他的头部特别大,顶上还有如光芒放射的符号。一般以为是的变形,是“冒” 的省略,也就是一顶方向倒过来画的帽子(护盔);在上加三点,代表这顶帽子会光,就是王冠。

然而从“皇”字的另一金文图形来看,做为头部或脸的图案来认识更为合理。如同“大”字的写法,甲骨文是在人(大)的头上加一圆圈指事符号, 表示头顶上的空间。“皇”字是如同“日”字的结构,于圆圈内加一点指事符号,表示发光。

再看“早”字的结构,甲骨文,是 加上 ,草上有个太阳,“皇”则是一个端肃直立的人,他的头部有个空间如太阳,而且光芒四射;姑不论这是否是一顶帽子,简单的说,这是一个“头上发光的人”。

其实,古籍中提及“皇”字时也强调其“光芒”意涵,如:《风俗通》:“皇者,中也,光也,弘也。”明确说出了称为“皇”者,有着弘大光辉的形像。《白虎通》:“号之为皇者,煌煌人莫违也。”,“煌”字为光辉之意,言号称为“皇”者,威仪光焰无际,人们不敢违抗。《诗经‧小雅‧皇皇者华》篇:“皇皇者华,于彼原隰”,“皇皇者华”解为“光彩明艳的花朵”,“皇”依旧是光辉灿烂之意。

一个被称做“皇”的人,代表其如耀眼的光芒令人钦敬,无法违抗。只是这种解释,一直被当作抽象的圣德形容词来看待。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皇,大也。从自。自,始也。”皇是人类文化的开端者,是具有创造力量的人。

在中国古籍中记载了三个重要的创始领导者:三皇。“三皇”是谁,说法不一,时代较早(汉以前)也比较可靠的说法有几种:

(一)、庖羲(伏羲)、神农、女娲(《史记‧三皇本纪》、《风俗通》)

(二)、伏羲、神农、燧人(《尚书大传》)

(三)、伏羲、神农、黄帝(《尚书·序》、《帝王世纪》)

(四)、伏羲、神农、祝融(《白虎通》)

伏羲与神农是不同说法中的共同人选,在一般认识里他们代表了渔猎、农耕的文明开展时期。三皇中的第三个人则有女娲、燧人、祝融,及黄帝四个不同说法;黄帝通常被列于五帝之内。

燧人与祝融都是与火相关的人物,可代表人类使用火的文明阶段,而女娲氏,在《史记》、《淮南子》中都记录了女娲补天的故事(注一),她是一位在大劫难中解救人类的带领者,使生命重新繁衍。在《史记‧三皇本纪》中,女娲氏“有神圣之德”、“无革造,惟作笙簧”,她的功绩是创作了笙簧这两种乐器,而据《博雅》引《世本》云:“女娲作笙簧。笙,生也,象物贯地而生,以匏为之,其中空而受簧也。”笙有生生不息的力量,其贡献也是帮助万物繁衍。

伏羲除了“结网罟以教佃渔”外,据《史记‧三皇本纪》载,他还作了八卦,作为“以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的神秘力量符号,“造书契,结绳之政”,开启人类沟通的能力。神农“始尝百草,始有医药”,使人类能系统的自我疗愈,沿续生命;订下市集交易的制度,并将八卦衍生为六十四卦,使人类从基本所需的获取进一步成熟到能互助与流通。

渔猎、农耕、医药、交流,用火,救灾,这些主宰动物、催生植物,相互沟通,甚至改变环境现况的能力,都是人与其他动物产生根本区别的主要特征;即便从文明进程上来说,也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大跳跃。

三皇所为确实远超出一般人思维与智慧的极限,可以说,他们完全不同于常人,而是神一般的存在。再看看文献的形容,庖羲(伏羲)、女娲、及神农的相貌也异于一般人类:庖羲(伏羲)、女娲是蛇身(龙身)人首,神农则为人身牛首。其出生也异于常人:庖羲(伏羲)是母亲“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神农乃“感神龙而生”,在神话记载中,女娲甚至创造了人类(注二);姑不论真假,这些形容说明了百姓并不认为他们是跟自己同一个层次的生命。

在上古,君王被视为神是一个普遍的现象,或许这只是一种统治者放大其权力的方式,又或图腾崇拜之造型,然而我们仍不妨换个角度,把神话还原至神话单纯想述说的真相,历史回归到撰史者原本认识的观点重新思考:是否三皇的记录不全然是原始未开化人类的迷信与想像,而是对于一些具超常能力的文明开创者之记忆。

对人们来说,“皇”,乃是一个能力超出常人的生命,甚至根本不归属于一般人类;三皇,在历史记录中,事实上是神。神的形像如何呢?或者退十步而言之,一个脑部开发超过一般人类的人,或身体能量场远高于常人的领袖,对于他们形貌最贴切的描绘是什么?

