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2016年02月26日讯】面对陆离多彩的现实,有一些执笔者,把心灵的镜头,对准了为自由、信仰和尊严抗争的勇士。叙述真实的故事,奏出时代的悲音和强音,不必虚构。
非虚构叙事,又名:叙事新闻、专题写作、新新闻等,频频出现在报纸、期刊和图书等媒介,深受现当代读者欢迎。相对于传统的新闻报导,此类作品以细致生动的描写,营造戏剧张力;相对于虚构的文学作品,它又以真实性取胜,深刻感人。
《进入细微的电波》(Into Thin Airwaves)是这一范畴的佳作。作者伊森‧葛特曼以西方人旁观者的视角,讲述了2002年3月5日长春法轮功学员电视插播的事件。阅读中文译版虽然没有母语原创的流畅感,可是,隔着一层翻译的文字,却让人激动难平。一位美国记者,非法轮功修炼者,以他敏锐的新闻感,用平实的笔触,记叙了一个惊天动地的故事,呈现了几位“中国的烈士”的群像。他们,为了传播真相,为了一个自由的世界,献出了生命。
作者在文中提问:“梁(梁振兴)能理解他锻造出什么了吗?……每当他能和修炼者有短暂的接触,他总是以轻柔的语调问:“明慧网报导插播的故事了吗?他们知道吗?”
是的,明慧网报导了,全中国的修炼者知道了,海外的学员也知道了。插播,令逾百万人看到了法轮功真相。永恒的电波,锻造历史的壮举。
就是这一段简短的叙述,每读至此,都令我热泪盈眶。我希望梁振兴、刘成军、雷明、刘海波知道:人们知道了。但是,插播的英雄未必听见了人们的欢呼与喝采,也没有机会阅读、收听或收看赞颂插播义举的文章、广播和电视节目。任务完成之后,他们陆续被捕,被囚禁,被毒打、迫害致死。化作轻风而去,留下浩然正气。
令人泪奔的《马三家来信》聚焦马三家劳教所,描写了法轮功学员张良等人的悲惨的劳教生活。作者云昭以丰富的第一手采访素材为基础,以点至面,呈现了广阔立体的社会画卷,刻画出生动的百态众生。粗犷中不失细腻,悲伤中透着光亮。朴素犀利的语汇,穿透红尘的苍茫。读者的心,随著作者的笔,感受时代的脉动,探究信仰的力量。对此书最恰当的评价,或许就在这位网友的留言里:
“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样的书,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应该跪着读。而且,尽量不让自己的眼泪流出来,而是让那种发自心底深处的悲哀,转化成为荡涤人性丑恶的一种力量,正如暴雨雷电能让大地复苏一样。让他们的苦难转换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光。”
吕琴儿的《一个空军少校穿越生死之旅》引领读者穿越:从上海提篮桥监狱,到北京海淀区看守所,再到锦州监狱,又辗转至泰国、纽约。主人翁胡志明历经八年冤狱,九死一生,矢志不渝。2001年的一封家书展现了博大的胸襟,感人至深:“我没有虚度时光,你们以后会明白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是最最值得的,只希望自己真的拥有神的禀赋,永不坠低俗,希望那‘真善忍’的圣洁之光永驻在我心中,照彻我义无反顾的路,将生命化作一片净土,恭迎万古的荣光。”
这些优秀作品,展示出生活的深广与厚重,带给人们深深的震撼,引发思考:在平安和舒适中,我是否忘却了许多承受苦难的同胞,是否彻悟了生命的真正意义?感谢作者们的努力,使可歌可泣的事迹得以被刻录成文字,为世人所知。他们的笔锋,书写人间的传奇,精神的绮丽,启发千万读者,去体味真实的严酷,感受平凡中的伟大。
责任编辑:古言