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有关于头上带着光圈(或光芒)的人物的图像,此类图像代表的是智慧与能力超常的人。在中国,伏羲女娲的画像多是伏羲持矩,女娲持规,蛇尾相交,周围星辰环绕,中间一个圆形的发光体。

唐代人首蛇身伏羲女娲图:女娲执规,伏羲执矩。(维基百科公共领域)

印度及西方圣灵的画像,更明确于头部绘出一轮光圈,以凸显其智慧或能量。

2 世纪拜占庭的耶稣肖像,现存于伊斯坦堡的索菲亚大教堂。(公有领域)
《圣母与圣婴》,文艺复兴,洛伦泽蒂绘。(公有领域)
敦煌《说法图》。(公有领域)
日本京都相国寺-普贤菩萨。(公有领域)

现今科学证明,任何生物都会放射电磁波,这个磁场形成了人体的光环。人体光谱不只存在,且有明暗与色泽的不同,那么,一个脑部或身体能量开发度超过常人的人,散发出的可见光亮,似乎也不是那么不可思议;至少,从智慧、能力,及创造的文化来说,三皇并不是一般人类,人们以“头上发光的人”来形容,是非常合理的描述。

“三皇”,初民亲眼所见的超人类,他们从不同宇宙层次下来创造了文化,如同今人宗教中所称之“觉者”。

“皇”,不只是权力与地位的代称,在神话与历史中,它传述了一个人神同在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神亲自下世传递文化。这种情况直延续到蚩尤为乱,颛顼绝地天通为止(于后文详述)。

**转引本文请注明作者,严禁抄袭或变更内容**

注:

一、《史记‧三皇本纪》:“女娲氏亦风姓,蛇身人首,有神圣之德。代宓牺立,号曰女希氏。无革造,惟作笙簧。故易不载,不承五运。一曰女娲亦木德王。盖宓牺之后,已经数世。金木轮环,周而复始。特举女娲,以其功高而充三皇,故频木王也。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承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聚芦灰以止滔水,以济兾州。于是地平天成,不改旧物。”

《淮南子‧览冥训》:“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二、《太平御览》卷七十八引《风俗通义》:“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絚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贫贱凡庸者,絚人也。”(今本《风俗通义》无此记载)

责任编辑:王愉悦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请进入
related article
  • 中国帝王的坟墓开始称为“陵”,约从战国中期以后,首先出现于赵、楚、秦等国。《史记‧赵世家》载︰赵肃侯十五年经营寿陵。《秦始皇本纪》载︰秦惠文王葬公陵,悼武王葬永陵,孝文王葬寿陵。由此可见,这是君王墓称“陵”之始。因为当时封建王权不断增强,为表现最高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其坟墓不仅占地广阔,封土之高如同山陵,因此帝王的坟墓就称为“陵”。
  • 冕版的前后各有垂珠,称为冕旒;冕旒会在皇帝眼前脑后来回晃动,也会遮蔽视线,意在...
  • 金銮殿是文人学士等待皇帝诏命应对之所,因此极有名气。唐代诗人李白在唐玄宗时曾为翰林供奉,就常常进出金銮殿,受玄宗召见。又因为金銮殿与翰林院相接,故翰林学士又美称为“金銮”。
  • 古代人们把天子的死看得很重,常用山倒塌来比喻,故自周朝开始皇帝死就称为“崩”...
  • 罗马建筑最重要的贡献就是发明混凝土和券拱。全新的建材及建筑结构,大大扩展建筑物的室内空间,进一步影响罗马人的生活方式,其意义不仅限于建筑学上的巨大贡献,影响力甚至扩展到历史和文化层面。
  • 姜夔的著作《白石道人歌曲》是流传至今的唯一一部带有曲谱的宋代歌集,保存了宋词的音调及唱法,被视作“音乐史上的稀世珍宝”在这本书收录了十七首姜夔的谱,其中的《暗香》、《疏影》为其代表作。
  • 为什么说桃符能辟邪?桃符怎么演变成春联?说来话长。最早的春联内容为何、春联怎样普及中国百姓家?春联演变从古代历经五代、宋、明、清历代,神荼、郁垒、孟昶、朱元璋留名,桃符、春联这民俗文化渊远流长……
  • 若说“皇”,是人类记忆中所见的神,那么“帝”,便是具神能的半神或英雄了,至周朝统治者改称为“王”,则彻底宣告神人同在的时代全面终结。
  • 大篆在我们当今社会中,已经不再是一种实用的字体,但是它的艺术价值和存在意义依然经久不衰,它的精神内涵、神性特点和传统艺术价值,通过许多归属大篆的甲骨文、金文、籀文、石鼓文等留传下来的古人佳作,发挥其影响力。
  • 新年元旦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最常见的单字斗方春贴是哪个字呢?摘冠的当属“福”字。这个福字不仅是庶民百姓热爱,也为朝廷皇室钟爱。为什么从帝王到庶民家,新年都尚“福”迎“福”呢?在中华文化中“福气”到底从何而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